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晉察冀最艱苦時期:部隊供給極為困難,有時甚至隻能吃野菜和樹葉

晉察冀最艱苦時期:部隊供給極為困難,有時甚至隻能吃野菜和樹葉

(電視連續劇《聶榮臻》)

百團大戰後,日本華北方面軍認為教訓之一,就是對八路軍的情報收集不夠,為此,他們進行了調整和加強,這其中就包括監聽和破譯八路軍的電報密碼。自晉察冀機關被日軍盯上以來,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發現,敵人一直在跟蹤和偵聽軍區的電台,當天機關之是以重陷合擊圈,就是因為敵人通過軍區的電台方位,已經找到他們位于雷堡的位置。

聶榮臻決定在黃昏後繼續轉移,與此同時,他将計就計,指令軍區所有電台暫時停止對外聯絡,另将一個偵察小分隊和一部電台留下來,僞裝成軍區電台,仍用軍區的呼号,不斷和各方面進行聯絡。

機關從敵人合擊圈的空隙中鑽出後,一連幾天隐蔽于新的地點。晉察冀根據地擁有一套完整的通信情報網,許多重要村莊都有設情報站,架設着秘密電話線,在停止使用電台後,聶榮臻等軍區首長都隻通過秘密電話線,用電話指揮“反掃蕩”,加上白天又不生煙火,不露行迹,敵人根本無從察覺其位置。

晉察冀機關人員接近萬人,還有許多的辎重馬匹,但敵人卻并不知道這支龐大的行軍隊伍已經脫離合擊圈,原因之一就是偵察分隊通過不停地發報,把敵人引了過去。偵察分隊隻有五十多人,目标小,很容易就能突圍。為了迷惑敵人,他們除在轉移過程中架起電台,向各方進行“聯絡”外,沿途還故意用許多不同的部隊番号貼路标、号房子,甚至有時還丢掉幾張無關緊要的廢字紙,以便更好地向敵人證明自己是“聶總部”電台。

當然這樣做也隻是暫時的,當時中共中央、八路軍總部和各軍分區的電台無時無刻不在呼叫,晉察翼軍區電台不能一直不回答。9月7日,在完全擺脫敵人的合圍,轉移至外線後,晉察冀機關又繼續啟用電台與各方正常聯絡。

晉察冀最艱苦時期:部隊供給極為困難,有時甚至隻能吃野菜和樹葉

(電視連續劇《東方戰場》,狼牙山五壯士)

9月下旬,日僞軍合圍晉察冀根據地的東線門戶——狼牙山,由此爆發狼牙山戰鬥,并湧現出了著名的“狼牙山五壯士”。此時敵人的秋季“大掃蕩”已基本結束,在這次“大掃蕩”中,日軍未能像攻擊冀中

十分區那樣,使八路軍主力部隊遭受重大損失,從這個意義上說,

“大掃蕩”是失敗的,就連

岡村也不得不承認“肅清八路軍非短期内所能奏效”。

晉察冀是老根據地,也是公認的敵後模範根據地,八路軍在這裡作戰可以不用地圖,部隊即便在狂風暴雨的夜裡也不會迷失方向,打仗時,傷病員能及時得到救治,給養、彈藥、醫藥到處都可得到補給。不僅如此,晉察冀的遊擊隊、民兵也極為活躍,反“掃蕩”期間,民兵組織不斷通過“麻雀戰”等方式殺傷敵人,日軍為之驚呼不已,認為晉察冀邊區的民兵甚至已同八路軍有着同等重要的意義,這些都是晉察冀反“掃蕩”的成功經驗。

盡管如此,晉察冀面對的形勢仍極為嚴峻。“秋季大掃蕩”結束後,日軍緊接着又對晉察冀根據地采取了新的“蠶食”政策,他們通過遍修炮樓碉堡,大挖封鎖溝,大築封鎖牆,步步為營地向根據地逼近。在敵人的“蠶食”和封鎖下,北嶽區一下子失去了千餘個村莊,三分區所屬的幾個縣被敵侵占百分之七十,各部隊和分區機關都被迫退到阜平和太行山南部山區。

在根據地内,田地荒蕪,人們生活無着,部隊供給也極為困難,有時甚至隻能以野菜樹葉充饑,晉察冀進入了抗戰中最為艱苦的時期。

晉察冀最艱苦時期:部隊供給極為困難,有時甚至隻能吃野菜和樹葉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敵後抗日戰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