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周建立的時候,中國大地上大約有八百多個諸侯國,随着時間的推移,到達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隻有一百多一點,春秋戰國之前,天下都是周天子的天下,春秋時期,諸侯國逐漸不再聽從周王室的号令,開始逐漸吞并弱小的國家,可在秦穆公時期,曾經三平晉亂,為何不趁機吞并晉國,這樣就不會存在後面的韓趙魏三家分晉,天下統一的日期也不會推遲上百年。

秦穆公在位的時候,勵精圖治,任用百裡奚和蹇叔為相,對國家大力改革,使得秦國的國力逐漸增強了起來,在位期間,先後滅了梁國、芮國、滑國等小國,他為秦國增辟了千裡地盤,成就了一代霸主地位,他的功績還在于三次平了晉亂,締結了秦晉之好。
晉獻公在位之時,對于自己的王位繼承人安排不當,導緻死後兒子們繼承王位互相争奪,奚齊繼位後,被大臣裡克給殺死,晉國内部一片混亂,秦穆公為了展現自己的霸主地位,帶兵護送公子夷吾繼承王位,在出兵之前,夷吾答應将河西八城割給秦國,一來感謝秦公的情誼,二來作為出兵的費用,但是夷吾繼承王位後,出爾反爾不僅不給謝禮,後面還出兵攻打秦國。
秦國面對天災人禍,向晉國借糧,夷吾不記當年出兵擁立之恩和後面晉國遇災情秦國借糧食的恩情,反而出兵攻打秦國,秦國軍隊在戰場之上,奮勇殺敵,盡然把晉惠公給抓住了,國君被俘,晉國一片混亂,最後周天子出面解圍,秦穆公的老婆是晉惠公的姐姐,穆姬也向穆公求情,這樣的情況下,秦穆公隻得将夷吾釋放,再一次平定了晉國的動亂。
秦穆公二十三年,晉懷公繼位,對内殘殺忠誠,對外為了防備重耳歸國和自己争奪君位,派人刺殺重耳,重耳在秦穆公的保護下,回到晉國來争奪君位,晉國的軍民都知道重耳的賢德,紛紛過來歸降,可是總有心懷不軌之人,為了替先君報仇,制造混亂,重耳知道消息後,偷偷的潛回秦國,在秦國的幫助下,帶着軍隊殺回晉國,他勵精圖治,使得晉國逐漸穩定了下來。
秦穆公就這樣三次平定了晉國的動亂,在當時各諸侯國互相征伐的年代,為何秦國不趁機滅了晉國,如果說仁義,秦穆公在位期間可是滅了二十多個國家,是以秦國不滅晉國是另有原因存在。
秦國在秦穆公在位期間,雖然滅了很多的國家,可是那些都是一些小國家,晉國是當時的大國家,後面三家分晉建立韓趙魏,一國變成三國,可想而知晉國的實力是多麼地強大,是以秦國并不具備滅了晉國的實力;秦國和晉國有姻親關系,自己的目的隻是為了稱霸,晉國的存在可以作為自己的一種助力,同時晉國在秦國的東面,可以抵擋中原其他國家對自己的攻擊;還有就是當時雖然國家之間會進行征伐,但是名義上還是受到周天子的限制,侵占别國的土地可以,一般不會讓其絕嗣,晉國的國君是周王室的後代,是以在當時秦國不會滅了晉國。
秦穆公三平晉亂,無非是從中獲得一定的收益,為了自己的霸業,并不是真心想幫助晉國,他打着仁義的口号,表面上是拱衛王室,實際上隻是一種虛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