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代散文|相逢一條大河

文/鐘光武

當代散文|相逢一條大河

在九百多年前(即宋神宗熙甯七年1074年)的那個秋日,天晴氣朗,惠風和暢,梧桐葉落,金桂飄香。伴随着一陣陣清脆響亮的馬蹄聲,一隊人馬呼啦啦出了密州府(今諸城)北門,沿着曲折蜿蜒景色秀美的濰河西岸,一路向北而來。為首之人正是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轼,他剛剛由杭州通判改任密州知州。蘇轼此行的目的有三個,一、是沿着濰河的流向,追尋當年大禹治水的足迹,二、憑吊濰水古戰場,三、到百裡之外的位于濰河西岸、安丘縣境東部的蓋公山,尋訪蓋公遺迹,拜谒蓋公冢。安丘縣時屬京東東路密州府管轄。

蘇轼少年時就傾心道家學說,尤其推崇盛極一時的黃老治術,他更仰慕道教權威蓋公的治國理政之道。蘇轼生性放達,為人直率,他雖仕途坎坷,三起三落,猶抱拳拳報國之心。他對古人大禹為了治理濰河水患,而表現出的大公無私的胸襟和勇于擔當的精神,由衷的敬佩。蘇轼學識淵博,知古通今,憂國憂民。早在他踏入仕途之初,就期盼能有朝一日,北上齊魯大地,切身感悟東夷古文化的悠久曆史和先哲蓋公思想的博大精深。而今恰逢朝廷命其知密州,正所謂是天遂人願,蘇轼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蓋公,姓蓋(ge),史未載名,漢初安丘人。他師從黃帝和老子,“好黃老之學,習黃老之道。”他治國理政的中心思想就是“主清靜,法自然,守靜以制動,因物以為用。”是漢初道家學派的權威。漢代曹參任齊相時,曾拜他為師。蓋公指點曹參“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一語,成為漢初推行黃老治術的指導方針,開創“文景之治”新局面。蓋公一生雖歸隐山林,更沒有做過高官,但他有良好的師承,淵博的知識,更有嚴謹的治學态度和寬廣的胸懷,他的偉大思想為漢朝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為後人所敬仰和緬懷。

當代散文|相逢一條大河

蘇轼初任密州之時,正值大旱蝗災之年。濰河兩岸,土地荒蕪,莊稼顆粒無收,且盜賊橫行,民不聊生。加之“新法嚴密,風波兇險。”老百姓更是食不裹腹,生活舉步維艱。“新法”,即朝廷在各地推廣的手實法,就是強令老百姓自己把自己的财産疏散以此定戶等。蘇轼發現,手實法的推廣,使老百姓之間互相指責揭露,增加了鄰裡沖突,挑起了群眾之間的積怨争鬥,根本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面對如此局面,蘇轼心急如焚,徹夜難眠。他奮筆疾書寫下《上韓丞相論災傷手實書》和《論河北京東盜賊狀》上書朝廷,并提出了相應的治理措施和解決辦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改治後,密州所轄各地的災情和社會治安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濰河,古稱濰水。濰河流域是古代東夷人的發祥地之一。他們創造的燦爛的濰河古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年前,考古學家們就在濰河流域發現了大批後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以及商周秦漢到唐宋時期的人類文化遺址。也是在濰河流域,人們更是發現了早于甲刻文和甲骨文的陶刻文,這進一步說明了濰河流域古代文化的深厚與久遠。 在今峽山區王家莊街辦朱子村的東面,即濰河的西岸,黃公山的東邊,有一處依山傍水氣勢恢宏的“亭子崖”,聽村裡的老人講,該“亭子崖”名字的來由,是古人為紀念大禹治水而在該處建立“禹王亭”而得名。“禹王亭”建于何年又是何年所毀已無處可考。而今這個“亭子崖”所處的位置,也已淹沒于峽山水庫蓄水線以下,隻有每逢枯水期,在淤泥與青苔之間,依然可見當年的禹王亭損毀後,留下的滿地的碎石與瓦礫。

“洪水滔天,浩浩懷山。”在古老的神話傳說中,大禹治水的那條河,對應的地勢是南高北底,是一條由南向北流淌的河流,而在中國北方,有此流向的大河,少之又少,唯濰河最具代表性,而舜、禹是古代東夷人,也早已被學界所認知。通過以上這些史實和“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等傳說,充分證明了古代大禹治水,治的就是濰水。沿着濰河的走向,有一條非常明顯的文化帶,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的曆史文化名人更是燦若星辰,不勝枚舉。

飒爽秋風裡的濰河,秋水初漲,蘆花滌蕩,碧波千裡,蓮藕飄香,槳聲陣陣,漁歌嘹亮。濰河兩岸,時而山嶺相連,時而一馬平川。是山,卻不高聳入雲,是地,卻不放低姿态。這種高低搭配恰到好處的銜接,造就了昌濰大地濰河流域凸凹有緻的獨特地形地貌和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觀。蓋公山下,濰河滔滔北去,山映水秀,水秀山雄。立馬河邊的蘇轼,心中頓起波瀾。他想起了遠古時期率領群眾不辭辛勞治理濰水的大禹,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榜樣的力量和群衆的力量卻是無窮的!

當代散文|相逢一條大河

蕩氣沙場劍回腸,風雲殘敗破夕陽。濰河兩岸,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發生在公元前二0二0年澆伐斟鄩的濰水大戰,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記載的水戰,此戰過後,到公元前二0四年,漢将韓信又在這裡指揮了一場著名的水淹楚軍的濰水之戰,此戰也成為扭轉楚漢局勢的關鍵一戰。望着奔騰不止一瀉千裡的濰河水,蘇轼的耳畔仿佛又回響起那聲聲催人的戰鼓,看到了那獵獵飄揚的旌旗,他多想像當年的韓信那樣,身披铠甲,手執寶劍,騎一匹長鬃烈馬,于紅葉連天的山際,飒飒而來。“…北俯濰水,慨然歎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蘇轼對韓信這位一代名将的隕落表達了極度的同情與惋惜。

漸漸地,蓋公山嵯峨逶迤的身影映入蘇轼的眼簾。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蓋公山正是因為當年宣揚道教黃老治術的蓋公在此隐居而得其名。秋日的蓋公山上,松濤陣陣,百鳥齊鳴,北風蕭蕭,灌木敝野,紅葉翻飛,葉落歸根。山上的樹林間積着半尺深的枯黃樹葉,風一吹,旋轉着飛揚起來,又均勻地鋪散下去,像一床若大的黃緞錦被,掩蓋了那條彎彎曲曲拾級而上的通幽小徑。

站在蓋公山的最高處,蘇轼極目北望,和蓋公山遙相呼擁的是山勢突兀,逶迤連綿,山巒疊嶂,層林盡染的黃公山。據傳此山是因為漢代張良的老師黃石公在此隐居而得名。黃石公是漢初著名的思想家和軍事家。著有《素書》和《黃石公三略》傳世。黃石公橋下丢鞋收張良的故事在民間家喻戶曉。而在西面,則是狄山,又稱狄公山,傳說是因北宋愛國名将狄青在此駐軍而得名。蓋公山在南,黃公山在北,狄公山在西,整個地勢自西向東呈馬蹄形分布。而在馬蹄口的正中位置,濰河的西岸,有一處依山傍水,鐘靈毓秀,人傑地靈,民風淳樸的有着四千多年曆史的古村落一一孝行鄉,該村名的由來,是因漢代村人毋丘長以孝著稱而得名(至北宋慶元三年〈1174〉年,宋代碩儒朱熹在此避禍隐居以後,該村又稱為朱藏裡,因附近法林寺内有朱子祠,遂稱為朱子村)。

順着起伏的山勢,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徑,在一處幽靜之地,蘇轼見到了那座突兀而起開滿了野菊花的蓋公冢和破敗失修的蓋公祠。蘇轼心懷虔誠與敬仰,上前拜谒,爾後,他默默地伫立在蓋公冢前,閉目冥想。也許,在那個千年以前的秋天,先哲蓋公,也曾無數次的站在此處,登高遠望,參悟憚道,思考人生。這時,天空中忽然飄起了纏綿的小雨,秋天的氣息再次掠過蘇轼的臉頰,爽淨中裹着絲絲涼意,他仿佛聽到清角吹寒,嗚嗚咽咽,空空蕩蕩。風雨飄搖過,不如念故人。蘇轼吩咐當地陪同官員,必須盡快修繕好蓋公冢和蓋公祠。他回密州之後,更是在府衙附近,命人建起了一座蓋公堂,以示對蓋公的敬仰與懷念。

當代散文|相逢一條大河

“…蓋公為言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推此類俱言之,參于是避其堂而舍蓋公,用其言而齊大治,其後以其是以治齊者治天下,天下至今稱賢焉。…夫曹參為漢宗臣,而蓋公為之師可謂盛矣…"蘇轼在《蓋公堂記》中高度評價了蓋公的道家思想。

蘇轼把從大禹治水這個古老的曆史傳說中得到的啟示和蓋公的道家思想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執政理念。他察民情,體民意,順民心,采用“疏”、“堵”結合的靈活的方式方法,盡其所能為老百姓創造一個安居樂業的大環境,維護和鞏固了社會的穩定和諧。這也是蘇轼在密州取得顯著政績和文創成就的根本所在。

蓋公祠重新修繕以後,在每年的農曆四月初九(據傳是蓋公的謝世日),附近四鄰八疃的老百姓都來這裡趕山朝會,拜谒蓋公祠。自此香火不斷,熱鬧非凡。不同的年代,相似的場景,一直延續了近千年。

蘇轼在密州任上的兩年時間,也是他文學創作的高峰期,濰河兩岸的斜雨細柳和無限風光令他心潮澎湃,思緒泉湧。這期間他寫下了二百多篇脍炙人口的詩詞佳作。其中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超然台記》等千古名篇就是在這個時候創作的。

宋神宗熙甯九年(即1076年)年底,蘇轼懷着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密州赴徐州任職。此後,他的大部分仕途生涯都是在南方渡過的。蘇轼每到一處,都會和當地朋友談論起濰河流域古老濃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秀美的山水風光,怎奈相隔千山萬水,終不能成行,引得衆多老友終日站在煙雨迷朦的江南雨巷,慨然歎息,怅然北望。

(圖檔源自網絡)

【作者簡介】鐘光武,筆名濰水晨鐘。山東安丘(現峽山區)人。在《中國鄉村》《當代散文》《今日頭條》《濰坊廣播電視報》等紙質刊物或網絡媒體發表作品二百餘篇。

《當代散文》由山東省散文學會主辦,散文雙月刊,主要發表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歡迎山東籍散文作家申請加入山東省散文學會。山東省散文學會常年舉辦各種散文活動,為作家提供圖書出版服務,歡迎聯系。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壹點号當代散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