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對嬰幼兒的危害很多,會影響其發育,甚至造成多器官系統損害。若嬰幼兒發生貧血,家長應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化驗血正常以明确診斷,然後行針對性的治療。
一、嬰幼兒發生貧血的危害

1、影響體格發育
嬰幼兒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如果發生貧血,血液輸送氧氣以及養料的功能下降,會影響嬰幼兒的生長發育,胃酸分泌和脂肪吸收減少,貧血較嚴重會使得嬰幼兒體格瘦小,甚至影響運動功能的發育;
2、影響大腦發育
大腦是非常重要的髒器,供血也最豐富,當發生貧血的時候,大腦的供血就會受到影響,進而使得嬰幼兒有可能發生頭暈、頭疼、煩躁、哭鬧等現象,嚴重時會影響大腦及智力發育,學習、認知等能力低于同齡人;
3、影響免疫功能
身體免疫功能離不開血液的供給,當嬰幼兒貧血的時候免疫功能下降,非常容易發生各種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4、影響心肺功能
貧血程度較重,會對心肺功能構成影響。氧氣的交換主要是在肺部進行,當嬰幼兒貧血的時候,會出現呼吸困難、心慌氣短的情況,重度貧血會影響心功能,此時患者可出現貧血性心力衰竭,甚至導緻心源性休克;
5、影響消化功能
機體貧血時,為了保證心腦等重要器官的營養供應,會減少胃腸道血供,可能導緻嬰幼兒出現食欲減退、腹脹等症狀,影響消化功能
二、容易造成寶寶貧血的原因
米粉選擇不當
寶寶添加輔食初期,應選擇鐵強化米粉。自制米粉營養不均衡,鐵含量低。
肉食添加過晚
肉中的血紅素鐵更利于寶寶吸收,寶寶輔食中添加肉類食物的時間,最好不要晚于七月齡,紅肉是補鐵的優秀食物。
過早或過量攝入牛奶
牛奶中鐵含量低,生物利用度也低,喝太多會影響其他高鐵輔食的攝入,是以不建議過早(1歲以前)轉為鮮牛奶喂養或過量攝入牛奶。
高溫沖調米粉或奶粉
葉酸、維生素B12及維生素C都不耐高溫,維生素C的破壞會影響鐵的吸收,寶寶易患缺鐵性貧血和壞血病。
傳統方法補血
比如紅糖水、棗、桂圓等,這些食物其實鐵含量極低,主要補的都是糖。而且年齡較小的寶寶也不适合吃這類食物。
貧血隻堅食補
食補的效果較慢,可以作為輔助,當寶寶出現嚴重貧血時,要補充鐵制劑,同時食補。
不及時補充制劑
貧血是日積月累的,發現時往往有滞後性,是以要做好預防,寶寶在四到六個月時就可以額外補鐵了,直到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可以減少補充的頻率。
長時間米湯稀粥喂養
首先是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其次寶寶胃容量小,攝入過多會影響對其他營養素的吸收,長期可能營養不良。寶寶開始長牙後,米湯和稀粥也無法鍛煉咀嚼能力。
三、寶寶貧血怎麼治療?
正常人的輕度貧血,往往從外觀和行為表現上沒有明顯的症狀,也就是說看不出來,是以家長要重視寶寶的正常體檢,按照體檢要求定期查血正常。
貧血:血紅蛋白低于110g/L即可診斷。
輕度貧血:90-110g/L,最主要的是調整飲食,合理飲食,多吃動物肝髒、動物血、瘦肉、深綠色青菜等食物。
中重度貧血:中度貧血者,血紅蛋白60- 90g/L。
重度貧血:Hb
中重度貧血除了飲食方面加強外,還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鐵劑治療,一般采用口服鐵劑,比如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等等,治療時間往往要一個月以上。
服藥時最好在兩餐中間服藥,既可以減少對胃粘膜的刺激,又利于吸收。
如果家長發現寶寶有貧血,也不用過于緊張,隻要遵從醫囑按時服藥都能收到很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