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有個大官,給女兒找了個如意郎君,幾年以後,女兒讓人很敬佩

科舉制度産生于隋唐年代,徹底打破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陋習,平民百姓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讀書人可以實作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願望,一方面,給普通百姓提供了一個相對公平的機會,也為朝廷選拔了多樣性的人才。

明朝時期的大量知識分子,都是通過科舉這種形式進入朝廷為官,盡管朱元璋在“胡惟庸”事件後取消了宰相制,但很快就出現了内閣,那些大學士擁有和宰相相似的權利和地位,入閣拜相是每個文官追求的目标。

古代有個大官,給女兒找了個如意郎君,幾年以後,女兒讓人很敬佩

胡廣

在衆多内閣大學士裡,江西吉水人胡廣是一個極為特殊的人物,他通過了鄉試、會試、殿試、有幸成為了一甲第二名,就是所謂的“榜眼”,當時殿試的一甲前三名為别為,狀元:王敬止,榜眼:胡廣,探花:李貫。

本應是榜眼的胡廣卻意外的獲了大獎,建文帝朱允炆因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褫奪了王敬止的狀元封号,把“榜眼”胡廣升格為狀元,狀元降級為榜眼。原因就是王敬止長得難看,貌寝,易以胡靖,即胡廣也,看來朱元璋標明的接班人是個“顔值控”,而提升胡廣的原因更讓人無語,是因為他在策論文章裡有親藩陸梁,人心搖動……這麼一句話,建文帝不光欣賞他,還并賜名靖,授翰林修撰!

古代有個大官,給女兒找了個如意郎君,幾年以後,女兒讓人很敬佩

朱允炆

走了狗屎運的胡廣很會審時度勢,當朱棣以“靖難”的借口造反成功,奪取皇位後,胡廣第二天便向朱棣投降,召至,叩頭謝!文采好,又有處理政務的能力,還這麼識時務,也難怪他能得到朱棣的賞識,見風使舵的胡廣,逐漸高升,與負責編修《永樂大典》的才子解缙一同被任命為明朝首任内閣七名成員之一。

胡廣和解缙同為江西吉水縣人士,又同為内閣大臣,兩人的關系極為親密,身為“老闆”的朱棣有意撮合他們結為親家,解缙已經有了兒子,胡廣的老婆剛懷孕,胎兒性别不好确定,可朱棣一口斷定,胡廣的老婆一定會生女兒!

古代有個大官,給女兒找了個如意郎君,幾年以後,女兒讓人很敬佩

事實果然如朱棣判斷的一樣,胡廣果然喜得千金,如此看來,朱棣不光是個雄才偉略的好皇帝,更有當婦科大夫的潛力,兩位内閣大臣結為姻親,才子配佳人的結合,真是羨煞旁人,兩個年輕人不用努力,就能将财富、地位、聲望集于一身,堪稱是古代版的強強聯合。

遺憾的是,胡廣的親家解缙是個不安分的“才子”,他擁立朱高熾繼承皇位,并以“好太孫”的理由打動了朱棣,無可避免地卷入了皇太子繼承的漩渦中,還不斷向朱棣報告次子朱高煦逾制越禮的“不臣之舉”,這下可嚴重的刺激到了朱棣那根敏感的神經!

古代有個大官,給女兒找了個如意郎君,幾年以後,女兒讓人很敬佩

解缙

可悲的是,解缙依然我行我素,還屢次反對朱棣出兵讨伐安南(現越南),終于惹怒了永樂大帝,停止解缙主編《永樂大典》的工作,打發他到廣西去當了個參議。

要是解缙能反思一下,自己從内閣大臣變成廣西參議的原因,也許就沒有後來的悲慘結局了!遺憾的是,解缙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未經請示就去了太子府邸,商談許久後才離開,不等朱棣回來就匆匆離開了。

古代有個大官,給女兒找了個如意郎君,幾年以後,女兒讓人很敬佩

朱高熾

果不其然,朱棣回來後,次子朱高煦告發解缙和太子結黨,朱棣下令逮捕解缙,關進了錦衣衛的诏獄,過了2年後,錦衣衛紀綱上報囚犯名單,朱棣反問錦衣衛,缙猶在耶?可憐的解缙當然逃不過錦衣衛的毒手,在冰天雪地中被活活凍死。

解缙倒台後,兒子解祯亮也被下放到遼東一帶墾荒,此時,他的親家再一次展現出他見風使舵的本性,軟硬兼施地讓女兒和女婿離婚改嫁!古代的婦女講究“三從四德”,老爸的指令簡直就是“金科玉律”,可胡廣的女兒一番舉動,實在讓身為内閣首輔的父親汗顔!

古代有個大官,給女兒找了個如意郎君,幾年以後,女兒讓人很敬佩

胡廣女兒

胡家小姐(應該是解夫人),面對父親幾次三番的“勸說”毫不動搖,在胡廣的逼問下,她為表自己的忠貞,割下一隻耳朵,派人交給父親,還怒斥胡廣:我的親事雖然不幸,但也是皇上做主,你答應過的,怎麼能夠這樣做呢,甯死不分!

也許是這位小姐的剛烈事迹傳到了朱棣那裡,他赦免了解祯亮,夫妻團圓!堂堂的内閣首輔還不如一個女子有氣節,也驗證了胡廣“德不配位”的本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