天天看點

兩場戰争讓吳佩孚的勢力走向鼎盛,又兩場戰争讓他走向窮途末路

兩場戰争讓吳佩孚的勢力走向鼎盛,又兩場戰争讓他走向窮途末路

吳佩孚一生“不入租界”,心氣很高。

馮國璋失勢之後,張宗昌在江西被陳光遠打成一個光杆司令,拿出錢來賄賂曹锟,想讓曹锟收留自己,曹锟拿了好處,心裡已經打算好了,随便給他弄個什麼職務讓他一邊玩去。

可是,吳佩孚一見張宗昌便心生鄙夷,他可是秀才出身,雖然後來入了行伍,可心底那點傲氣卻一直在,是以自然看不上小混混出身的張宗昌。

雖然說吳、張皆是軍閥,但吳佩孚卻要做一個有品質的一流軍閥,要做一個将來能夠統一中國的軍閥。

是的,吳佩孚也和在他之前掌控北洋政府的段祺瑞一樣,目标也是想要用武力統一南方,哪怕是在他之後入主北京政府的張作霖也是如此。

吳佩孚的這份心氣,伴随着他一步一步崛起,随後又伴随着他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乃至于所謂的窮途末路。

兩場戰争讓吳佩孚的勢力走向鼎盛,又兩場戰争讓他走向窮途末路

說吳佩孚怎樣走向衰落和窮途末路之前,還得說說他如何達到鼎盛的,沒有鼎盛,哪來的衰落呢?

吳佩孚的勢力走向鼎盛,是通過兩場戰争,一是1920年的直皖戰争,二是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戰争。

吳佩孚屬于直系軍閥,在他和曹锟成為直系的領袖之前,直系實際上是由馮國璋在上司,隻不過馮國璋在黎元洪、段祺瑞鬧“府院之争”的時候被段祺瑞騙去了北京,進而導緻直系逐漸脫離了馮的掌控。

後來馮國璋一死,直系更是徹底地落到了曹锟和吳佩孚二人的手裡。

曹、吳掌控了直系之後,為了能夠更進一步,便将目标定為了取代段祺瑞成為北洋政府的掌舵者。

是以在1920年7月爆發了“直皖戰争”,因為當時皖系内部派系林立,對段祺瑞也多有不服,導緻段祺瑞戰略失當,再加上張作霖暗中加入“反段”行列打了段總理一個措手不及,是以曹、吳二人最終取得了直皖戰争的勝利。

段祺瑞一敗,自然得交出北京政府的控制權,騰出位置給曹、吳,曹、吳也就是以成了袁世凱、段祺瑞之後的北洋政府第三代上司集體。

兩場戰争讓吳佩孚的勢力走向鼎盛,又兩場戰争讓他走向窮途末路

張作霖因為在直皖戰争當中也有出一份力,可是吳佩孚赢得了直皖戰争之後,卻沒有分給他太多的好處,進而導緻了直奉交惡。

當然,張作霖本便有野心,也一直想将手伸到關内來,即便沒有直皖戰争後的利益配置設定問題,直奉之間也遲早會有一戰。

1922年4月,奉軍開入山海關,直軍也枕戈待旦,戰争可謂是一觸即發,到了29日雙友善打了起來。

隻是此時張作霖是不是吳佩孚的對手呢?還真不是,說白了奉系的根基還比不上直系的,張作霖是在張勳複辟之後才吞并了馮德麟的第28師,進而控制了奉天,繼而吞并了吉、黑二省,可直系卻是襲自袁世凱的北洋六鎮,不論是根基還是威望,皆不是奉系可比。

更何況,這時候直系控制北京政府不過一年多時間,風頭正盛,軍心士氣正旺。

是以,第一次直奉戰争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奉系輸給了直系,張作霖隻好乖乖地将手縮回了東北。

吳佩孚赢了第一次直奉戰争之後,為了下一步的動作,繼續擴充實力,在1924年的時候達到了鼎盛時期,也是以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封面,被譽為“中國最強者”。

兩場戰争讓吳佩孚的勢力走向鼎盛,又兩場戰争讓他走向窮途末路

吳佩孚達到了鼎盛之後,随之而來的便是衰落了。

他走向鼎盛是通過直皖戰争和第一次直奉戰争這兩場決定性的戰争,他走向衰落乃至末路也是兩場戰争,一是第二次直奉戰争,二是北伐戰争。

張作霖輸了第一次直奉戰争之後,并沒有徹底認輸,反倒是埋頭發展,積蓄實力,進而在1924年9月卷土重來,掀起了第二次直奉戰争。

這一次,奉軍經過整訓已經成了強軍,而直軍則成了驕兵,再加上馮玉祥的臨陣倒戈,終使吳佩孚輸給了張作霖。

第二次直奉戰争一敗,雖然吳佩孚也一樣心有不甘,也想着東山再起,可實際上卻是從此一蹶不振了。

當時督軍湖北的是吳佩孚扶持起來的蕭耀南,是以他本打算去湖北,再以湖北作為翻身的資本,誰料卻被蕭耀南給趕了出來。但是,吳佩孚回到河南之後沒多久便碰上李經理率軍入豫,是以他也就“死皮賴臉”地去了湖北,經過川軍調和,這才在黃州待了下來。

吳玉帥淪落至此,也挺凄涼的。

後來蕭耀南死了,吳佩孚才總算拿到了湖北的控制權。

兩場戰争讓吳佩孚的勢力走向鼎盛,又兩場戰争讓他走向窮途末路

讓吳佩孚徹底走向窮途末路的則是蔣發起的北伐戰争,北伐一起,張東北、馮西北、閻山西等莫不投入門庭,幾可謂天下歸一了。

北伐興起之時,抵禦北伐軍北上的便是直系吳佩孚和孫傳芳,倘若當時奉張抛開成見,不打“鹬蚌相争,漁翁得利”的主意,和直系一起出軍阻擊北伐軍的話,或許又是另一種結局了。

吳佩孚此時已是強弩之末,又如何擋得住士氣騰騰的北伐軍?賀勝橋、汀泗橋兩仗讓吳佩孚輸得徹徹底底。

北伐一役,實際上也宣告了吳佩孚退出曆史舞台。

吳佩孚在北伐之後曾經一度托庇于川軍楊森,後來輾轉之下到了北平,雖然日寇一度試圖想要收買他,但始終不虧于氣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