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对婴幼儿的危害很多,会影响其发育,甚至造成多器官系统损害。若婴幼儿发生贫血,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化验血常规以明确诊断,然后行针对性的治疗。
一、婴幼儿发生贫血的危害

1、影响体格发育
婴幼儿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如果发生贫血,血液输送氧气以及养料的功能下降,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胃酸分泌和脂肪吸收减少,贫血较严重会使得婴幼儿体格瘦小,甚至影响运动功能的发育;
2、影响大脑发育
大脑是非常重要的脏器,供血也最丰富,当发生贫血的时候,大脑的供血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使得婴幼儿有可能发生头晕、头疼、烦躁、哭闹等现象,严重时会影响大脑及智力发育,学习、认知等能力低于同龄人;
3、影响免疫功能
身体免疫功能离不开血液的供给,当婴幼儿贫血的时候免疫功能下降,非常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4、影响心肺功能
贫血程度较重,会对心肺功能构成影响。氧气的交换主要是在肺部进行,当婴幼儿贫血的时候,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慌气短的情况,重度贫血会影响心功能,此时患者可出现贫血性心力衰竭,甚至导致心源性休克;
5、影响消化功能
机体贫血时,为了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营养供应,会减少胃肠道血供,可能导致婴幼儿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影响消化功能
二、容易造成宝宝贫血的原因
米粉选择不当
宝宝添加辅食初期,应选择铁强化米粉。自制米粉营养不均衡,铁含量低。
肉食添加过晚
肉中的血红素铁更利于宝宝吸收,宝宝辅食中添加肉类食物的时间,最好不要晚于七月齡,红肉是补铁的优秀食物。
过早或过量摄入牛奶
牛奶中铁含量低,生物利用度也低,喝太多会影响其他高铁辅食的摄入,因此不建议过早(1岁以前)转为鲜牛奶喂养或过量摄入牛奶。
高溫冲调米粉或奶粉
叶酸、维生素B12及维生素C都不耐高温,维生素C的破坏会影响铁的吸收,宝宝易患缺铁性贫血和坏血病。
传统方法补血
比如红糖水、枣、桂圆等,这些食物其实铁含量极低,主要补的都是糖。而且年龄较小的宝宝也不适合吃这类食物。
贫血只坚食补
食补的效果较慢,可以作为辅助,当宝宝出现严重贫血时,要补充铁制剂,同时食补。
不及时补充制剂
贫血是日积月累的,发现时往往有滞后性,所以要做好预防,宝宝在四到六个月时就可以额外补铁了,直到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可以减少补充的频率。
长时间米汤稀粥喂养
首先是无法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其次宝宝胃容量小,摄入过多会影响对其他营养素的吸收,长期可能营养不良。宝宝开始长牙后,米汤和稀粥也无法锻炼咀嚼能力。
三、宝宝贫血怎么治疗?
正常人的轻度贫血,往往从外观和行为表现上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就是说看不出来,所以家长要重视宝宝的常规体检,按照体检要求定期查血常规。
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10g/L即可诊断。
轻度贫血:90-110g/L,最主要的是调整饮食,合理饮食,多吃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深绿色青菜等食物。
中重度贫血:中度贫血者,血红蛋白60- 90g/L。
重度贫血:Hb
中重度贫血除了饮食方面加强外,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铁剂治疗,一般采用口服铁剂,比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等,治疗时间往往要一个月以上。
服药时最好在两餐中间服药,既可以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又利于吸收。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有贫血,也不用过于紧张,只要遵从医嘱按时服药都能收到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