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四軍金蕭支隊:支隊長是大校,參謀長為何卻是開國中将

新四軍金蕭支隊,這是抗戰期間我軍活躍在浙江蕭山、金華、義烏、浦江、諸暨等地之間的一支英雄部隊!這支隊伍最初隻有100多人,但是經曆了上百次戰鬥以後,逐漸發展到上千人,并且被編入了第三野戰軍的一個主力團。建國後,這支部隊出了大批開國功臣。至于本文,我要重點介紹這個支隊的兩任支隊長—蔡群帆和彭林。

新四軍金蕭支隊:支隊長是大校,參謀長為何卻是開國中将

據統計,我黨先後派出了近千名将士和地方幹部,前往浙東地區開辟新的抗日根據地。其中比較著名的有:何克希、譚啟龍、連柏生、朱人俊、張文碧、謝忠良、劉亨雲、蔡群帆、黃知真……這支隊伍來到浙東以後,屢戰屢勝,迅速發展為一支旅級部隊,由何克希擔任司令員,譚啟龍擔任政委,是為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的前身。

蔡群帆,浙江鄞縣人,他于1915年出生在上海的一個店員家庭。早年,他就讀于著名的上海中法學堂。1936年初,他在我黨的上司下開始參加一些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他因表現突出光榮入黨。抗戰前期,他一直在上海組建和發展抗日武裝,曾擔任過浦東工委委員兼軍委書記。1941年6月,他奉命率領上百名勇士來到了浙東。

蔡群帆因作戰有功,很快改任為大隊長、支隊政委、三北遊擊司令部參謀處長。1943年12月,他和楊思一等人率領130多名指戰員來到了浙江諸暨、義烏等地,組建金(華)蕭(山)地區的抗日主力。随後,他以這支部隊為基礎,收編了當地的一些抗日武裝,并且合編為著名的新四軍金蕭支隊。據統計,這支部隊共有約500人。

與此同時,老紅軍彭林在浙江吳興、義烏等地也組建過一些抗日武裝。他是江西吉安人,出生于1914年。他出身貧苦,是以年僅16歲就參加了紅軍。抗戰全面爆發以前,他參加過著名的長征,還擔任過紅六軍團模範師政委。抗戰全面爆發後,他奉命來到浙西地區工作。到了1944年,由他指揮的義烏獨立大隊已經發展到300人。

新四軍金蕭支隊:支隊長是大校,參謀長為何卻是開國中将

1944年,彭林率領這支隊伍編入了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金蕭支隊。金蕭支隊共有千人上下,由蔡群帆任支隊長,楊思一任政委,鐘發宗任政治處主任。全軍下轄兩個大隊和一個獨立大隊,彭林先是擔任獨立大隊大隊長,不久改為金蕭支隊參謀長。同年6月,全軍縮編為第一、第二兩個大隊。1945年,蔡群帆率主力離開了金蕭地區。

蔡群帆率領主力離開諸暨以後,彭林和楊思一在諸暨的泰南村重建了新四軍金蕭支隊。重建後的隊伍下轄三個中隊,由彭林擔任支隊長,楊思一擔任政委,繼續轉戰金蕭地區。據統計,新四軍金蕭支隊和其麾下的一些地方武裝,先後與日、僞、頑軍作戰上百次,一共殲敵2000多人,并且繳獲了700多支長短槍和30多挺輕重機槍。

新四軍金蕭支隊從建軍之初到抗戰結束,先後參加了上百次大小戰鬥。由于篇幅有限,我暫且隻介紹其中的部分經典戰例。1945年8月,彭林率部在諸暨的三江口、湄池鎮、金華的孝順鎮、諸暨的街亭、王家、倒橋盧等地,屢屢攻擊日僞軍。僅僅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我軍就殲滅了不下200名日僞軍,同時還繳獲了100多支長短槍。

抗戰結束後,這支部隊奉命北撤。在浙江上虞,金蕭支隊被改編為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第六支隊。1945年10月,第六支隊北渡杭州灣,接着來到了華中地區。11月,這支部隊和原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第三支隊被合編為新四軍津浦前線野戰軍第一縱隊第三旅第八團。該旅由張翼翔擔任旅長,何克希擔任政委,蔡群帆任第八團團長。

新四軍金蕭支隊:支隊長是大校,參謀長為何卻是開國中将

在解放戰争中,第一縱隊第三旅第八團先後參加了著名的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 、豫東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這支部隊南征北戰,立功無數,并湧現出了無數戰鬥英雄和烈士。1949年,第一縱隊被改編為第三野戰軍第20軍,第八團被改編為第20軍第60師第179團,張季倫曾經擔任過這個團的團長。

另外補充說明下,抗戰結束前,蔡群帆率領金蕭支隊的主力離開了金蕭地區。抗戰結束後,彭林率部也離開了金蕭地區,并且渡海北上來到了華中地區。随後,蔣明達和張凡等人于1948年再次組建了金蕭支隊。到了建國前,這支部隊已經由200多人發展到4000多人。1949年5月,這支部隊奉命撤銷建制,光榮地完成了其曆史使命!

新四軍金蕭支隊:支隊長是大校,參謀長為何卻是開國中将

1950年,第20軍在軍長張翼翔的率領下來到了北韓戰場。其中的第179團在團長張季倫的率領下,先後參加了著名的第二次戰役之乾磁開戰鬥、五馬峙戰鬥、千佛山雞雄山防禦戰……在著名的長津湖戰役中,這個團有一個名叫壽志高的副連長,他率領26名指戰員以血肉之軀拼死堵住了數百名美軍。最終,這27名勇士全部壯烈犧牲!

1950年11月28日,志願軍第20軍第179團發動了著名的昌順裡戰鬥。在這場戰鬥中,我軍以一個連死死地堵住了幾百名敵軍。同時,第179團的其他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将這些敵軍完全分割包圍了。這股敵軍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連續發起多次反擊,均被我軍擊退。最終,在我軍的勸說下,共有240多名敵軍放下了武器。

回國以後,第60師投入了一個團又一個營,參加了著名的解放一江山島戰役。在海軍和空軍等兄弟部隊的配合下,我軍奮勇直前,不到半天時間就解放了一江山島,并且殲敵1000多人。主席贊歎道:一江山島登陸戰,打得很好!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參戰部隊為第178團的全體指戰員和第180團的第二營,第179團并未直接參戰。

在這些戰役和戰鬥中,這支部隊先後湧現出了無數英雄和烈士,其中比較有名的烈士有:俞慕耕,原新四軍金蕭支隊獨立大隊第二任大隊長、第一縱隊第九團參謀長;朱學勉,金蕭支隊第一大隊大隊長;翁品桂,金蕭支隊某部副中隊長;壽志高,第179團某部副連長;毛杏表,第179團第二營副營長;丁國田,第179團某連指導員……

新四軍金蕭支隊:支隊長是大校,參謀長為何卻是開國中将

此後,這支部隊長期駐紮在浙江境内,并且一度回到了其起源地—金蕭地區。1975年,第20軍奉命離開浙江,然後來到了中原。第179團移防信陽明港,後來被編入了第83集團軍的一個合成旅。目前,這支英雄部隊雖然長期沒有再次參戰,但是其士氣和戰鬥力依然強勁!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說的就是這類王牌部隊!

據統計,新四軍金蕭支隊和其衍生部隊先後出了許多開國功臣,其中比較著名的人物有:彭林,開國中将,原海軍航空兵部政委;蔡群帆,開國大校,原上海警備區副參謀長;鐘發宗,開國少将,原浙江省軍區政治部主任;楊思一,未授軍銜,原浙江省副省長;張季倫,開國上校,他于1964年晉為大校,原第12軍參謀長、副軍長。

新四軍金蕭支隊:支隊長是大校,參謀長為何卻是開國中将

另外還有:汪志華,開國上校,他于1960年晉升為大校軍銜,原成都軍區後勤部副政委;蔣明達,未授軍銜,原浙江省建德地委副書記;張凡,未授軍銜,原浙江省機械廳副廳長;陳雨笠,未授軍銜,原浙江省省檢察院檢察長;葉伯善,原交通部中遠洋總公司黨委書記;杜承鈞,原浙江省旅遊局局長;馬青,原江西省計委副主任……

最後談談蔡群帆和彭林,他們都擔任過新四軍金蕭支隊的支隊長。而且,彭林還曾經是蔡群帆的愛将。但是建國後,彭林被授予了中将軍銜,蔡群帆卻僅被授予大校軍銜,這是為什麼?首先,彭林是老紅軍,其資曆要遠深于蔡群帆。其次,彭林在解放戰争時期表現突出,他曾經擔任過第32軍政委,其職務和戰功也要超過蔡群帆。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衆号“古早故事”,其中有更多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