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55歲的戚繼光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慮中。這位神機營出身、一手打造出15世紀東亞最強軍團戚家軍的最高指揮官清楚地意識到,面對這次的對手,自己的勝算基本為零。首先,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一下這位大明戰神,因為他可能比你小得要能打得多。戚繼光的軍旅生涯中,南下檔口一直被普遍認為是戚繼光的高光時刻,其實比起平倭更加能證明其軍事能力的是戚繼光北上驅蒙當年在戚繼光終于耗時14年,把土匪之患解決後,便立刻揮師北上,鎮守大明的咽喉重地薊州鎮。

要知道,這個薊州鎮在17年内換了十位大将,都沒有擋住蒙古軍的鐵騎襲擾,而在戚繼光坐鎮的16年間,盟軍在戚家軍的打擊下幾乎遁逃無蹤。然而,就是這位南征北戰30餘載的大名守護神,卻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來了個一敗塗地。公元1582年風雲變幻,朝野巨變。這一年,帝國首輔張居正驅使長期被張居正壓制的萬曆皇帝朱翊鈞,決心開始報複性清除與張居正關聯的權力團體。戎馬一生的戚繼光哪懂什麼宦海浮沉的求生之道。于是,在一大幫見風使舵的全程的口誅筆伐下,當年被張居正一手提拔的戚繼光很快就被取而代之,數十年的軍旅生涯草草結束,常勝将軍,在這場可悲的利益集團鬥争中被逼得毫無還手之力。非常諷刺的是,在戚繼光因被貶郁郁而終的童年,北方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女真人帶領着一支百人的隊伍已經開始悄然起兵。
然而直到日本豐臣秀吉入侵北韓,大明帝國才再次想起了戚繼光,而此時,這位大明戰神已經去世了整整四年,後來據戚繼光的親信所講,在生命的最後那幾年裡,戚繼光常常在海邊靜靜的眺望着遠方發呆,期盼着這個即将腐爛的帝國,能對他再一次召喚。然而很可惜,他窮盡一生守護的大明再也沒有為他開過一次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