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過艾森豪威爾将軍:“在您的一生中,什麼樣的對手最讓您感到害怕和頭痛?”
艾森豪威爾坦率地說:“是自己的情緒。”
尤其,當負面情緒出現時,自己說的話,做的事,容易不受自己控制,但事後想起又後悔。
更可氣的是,下次負面情緒出現時,依然如此。
認同這句話:“每個人的情緒,就像一場與自己的戰争。”
而人這一生,必須學會與自己情緒相處的技巧:怒時不言,惱時不争,敗時不喪,亂時不決。

老話說:“盛喜之中,勿許人物;盛怒之中,勿答人書。”
大喜時,不要向别人許諾;盛怒時,不要與别人說話。
因為人在憤怒時,最易說傷人的狠話。
寇乃馨曾分享過自己飚狠話的小故事。
她談了一個男友,覺得可以托付終身,便想結婚。
爸爸了解後,覺得她男友黃國倫,離過婚還帶孩子,感覺對方配不上女兒,便極力反對。
可寇乃馨态度異常堅決,就要嫁給對方。
于是,倆人吵起來。
爸爸怒吼道:“如果你們結婚,我們就斷絕父女關系!”
寇乃馨也不示弱:“斷就斷!那你覺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比較好?是你告訴家人!還是我告訴家人!”
爸爸被氣得差點送醫院急救。
事後,她超級後悔,痛恨自己用氣話對付自己的家人。
一個人憤怒時,為讓自己爽快,便會用最狠毒的話攻擊他人。
可憤怒時的言語,如劍矛刺心一樣,直傷人心。
就算過後拔掉,但傷痕依舊存在。
孔子曰:“不遷怒,不貳過。”
與人相處:憤怒時,不遷怒于别人,不順時,不發脾氣于他人。
憤怒時不言語攻擊他人,是一輩子需修行的技能。
網友@跑呀主人家追來了,分享過自己後怕的事。
有一次,他開一輛九米六廂式車,在高速上正常行駛。
突然一輛六米八的貨車,變道甩到他車面前,并且踩了急刹車。
由于兩車的距離很近,他也迅速刹車,但他車重心高,差點被甩出護欄。
這讓他很惱火,他沖上去和貨車平行,準備罵他,但對方不理。
于是,他用自己的車去别貨車,他一邊打右轉向,一邊用車的體積優勢壓對方,對方沒辦法便向路邊靠。
對方靠一點,他就擠一點;對方減速,他也減速。
就這樣,一直持續到幾公裡外的省道收費站。
出氣後的他,計劃下車後,還想再教訓對方。
沒想到,貨車司機跑去報警,并提供了視訊證據。
他在視訊中,看到自己的車像大山一樣,無數次向小貨車打方向盤,一次比一次狠,一次比一次激烈,有種把人往死裡逼的感覺,很吓人。
他瞬間後悔,自己隻想出口惡氣,争回面子,沒想害對方。
最後,因他主動認錯,隻被交警罰寫檢讨,否則直接吊銷駕照。
為洩心中怒火,不計後果的争口氣,是一種超級愚蠢的行為。
不要為一時對錯,争得面紅耳赤,咄咄逼人。
雖争赢了氣勢,但卻争輸了格局。
其實,惱時不争,并非認慫,而是一種低調的智慧。
在網上,有位網友訴苦:
他說最近兩周,面試了差不多十幾家公司。
中意他的工作,因距離遠或薪水不夠,不想去。
可是他中意的公司,對方婉拒:“回去等消息吧。”
那天剛好小雨,從面試機關出來感覺超級糟糕,整個人很沮喪,感覺自己一無是處。
認同這句話:“衡量一個人的能力,不在于他經曆了多少失敗,而是在于他承受了多少失敗,并擊垮它們。”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難免會影響心情,讓人沮喪。
最難的是,擁有面對失敗的勇氣,敢再出發。
曾看過一個小故事。
有個人很喜歡寫作,可投稿後,結果都是石沉大海。
慢慢地,他的短篇小說能發表一些,但閱讀量慘淡。
周圍朋友都勸他:“改行吧,不是寫作的料”。
好在,他鼓勵自己再堅持精進一下。
後來,他寫了一本長篇小說,投稿後,依舊被拒。
但他不甘心,直到第31家出版社,才有編輯感興趣。
沒想到的是,此書竟賣出了230萬冊。
他就是《魔女嘉麗》作者斯蒂芬·金,成是劃時代的恐怖小說家。
人生路上,有時拼盡全力,才發現失敗和挫折才是人生常态。
其實,沒必要計較一時的沮喪和疲憊而放棄前進。
喜歡這句話:“有志者不是從不失敗,而是從不妥協。”
經得起當下的沮喪,才擁有未來抵抗風雨的實力。
敗時不喪,便是一個人前進路上的必修課。
看過這樣一段視訊。
外賣員去一家餐館取餐時,發現餐沒做好,便有些煩躁催促了幾句。
店家回複:再等三分鐘。
可三分鐘過後,飯還沒好,外賣員便不耐煩地開罵。
店家自覺理虧,也表示歉意。
但外賣員卻不依不饒,一邊罵,一邊用頭盔砸桌子,導緻桌上調料灑一地。
店家看不下去,于是,倆人争吵起來。
外賣員一激動,順手拿起桌上的洋芋刮刀就打。
結果,讓店家手指被劃傷,頭部和腹部都在流血。
最終,外賣員因傷害他人被拘留。
僅僅需要耐心等待的小事,卻因情緒急躁,最終變成悲劇,得不償失。
人在急躁時,很容易變得沖動行事,做出後悔的事。
與其後悔,不如讓自己等待幾秒,緩和情緒再決策。
情緒穩定,給自己冷靜思考的機會,才不會落入情緒的圈套中。
正所謂:“心浮氣躁者,一事無成;沉着冷靜者,百福自集。”
遇事沉着冷靜,才能修得沉穩的内心,寵辱不驚面對一切。
作者劉娜曾說:“情緒是一把槍,當我們扣動情緒的扳機,槍口其實是對準了自己。”
因為,所有的壞情緒,最後都是自己買單。
負面情緒,會影響一個人的判斷,進而影響行為,行為再影響習慣,習慣又影響着一個人的人生。
其實,你怎樣與情緒相處,便擁有怎樣的人生。
怒時不言,便減少對他人的傷害;
惱時不争,便減少沖動後的懲罰;
敗時不喪,便減少前進路上的阻礙;
亂時不決,便減少行動失敗的幾率。
餘生,願你我都修得與情緒和平相處的技能,做情緒的主人,學會掌控自己的人生。
作者| 江小羽,公衆号:滿媽記。
主播| 紫陌,微信公衆号:紫陌講故事。
圖檔|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