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的原名,又稱芝麻,是陝西傳統的民間小吃,最早是為老百姓準備的即食食品,可以儲存很長時間,攜帶也友善,可以一路吃。

在陝西省阜平縣的大街小巷裡,有很多賣蛞蝓的小店,原來這裡位于秦嶺的心髒地帶,交通擁堵,曆史上人們出行很麻煩,完全是靠腳踏闆出門,是以蜻蜓已經成為旅遊必備的食品,久而久之已成為當地最有特色的小吃。(書籍和影子拍攝寫作)
雖然蜻蜓的曆史很長,但傳統的做法并沒有改變,那就是做油面,要用植物油和面條,撒上一些芝麻、茴香粉和鹽,原料也不複雜。
它主要是用炭火烘烤,這在以前很普遍,但是現在城市有碳的麻煩,人們已經用過電烤箱,雖然友善,但是制作的味道不如以前好。(書籍和影子拍攝寫作)
我見過這位80歲的老人,他說他已經做了20多年了,他一直堅持最傳統的配料和面條的方法,也用最傳統的鐵炭火烤。
這種鐵烘烤是上下兩面的炭火,中間是坩埚,一般烤十分鐘,中間轉一次,直到餡餅變黃,芝麻酥脆香味。這時,蜻蜓的香氣溢了出來,忍不住吞下了水。老人的龍米賣1.5元一個,很實惠,當然很快就會賣完。(書籍和影子拍攝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