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島籍作家再獲百花文學獎:餘耕筆下的《我是夏始之》

對于青島籍作家餘耕

很多人并不陌生

根據他的作品《如果沒有明天》改編的

網劇《我是餘歡水》

一度成為現象級之作

無數讀者為“餘歡水”的人生唏噓

但餘耕可不是隻有“餘歡水”

前不久

他的新作《我是夏始之》

榮獲了第十九屆百花文學獎中篇小說獎

這也是他第二次摘得“百花”大獎

深谙小人物塑造之道的餘耕

這次展現了一個怎樣的人生?

既不回避生活的真相,又不吝從暗淡生活的縫隙中透出溫暖的亮色,關照世間小人物的人生,這是餘耕作品的風格。《我是夏始之》亦是如此。

對于《我是夏始之》這部小說,百花文學獎的授獎詞是這樣描述的:

精準刻畫了當代女性的婚姻、生活與工作困境,世俗中見通達,灑脫中有悲憫。

青島籍作家再獲百花文學獎:餘耕筆下的《我是夏始之》

在《我是夏始之》中,從小在福利院長大的夏始之,經曆了丈夫出軌、工作受挫等一系列問題後,從崩潰到迷茫、再到釋然,最終找到了心靈的歸宿。與“餘歡水”相比,“夏始之”的塑造更加細膩且溫柔,在給人反思的同時,也給人以治愈。

作為《我是餘歡水》的姊妹篇,《我是夏始之》也即将開啟影視化的程序。

青島時尚 x 餘耕

"

Q1

為什麼選擇用女性的視角去講述這個故事?

A1

中國的女性很不容易,在傳統文化的束縛下,女性承擔了比男性更多的東西,是以我想嘗試着用女性的視角去講故事,希望能為女性争取一些更好的更寬松的生存空間。

Q2

賦予了夏始之哪些獨特的性格?

A2

夏始之這個人物其實是有原型的,在我小時候,曾經遇到過一位被父母遺棄、被養父母養大的女老師,她的遭遇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也曾揣度她對人生、對親情的态度和想法,一直想寫一個關于女性自我覺醒、自我成熟、自我救贖的故事,希望通過我的作品,讓更多人了解和看到女性所承擔的負累。

Q3

以往的作品多數以悲劇收尾,為什麼這次選擇喜劇收尾?

A3

我的小說表面上是悲劇,但我并不覺得它們是悲劇,就拿“餘歡水”來講,看起來他的生活很慘,但他在經曆一系列打擊之後,擁有了一個更清晰的人生,這是他的收獲而不是悲劇,作品在悲憫中還是給人以溫暖和光明的。

Q4

為什麼這麼喜歡籃球?

A4

隻要回青島,幾乎每周都會和好友去打球。我從十一歲就開始從事籃球訓練,一直打到二十多歲,籃球是我一生中難以割舍的一部分。有時候寫作到了一個裉節兒上,想去突破一下的時候,也會選擇去打球,換一下空間,換一下腦子,放空自己。

Q5

怎麼看待人生中的這些“轉行”?

A5

當過籃球運動員,做過警察,開過攀岩俱樂部,進過銀行,幹過記者,現在又在寫小說。我也沒想過人生會幹這麼多職業。很少有人像我這樣,快40歲才開始寫作。我是覺得,不要把一城一池的得失看得那麼重,人生還有很長的時間,我們總覺得時間太晚了,其實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隻要有夢想,有理想,什麼時候都可以着手去實作。

青島籍作家再獲百花文學獎:餘耕筆下的《我是夏始之》
青島籍作家再獲百花文學獎:餘耕筆下的《我是夏始之》

Q&A

活躍文壇多年,餘耕已出版過《德行》、《當心你的狗》、《古鼎》、《如果沒有明天》、《耳房》《金枝玉葉》、《魔伽吒》、《我是夏始之》、《我是餘未來》等多部小說。

有人曾問他,為什麼小說風格如此多變?

餘耕的答案是這樣的:

我要把此生不敢做的事兒在我的小說裡統統幹一遍!包括愛情。

希望螢幕前的你,面對人生的諸多選擇,也能如此有勇氣。

因為,今天永遠是你人生中最年輕的一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