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上将張自忠的孫子,加入美國國籍後,他說:美國不能打中國

人生自古誰無死?多活二十年少活二十年,轉眼就過去了。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為國家為民族戰争而死就重于泰山,否者輕于鴻毛。說上述這番話的人,是著名抗日将領張自忠。

他是上将張自忠的孫子,加入美國國籍後,他說:美國不能打中國

1940年5月,棗宜會戰開始,身為33集團軍總司令的張自忠,親臨一線與日軍血戰。5月16日,在激戰中,張自忠将軍身中七彈,一代名将,壯烈殉國,時年49歲。張将軍殉國前,他給第五戰區司令部寫下(口述)最後一份報告: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可告無愧。張自忠犧牲後,日寇對他的軍人氣節十分敬仰。列隊脫帽,行軍禮緻敬,并将其裝入棺材安葬于南瓜店山坡上,并樹立一塊墓碑,上面寫着“大将張自忠之墓”。

他是上将張自忠的孫子,加入美國國籍後,他說:美國不能打中國

得知張自忠殉國,蔣介石大驚,立即指令第五戰區不惜代價奪回張将軍遺骸。38師師長(軍長)黃維綱率領數百人再渡襄河,激戰後,把将軍遺體搶回。重殓後,張将軍的靈柩由十萬群眾護送,在宜昌上船,運往重慶。當靈柩運至重慶碼頭,蔣介石、馮玉祥等軍政要員肅立碼頭迎靈,蔣介石撫棺痛哭。張自忠是民族英雄,盡忠報國,取義成仁,浩氣長存!自抗戰以來,以中将領上将軍銜、集團軍總司令職親臨前線,戰死沙場者,張自忠為第一人。張自忠殉國後,被追授為陸軍上将。

他是上将張自忠的孫子,加入美國國籍後,他說:美國不能打中國

張自忠的夫人是李敏慧。得知丈夫為國犧牲,她悲痛萬分,李敏慧說:“自忠為國家戰死疆場,我雖然是一個婦女,也應當有份。”之後,李敏慧趁家人不注意,她将自己反鎖在一間屋子裡,絕食七天,最終逝世。不過,也有資料說,李敏慧是因癌症病逝的。張自忠之女張廉雲曾說:父親犧牲時,我母親李敏慧的癌症已到晚期,正在醫院接受治療,我們不敢告訴她實情。母親彌留之際,隻念叨着師長回來了,師長回來了。父親去世三個月後,母親也病逝了。”

他是上将張自忠的孫子,加入美國國籍後,他說:美國不能打中國

張自忠與李敏慧共育有兩子一女。長子叫張廉珍,1910年出生。曾供職于财政機關,一直居住在上海。1968年去世。次子張廉靜,1917年出生。曾在黃埔軍校第十期學習。因感染傷寒,1934年去世。女兒張廉雲,1923年出生。複旦大學畢業,她長期從事教育、醫療等工作。

他是上将張自忠的孫子,加入美國國籍後,他說:美國不能打中國

張廉珍有七個兒子,多數從事技術工作,且均取得了很大成就。張廉珍的長子是張慶宜。張慶宜長期居住在天津。從經貿委技術改造部門退休後,他始潛心研究與祖父張自忠相關的各種史實。

張廉珍的次子是張慶安。張慶安小名叫“喜峰”,為何叫喜峰?因其出生時張自忠在長城抗戰,與日軍在喜峰口生死搏殺。張自忠平安歸來後,家人給喜峰取名慶安。新中國成立以後,張慶安在上海居住,從事工程技術工作,後在上海電力工程研究所退休。

張廉珍的三子名叫張慶隆。他早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後赴美深造,成為俄亥俄州立克裡夫蘭大學數學系終身教授。張慶隆專攻風洞實驗(空氣動力學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張自忠将軍的孫子張慶隆加入美國國籍後,并入其軍籍。在入籍宣誓中,張慶隆鄭重說:“我志願加入美籍,為美國服務。但是這有個前提,就是美國不打中國。美國不能打中國!”

他是上将張自忠的孫子,加入美國國籍後,他說:美國不能打中國

張廉珍的四子是張紀祖。張紀祖畢業于南京大學工學院(東南大學)機械專業。畢業後進入研究所工作。1987年,張紀祖去了美國。但還是中國國籍。

張廉珍的第五子是張慶範。張慶範上海師範學院畢業。後來去美國從事數學研究,并加入美國美籍。張廉珍的六子是張慶成。張慶成在四川工作,擔任重要職務。張廉珍的第七子是張慶新。張慶新加入美籍後,從事餐飲業、超市零售業。

他是上将張自忠的孫子,加入美國國籍後,他說:美國不能打中國

張慶隆雖然加入了美國國籍,為美軍服務。但他十分熱愛祖國。有一次,張慶隆去中國台省講學。他剛一下飛機,就被記者們團團圍住。有一位記者高聲問他:“作為張自忠将軍的後代,您第一次踏上台北的土地,有什麼感想?”張慶隆聽後立即回答:“我張慶隆,生于中國北平(北京),現在,我踏上的是中國的台北。一言以蔽之,隻有一個中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