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场战争让吴佩孚的势力走向鼎盛,又两场战争让他走向穷途末路

两场战争让吴佩孚的势力走向鼎盛,又两场战争让他走向穷途末路

吴佩孚一生“不入租界”,心气很高。

冯国璋失势之后,张宗昌在江西被陈光远打成一个光杆司令,拿出钱来贿赂曹锟,想让曹锟收留自己,曹锟拿了好处,心里已经打算好了,随便给他弄个什么职务让他一边玩去。

可是,吴佩孚一见张宗昌便心生鄙夷,他可是秀才出身,虽然后来入了行伍,可心底那点傲气却一直在,所以自然看不上小混混出身的张宗昌。

虽然说吴、张皆是军阀,但吴佩孚却要做一个有品质的一流军阀,要做一个将来能够统一中国的军阀。

是的,吴佩孚也和在他之前掌控北洋政府的段祺瑞一样,目标也是想要用武力统一南方,哪怕是在他之后入主北京政府的张作霖也是如此。

吴佩孚的这份心气,伴随着他一步一步崛起,随后又伴随着他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乃至于所谓的穷途末路。

两场战争让吴佩孚的势力走向鼎盛,又两场战争让他走向穷途末路

说吴佩孚怎样走向衰落和穷途末路之前,还得说说他如何达到鼎盛的,没有鼎盛,哪来的衰落呢?

吴佩孚的势力走向鼎盛,是通过两场战争,一是1920年的直皖战争,二是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

吴佩孚属于直系军阀,在他和曹锟成为直系的领袖之前,直系实际上是由冯国璋在领导,只不过冯国璋在黎元洪、段祺瑞闹“府院之争”的时候被段祺瑞骗去了北京,从而导致直系逐渐脱离了冯的掌控。

后来冯国璋一死,直系更是彻底地落到了曹锟和吴佩孚二人的手里。

曹、吴掌控了直系之后,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便将目标定为了取代段祺瑞成为北洋政府的掌舵者。

所以在1920年7月爆发了“直皖战争”,因为当时皖系内部派系林立,对段祺瑞也多有不服,导致段祺瑞战略失当,再加上张作霖暗中加入“反段”行列打了段总理一个措手不及,所以曹、吴二人最终取得了直皖战争的胜利。

段祺瑞一败,自然得交出北京政府的控制权,腾出位置给曹、吴,曹、吴也就因此成了袁世凯、段祺瑞之后的北洋政府第三代领导集体。

两场战争让吴佩孚的势力走向鼎盛,又两场战争让他走向穷途末路

张作霖因为在直皖战争当中也有出一份力,可是吴佩孚赢得了直皖战争之后,却没有分给他太多的好处,从而导致了直奉交恶。

当然,张作霖本便有野心,也一直想将手伸到关内来,即便没有直皖战争后的利益分配问题,直奉之间也迟早会有一战。

1922年4月,奉军开入山海关,直军也枕戈待旦,战争可谓是一触即发,到了29日双方便打了起来。

只是此时张作霖是不是吴佩孚的对手呢?还真不是,说白了奉系的根基还比不上直系的,张作霖是在张勋复辟之后才吞并了冯德麟的第28师,从而控制了奉天,继而吞并了吉、黑二省,可直系却是袭自袁世凯的北洋六镇,不论是根基还是威望,皆不是奉系可比。

更何况,这时候直系控制北京政府不过一年多时间,风头正盛,军心士气正旺。

所以,第一次直奉战争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奉系输给了直系,张作霖只好乖乖地将手缩回了东北。

吴佩孚赢了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后,为了下一步的动作,继续扩充实力,在1924年的时候达到了鼎盛时期,也因此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封面,被誉为“中国最强者”。

两场战争让吴佩孚的势力走向鼎盛,又两场战争让他走向穷途末路

吴佩孚达到了鼎盛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衰落了。

他走向鼎盛是通过直皖战争和第一次直奉战争这两场决定性的战争,他走向衰落乃至末路也是两场战争,一是第二次直奉战争,二是北伐战争。

张作霖输了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后,并没有彻底认输,反倒是埋头发展,积蓄实力,从而在1924年9月卷土重来,掀起了第二次直奉战争。

这一次,奉军经过整训已经成了强军,而直军则成了骄兵,再加上冯玉祥的临阵倒戈,终使吴佩孚输给了张作霖。

第二次直奉战争一败,虽然吴佩孚也一样心有不甘,也想着东山再起,可实际上却是从此一蹶不振了。

当时督军湖北的是吴佩孚扶持起来的萧耀南,所以他本打算去湖北,再以湖北作为翻身的资本,谁料却被萧耀南给赶了出来。但是,吴佩孚回到河南之后没多久便碰上李经理率军入豫,所以他也就“死皮赖脸”地去了湖北,经过川军调和,这才在黄州待了下来。

吴玉帅沦落至此,也挺凄凉的。

后来萧耀南死了,吴佩孚才总算拿到了湖北的控制权。

两场战争让吴佩孚的势力走向鼎盛,又两场战争让他走向穷途末路

让吴佩孚彻底走向穷途末路的则是蒋发起的北伐战争,北伐一起,张东北、冯西北、阎山西等莫不投入门庭,几可谓天下归一了。

北伐兴起之时,抵御北伐军北上的便是直系吴佩孚和孙传芳,倘若当时奉张抛开成见,不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主意,和直系一起出军阻击北伐军的话,或许又是另一种结局了。

吴佩孚此时已是强弩之末,又如何挡得住士气腾腾的北伐军?贺胜桥、汀泗桥两仗让吴佩孚输得彻彻底底。

北伐一役,实际上也宣告了吴佩孚退出历史舞台。

吴佩孚在北伐之后曾经一度托庇于川军杨森,后来辗转之下到了北平,虽然日寇一度试图想要收买他,但始终不亏于气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