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路軍背日軍傷兵救治,日本兵趴在肩上,一口咬掉戰士耳朵

1937年9月的平型關大捷,讓八路軍威望大振。在歡慶勝利之餘,八路軍115師卻面臨三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傷亡。

平型關一役,八路軍殲敵1000餘人,可自身也付出了400餘人的傷亡代價,其中包括部分團、營職幹部。要知道,這些幹部戰士中有許多是經過反“圍剿”作戰和長征考驗的骨幹,1個幹部能帶1支部隊,1個戰士能頂10個新兵,十分寶貴。同時,八路軍剛由陝北紅軍改編,十分需要戰鬥骨幹,400人的傷亡是十分重大的。

八路軍背日軍傷兵救治,日本兵趴在肩上,一口咬掉戰士耳朵

第二個問題:沒抓住日軍俘虜。

在一場戰役中,能夠抓獲多少敵方俘虜,是衡量戰果的重要展現。早在紅軍時期,紅軍将士同蔣軍作戰,每次戰鬥都能成批俘敵。平型關戰役打響後,出于對侵華日軍的痛恨,上至林彪,下到基層官兵,都想多抓幾個日俘去遊街示衆。不少八路軍指戰員抱着這樣一種輕敵的心态,付出了血的代價。

戰鬥中,有的日軍士兵被八路軍指戰員逼得鑽汽車底下。因為是初次接敵,戰士們既不知燒毀汽車,讓日兵失去屏障;也不知日兵的兇殘,以為日軍士兵和蔣軍沒多少差別,隻要打得狠,就會乖乖投降。有幾個戰士朝躲在汽車下的敵人喊“繳槍不殺”。日軍士兵既聽不懂漢話,同時被認為被俘是“武士”的極大恥辱,并未理睬八路軍戰士的喊話,依舊瘋狂射擊,導緻喊話戰士中彈犧牲。

打掃戰場時,有八路軍戰士看到一個身負重傷的日軍士兵,想背他回救護所。沒承想,那日本兵趴在戰士肩上,竟然狠狠地咬掉了八路軍戰士的一隻耳朵。還有人為日本兵包紮傷口時,被對方舉槍打倒。

686團的糧秣科長奉團長李天佑的指令,夜裡帶人重回戰場打掃。有名戰士在陣地上沒走幾步,就踩到了一個半死不活的日本兵。敵人一翻身,發現來者是八路軍,立刻取出随身的刺刀向戰士刺去,幸虧戰士躲得快,擡手連發數槍,将這個日本兵擊斃。

就連115師副師長聶榮臻(改編之初未設政委,不久任115師政委)也險遭不測。9月25日中午,眼看溝底的槍聲逐漸稀疏,聶榮臻便領着戰士走上公路。放眼望去,整條公路盡是丢棄的辎重與屍體。激動之餘,聶榮臻随即撿起一支“三八大蓋”,仔細端詳了起來。

八路軍背日軍傷兵救治,日本兵趴在肩上,一口咬掉戰士耳朵

【抗戰時期的聶榮臻】

八路軍背日軍傷兵救治,日本兵趴在肩上,一口咬掉戰士耳朵

【八路軍115師在平型關戰役中繳獲的部分戰利品】

突然,聶榮臻聽見一聲槍響,耳邊劃過一陣熱風。他立即意識到附近還有殘敵,招呼部屬就地卧倒。過了一會,聶榮臻緩緩擡起頭,發現不遠處有個日本兵正端着槍,躲在山洞裡放冷槍。他揮手示意,戰士們圍了過去,對準山洞喊“繳槍不殺”,想逼日兵出來投降。

可洞裡的敵人依舊不肯出來,還在開槍頑抗。眼見沒法抓活的,聶榮臻隻好下令往洞裡投手榴彈,消滅了這個頑敵。

在全師的總結會上,聶榮臻說,日軍與以往的蔣軍不同,由于受過軍國熏陶,不會輕易投降。而平型關戰役中的日軍,是坂垣師團裡出了名的“死硬派”,絕不能放松警惕,不然會吃大虧。

随着戰争的不斷進行,八路軍抓的日俘也越來越多。經過感化後,不少人痛改前非,與八路軍并肩作戰。經過平型關一戰的曆練,八路軍也開始重視日軍,不再輕敵大意了。

第三問:115師是否有“捏軟柿子”的嫌疑。

平型關大捷後,一向輕視八路軍的蔣軍認為,115師伏擊的是21旅團的辎重部隊,屬于“後勤部隊”,戰鬥力沒有一線作戰部隊強,林彪此舉屬于典型的“捏軟柿子”。

事實上,115師首戰平型關是倉促應戰,并未太多準備,容不得林彪來選擇敵人。從整體上看,日軍侵華初期的戰鬥力整體上很強,作為排頭兵的坂垣師團就是其中之一。但再強的部隊裡也會有弱旅,主席也曾提出,“抗日戰場就是敵強我弱”的客觀形勢,要想以弱勝強,就要挑“強者中的弱者”打。隻有善于抓弱敵,先弱後強,才能争取戰場主動。

八路軍背日軍傷兵救治,日本兵趴在肩上,一口咬掉戰士耳朵

【林彪在研究作戰】

八路軍背日軍傷兵救治,日本兵趴在肩上,一口咬掉戰士耳朵

【八路軍官兵開赴抗日前線】

對那些質問115師“挑軟柿子捏”的人,林彪也反問一個問題:久駐華北、屯兵數十萬,裝備比八路軍優良的蔣軍,為何沒打一個真正的勝仗?而倉促上陣的八路軍卻首戰告捷?

事實同樣也證明,平型關戰場上,八路軍将弱敵當成強敵打,不僅戰略上正确,還為日後部隊的逐漸壯大打下了基礎。平型關一戰的勝利,也是八路軍在指揮上高超藝術的集中反映,在這一點上,蔣軍是無論如何都無法了解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