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結束後,蔣介石成立的五大行營,都是哪位國軍大佬任主任

在抗日戰争初期,蔣介石将全國劃分為五個戰區,每一個戰區,都擁有一位主事的戰區司令長官。據統計,在八年抗戰時期,蔣介石先後在全國成立了12個戰區。等到了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在全國又先後成立了五個行營,如東北行營,北平行營,西北行營,武漢行營,廣州行營。綏靖公署也成立了4個;如徐州綏靖公署,鄭州綏靖公署,衢州綏靖公署,川陝湘綏靖公署,川康綏靖公署。行轅成立了重慶行轅(主任何應欽,代張群),西昌行轅(主任賀國光)。

不管是行營,還是綏靖公署都由一位國軍大佬出任行營或者綏靖公署的主任。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在抗戰結束後,蔣介石成立的五大行營,都是哪位國軍大佬出任主任職位。

抗戰結束後,蔣介石成立的五大行營,都是哪位國軍大佬任主任

行營則是一個純粹的軍事機構,也是蔣介石巡檢地方軍機大事的常駐地、或作為他最高統帥代表的軍事大員駐地。同時行營主任的職責還要主抓,行營所管轄地區軍事和作戰。有點類似于,新中國成立後的各大軍區司令員。可能大家都知道,建國後的軍區司令員,都是歸軍wěi直接管轄,而行營主任也是歸蔣介石管轄。

第一個東北行營,是在抗戰結束後,蔣介石為了強占東北這塊工業大城市,特意成立了東北行營。該行營就是負責東北三省的軍政事務,為蔣介石經營東北三省。而派誰擔任東北行營主任呢?一開始國軍内部将領都以為蔣介石會派張學良出任東北行營主任。原因很簡單,張學良在東北有一定的關系網,也熟悉當地的民風民情,他是最佳人選。但蔣介石始終還是不肯原諒張學良在西安犯下的錯誤。是以,最後張學良沒有出任東北行營主任職位,而是讓熊式輝擔任東北行營主任,杜聿明任東北保安司令。

抗戰結束後,蔣介石成立的五大行營,都是哪位國軍大佬任主任

第二個北平行營,前身是抗戰時期的漢中經營。管轄之地華北地區的河北,綏遠,熱河,察哈爾四省的軍政事務都是歸北平行營管理。可能熟知抗戰曆史的朋友都知道,漢中行營的主任是桂系軍閥李宗仁。是以,在改為北平行營時,還是李宗仁出任行營主任一職。

第三個西北行營,就是替蔣介石看守西北地區。要知道,民國時期的西北地區是馬氏家族的地盤。甯夏出了一個馬鴻逵,青海出來一個馬步芳,還有馬步青,馬鴻賓等人都是馬家軍集團有頭有臉的人物。這些人表面上依附蔣介石,但實則都是民國時期的地方王。而蔣介石對于這些人也不得不防,是以在西北行營成立後,老蔣就讓軍政皆能的張治中将軍出任西北行營主任一職。

抗戰結束後,蔣介石成立的五大行營,都是哪位國軍大佬任主任

第四個武漢行營,就是負責華中地區的軍務,行營主任是國軍大佬程潛擔任。 這位絕對是國軍元老級别的将領,在北伐戰争時期就擔任第六軍軍長,抗戰時期就任戰區司令長官的職務。自然到了解放戰争時期,他依然是主管一方的大佬級别的國軍将領。

第五個廣州行營,主任是粵系将領張發奎。他也是一位資曆深厚的地方軍閥,曾在北伐戰争時期,率領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英勇作戰,進而赢得了鐵軍的稱号。在北伐軍占領武漢後,張發奎成為汪精衛的忠實粉絲,是汪的支援者。可惜後來在抗戰時期,汪精衛做了漢奸,而此時的張發奎并沒有與汪精衛同流合污,而是成為蔣介石的追随者。并且還出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負責兩廣戰事。

不管是東北行營熊式輝,還是北平行營李宗仁,西北行營張治中,武漢行營程潛,廣州行營張發奎,他們都是屬于國軍大佬級别的将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