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津湖》電影裡的宋時輪,現實中表現差強人意,犯有三大錯

随着《長津湖》的熱映,真實長津湖戰役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作為這場戰役的主要指揮官之一的宋時輪也引來熱議,電影中的宋時輪在前線指揮若定,軍令如山,盡顯上将風範。

《長津湖》電影裡的宋時輪,現實中表現差強人意,犯有三大錯

那麼真實的長津湖戰役之中,宋時輪的表現如何呢?跟電影裡真的一樣嗎?在電影中沒有表現第九兵團在東線戰場的巨大傷亡,尤其是寒冷環境下的非戰鬥減員,凍傷減員達28954人。

雖然出現了“冰雕連”這樣的英雄連隊,以及美軍向冰雕連敬禮,但這并不代表作為第九兵團司令的宋時輪就沒有錯誤,就如此大量的傷亡,尤其是非戰鬥減員,宋時輪是有一定責任的。

至少在長津湖戰役中宋時輪犯有三大錯,第一大錯就是不懂得變通,第九兵團在參戰之前在山東集訓,原本是集訓和等待裝備,然而由于前線局勢變化太快,彭老總請示軍委急調第九兵團入朝。

《長津湖》電影裡的宋時輪,現實中表現差強人意,犯有三大錯

當時裝備沒有準備充足,加上第九兵團戰士多數是南方人,對北方的寒冷是難以适應的,面對零下三四十度的寒冷絲毫沒有經驗,比如凍傷的地方不能用熱水洗,連一些基本的禦寒知識都沒有。

第九兵團入朝之後才發現,部隊尤其缺少棉衣,這怪不了宋時輪,在接到入朝的指令之後,宋時輪曾向上級請求等棉服準備好之後再入朝,沒有被允許,主要是因為戰事刻不容緩。

執行上級指令宋時輪是沒有錯的,不過當宋時輪帶着部隊抵達東北之後,地區後勤負責人賀晉年等人勸說宋時輪率部在東北停留幾天,以盡量多籌備棉服棉鞋等裝備,宋時輪沒有變通。

《長津湖》電影裡的宋時輪,現實中表現差強人意,犯有三大錯

如果宋時輪能夠稍作變通,就會改善第九兵團的棉服問題,大大減少傷亡,是以從這一點來說,宋時輪作為主帥是有一定責任的。

第二大錯就是情報問題,第九兵團由于入朝緊急,導緻缺少向導,入朝後語言不通,無法擷取敵人的情報,反而導緻自己的情報被洩露,這是兵家的一大忌諱,宋時輪對情報不夠重視。

第三大錯就是輕敵,許多人可能奇怪,明知美軍厲害,為什麼還會輕敵呢?當時的情況是志願軍初戰告捷,作為第二個入朝的兵團,第九兵團的戰士都認為會很快結束戰鬥,美軍不禁打。

《長津湖》電影裡的宋時輪,現實中表現差強人意,犯有三大錯

彭老總曾多次警告第九兵團,要重視對手,可惜沒有引起重視,表現對明顯的就是在偵察方面,第九兵團第26軍在偵察時,把美軍的坦克說成是房子,敷衍偵察為後來釀成了巨大的損失。

戰後第26軍軍長張仁初為此還寫了檢讨,雖然是部下犯錯,但主帥宋時輪不能免責,長津湖戰役暴露了志願軍的諸多問題,不過最終都被一一克服,第九兵團迅速總結經驗,重振旗鼓。

《長津湖》電影裡的宋時輪,現實中表現差強人意,犯有三大錯

最終全殲了美軍的一個加強團,讓美軍所謂的王牌部隊顔面喪盡,第九兵團打出了志願軍的軍威,從主要成績看,第九兵團和兵團司令宋時輪,是值得後人銘記的,1952年9月,第九兵團回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