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沉沒124年後被打撈,軍艦中發現74顆子彈,北洋水師沉冤得雪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清·光緒

放眼整個中華曆史,我最不願意提起的,就是晚清年間。

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内,讓上千年的驕傲消失殆盡,我已經記不清,在晚清年間發生了多少有辱國威的事情,遭受了多少次侵略侮辱,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甲午海戰。

這場海戰,也讓大清王朝最後的倔強支離破碎。在甲午海戰失敗之後,很多人都認為,之是以會失敗,是因為北洋水師玩忽職守,沒有盡心盡力,一直到經遠艦被打撈上來,殘骸中的74顆子彈讓整個北洋海師沉冤得雪。

沉沒124年後被打撈,軍艦中發現74顆子彈,北洋水師沉冤得雪

亞洲第一艦隊問世

随着時代的發展,海軍在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中所處地位越來越高。為了壯大國威,清政府在1888年的時候組建了一支現代化的海軍艦隊,也就是後來人們所熟知的北洋艦隊,晚清年間曾經有過四大艦隊,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北洋艦隊都是最強的那支。

其實在這之前,也就是1875年的時候,光緒帝就有想法要組建北洋艦隊,當時命李鴻章去做這件事情,剛開始隻是從英國制定了四隻蚊船,不過當時朝廷沒有給多少經費,李鴻章也是有心無力。後來,在李鴻章的軟磨硬泡之下,終于要來了每年400萬的經費,從這裡開始,他才得以放開手腳幹。

組建北洋艦隊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購進了四艘巡洋艦,從英國購進了“緻遠”跟“靖遠”,又從德國購進了“經遠”跟“來遠”,其中後兩者排水量達到了2900噸,是當時我國體形最大的戰艦,放眼全世界也是數一數二的戰艦。

沉沒124年後被打撈,軍艦中發現74顆子彈,北洋水師沉冤得雪

随後又補進了各種戰艦,最後共計大小軍艦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并且搭配了4000多官兵。北洋艦隊組建完成之後,震撼了全世界,尤其是距離我國很近而且關系不是很融洽的日本,連日本的皇室都開始節衣縮食,省出經費來加強海軍。

甲午海戰擊碎了所有夢幻

1894年,也就是北洋艦隊組建成功後的第六年,日本海軍大概是積蓄了足夠的力量,在一個尋常的下午,日本不宣而戰,日本的聯合艦隊在黃海領域對我國北洋水師發動了偷襲,甲午戰争爆發,戰争一開始,我國就損失了五艘戰艦,其中就包括了當時北洋水師王牌之一的“經遠艦”。

說起經遠艦,在那個年代裡真是龐然大物。從史料的記載來看,經遠艦的長度達到了82.4米,寬度為11.99米,排水量為2900噸,是一艘裝甲巡洋艦。1887年在德國船廠建造完成,一年後就被帶回我國,成為了王牌之一,而在甲午海戰的時候,可以說是正當壯年。

沉沒124年後被打撈,軍艦中發現74顆子彈,北洋水師沉冤得雪

在甲午海戰爆發之後,長達五個小時的激戰之後,除了王牌“經遠艦”被擊沉之外,鄧世昌指揮著名的“緻遠艦”也遭到了毀滅的下場,一場海戰就毀掉了北洋水師四大王牌中的兩張王牌。除此之外,包括“靖遠”“來遠”兩大王牌在内的四艘戰艦遭到重創,可以說,一場海戰,幾乎摧毀了北洋水師。

甲午海戰之後,清政府以及當時的所有官員官兵,受到了老百姓的謾罵。此前北洋水師被認為是亞洲第一艦隊,到了戰場上,亞洲第一艦隊這個名号也隻保留了五個小時,所有人都認為清政府腐敗,官兵玩忽職守,多年之後,被打撈上來的“經遠”澄清了一切。

沉沒124年後被打撈,軍艦中發現74顆子彈,北洋水師沉冤得雪

被誤解了124年的“經遠”将士

在2018年9月24日,在甲午海戰中被擊沉了的王牌“經遠”終于被發現,這個時候,距離甲午海戰已經過去124年了。因為“經遠艦”身上是特有的裝甲保護層,而且還是倒扣在海底,被泥沙掩埋部分還是比較完整的。當“經遠艦”一點一點從泥沙中顯露出來,塵封了124年的誤解也終于昭示天下。

在确定了是“經遠艦”之後,考古人員開始進入戰艦中探查,在艦首的部分有意想不到的發現,他們竟然在這裡發現了很多毛瑟步槍的子彈,考庫人員數了數,一共74發。以火炮和魚雷作為主要攻擊手段的戰艦上,為什麼會有如此多步槍子彈呢?這恰恰說明,他們在用盡火炮和魚雷的情況下,用步槍跟敵人殊死對決,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沉沒124年後被打撈,軍艦中發現74顆子彈,北洋水師沉冤得雪

根據史料記載,這場戰争,“經遠艦”作為北洋水師的最大王牌,遭到了敵人的猛烈攻擊,全艦200多名官兵最後隻有16人生還,而包括管帶林永升在内的所有官員全部戰死。可能大家隻知道鄧世昌,不知道林永升,林永升有多厲害呢?

直到今天還能在日本的文獻中找到關于林永升的記載,文中反複強調,林永升非常可怕,在面對他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最可怕的人跟最可怕的戰艦,五個小時内全都沉到了海底。

沉沒124年後被打撈,軍艦中發現74顆子彈,北洋水師沉冤得雪

總結:

時間可以帶走一切,可以毀滅一切,卻總有遺留之時。有幸,無情的歲月一個馬虎,留下了深海中的“緻遠艦”,從緻遠艦上的蛛絲馬迹,我們終于知道,即便是在最腐敗的晚清,我國的将士也沒有一個貪生怕死之輩,也沒有玩忽職守之事,被誤解了124年,他們終于沉冤得雪了。

雖然隻能從紀錄片或者是一些圖檔上看到這些子彈,但我能從這些子彈中感受到,當年“經遠艦”上的将士們經曆了什麼,當火炮用盡,敵人逼近,走到絕境的林永升,率領手下的将士們,拿起來本不該在海戰中出現的毛瑟步槍,用最後的武器,給敵人最後一擊。

這最後的掙紮不知道給敵人造成了多少傷害,也不知道能多打死幾個敵人,我隻知道,在知道自己要戰敗的一刻,“經遠艦”、北洋水師以及當時千千萬萬個士兵,都沒有放棄戰鬥。

北洋水師,晚清年間一個本該是無比驕傲的名号,因為種種原因,倒在了這片海域,最失望的人,不是如今看着各種史料的我們,也不是當時氣憤的百姓,而是那些有心報國無力回天的将士們。當考古人員從舷窗往裡面看的時候,不知道能不能看到124年前那一雙雙堅毅無畏的眼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