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戰而亡國:空有精良的武器,卻忽視這些重要問題,結果國家淪亡

曾經有曆史學家認為:“強國應先強兵”。在很多曆史場合下,這句格言确實很有道理。解放戰争結束後,新中國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自力更生,由此建立起完善的軍事工業體系,以及擁有強大戰鬥力的現代化軍隊,進而為其在改革開放後的騰飛奠定了基礎。新中國的強兵,憑借的是自身努力;但有些國家的強兵,依靠的卻是繼承前宗主國的遺産。二戰前的捷克斯洛伐克,便是這樣一個國家。

不戰而亡國:空有精良的武器,卻忽視這些重要問題,結果國家淪亡

一戰結束前,斯洛伐克是匈牙利的勢力範圍,而捷克則長期受德意志政權的統治與影響。得益于豐富的資源、便利的交通、優越的環境,捷克地區(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自古便是德意志族人所向往的移民地,并由此獲得長足的發展。神聖羅馬帝國時代,波希米亞被形容為“富足”、“豐饒”的沃土。奧地利帝國統治時代,捷克地區則乘着工業革命的西風,而迅速成為歐洲最繁榮的工業地區之一。

1918年一戰結束後,多民族的奧匈二進制帝國土崩瓦解,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别從奧地利和匈牙利的統治下獨立。在協約國列強的撮合下,同年10月28日,兩個新興民族國家實作聯合,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獨立後的捷克斯洛伐克,繼承了奧匈帝國的大批軍工産業,由此使其具備了雄厚的武器裝備生産能力。是以,從一戰的硝煙散去之後,直至1989年東歐劇變前,捷克斯洛伐克長期被稱為“軍火大國”。

不戰而亡國:空有精良的武器,卻忽視這些重要問題,結果國家淪亡

20~3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擁有衆多歐洲名列前茅的兵工廠,包括龐大的斯柯達工廠、布爾諾工廠,所生産的武器種類齊全。捷克軍工廠不僅可以生産步槍、手槍、機槍等單兵武器,還可以制造坦克、裝甲車、飛機、大炮等大型裝備。鼎盛時期,捷克武器出口量曾占世界總量的30~40%,穩居世界前列。并且,捷克的武器不光數量衆多,品質也相當過硬。“捷克造”機槍名揚海外,深閱聽人多國家士兵的歡迎。

可是,當德國發起入侵時,擁有精良裝備的捷克軍隊,卻并沒有進行太多的抵抗,由此導緻了國家的淪亡。1938年,德國在吞并奧地利後,将擴張的矛頭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同年9月,《慕尼黑協定》生效,捷克被迫向德國割地。此後,德國的侵略勢頭進一步加大,波蘭和匈牙利也趁火打劫。在多個鄰國的共同打擊下,捷克斯洛伐克最終于1939年初被瓜分。從某種意義上講,捷克之是以不戰而亡國,同其忽視以下重要問題有關。

不戰而亡國:空有精良的武器,卻忽視這些重要問題,結果國家淪亡

首先,忽視了民族關系的建設,導緻凝聚力被削弱。從某種意義上講,捷克斯洛伐克是一個被“拼湊起來”的國家,國内各族間的沖突層出不窮。其中,捷克族和德意志族的隔閡尤其嚴重。捷克立國伊始,捷、德兩族的沖突就時有發生。期間,捷克政府雖也曾想采取措施掩蓋、淡化沖突,但終因方法不得當、根源太複雜而沒能成功。而當德國的軍隊開進蘇台德時,大批當地德意志族夾道歡迎,充當德國軍隊的“帶路黨”。

其次,忽視了捷克、斯洛伐克兩大區域間的團結,導緻分離主義更加強大。長期以來,捷克地區是發達的工業區,而斯洛伐克地區是落後的農業區,巨大的貧富差距,弱化了兩地群眾的互相認同感。與此同時,捷克高層時常推行“大捷克主義”,否認斯洛伐克族的存在,并将斯洛伐克族視為捷克族的分支,這就更引起許多斯洛伐克族人的不滿。于是,當德國發動入侵時,斯洛伐克人也宣布“自立建國”。

不戰而亡國:空有精良的武器,卻忽視這些重要問題,結果國家淪亡

再次,忽視了領土問題的複雜性,導緻周邊鄰國的不滿。衆所周知,歐洲近代戰争不斷,由此造成了一系列複雜的國土争議問題。一戰結束後,歐洲版圖和秩序經曆了“重新洗牌”,衆多民族國家的獨立,領土問題更加難以解決。捷克斯洛伐克立國後,和周邊大部分鄰國都存在領土沖突。蘇台德争端,導緻捷克和德國關系緊張;切欣争端,則導緻捷克和波蘭摩擦不斷。一戰結束伊始,捷克依仗協約國列強的撐腰,在領土争端中盡占便宜,這就使其遭受了鄰國的反感。

最後,忽視了大國對其的利用程度,導緻地緣環境更加險惡。捷克斯洛伐克立國伊始,協約國列強将其視為棋子,反複利用。在協約國的支援下,捷克積極派軍幹涉匈牙利的革命,遏制蘇維埃影響力的擴張,将自身綁在了“英法戰車”之上。然而,當希特勒觊觎捷克國土、捷克寄希望于英法幫助之時,奉行“綏靖主義”的英法,卻認為捷克利用價值不大了,不願意為了它而同德國翻臉。結果,失去了蘇台德山脈天險的捷克,又遭受了英法的進一步出賣,抵抗意志全無,最終不戰而亡國。

不戰而亡國:空有精良的武器,卻忽視這些重要問題,結果國家淪亡

總體來說,捷克斯洛伐克軍工發達,國土面積在歐洲也不算小,放在世界上也算是一個中等實力的國家。慕尼黑會議前,捷克也曾在國内進行戰争動員,在邊境集結了數十個師,以防止德國的侵略。可是,由于内部人心不齊、周邊領國的聯合進攻、以及英法的出賣,捷克最終失去了抗擊入侵的能力,沒有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便被德、波、匈瓜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