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轉贈襲人的戒指,史湘雲為何認為是出自黛玉,而非寶钗?

《紅樓夢》中史湘雲送襲人自己手工制作的戒指,得知襲人在此之前已經獲得過一枚轉贈,史湘雲表示“我隻當是林姐姐給你的,原來是寶姐姐”。

很奇怪,對比林黛玉和薛寶钗的個性,縱觀這二人平常和衆人的相處模式,顯然薛寶钗的轉增可能性遠遠高于林黛玉,史湘雲為何偏偏會有完全相反的預設呢?

轉贈襲人的戒指,史湘雲為何認為是出自黛玉,而非寶钗?
轉贈襲人的戒指,史湘雲為何認為是出自黛玉,而非寶钗?

第一點,基于薛寶钗、林黛玉、賈寶玉三人關系的親疏遠近。

襲人住在怡紅院,名義上是丫頭、實際上是怡紅院“一把手”、行政事務的具體決策者和直接負責人,是寶玉身邊的左膀右臂。

史湘雲考慮的,或許不是誰和襲人更親近,而是誰和怡紅院賈寶玉關系更密切、來往更頻繁。

轉贈襲人的戒指,史湘雲為何認為是出自黛玉,而非寶钗?

賈寶玉和薛寶钗關系也很密切,但自然無法比拟木石二人組。

一是賈寶玉和林黛玉是心有靈犀的“彼此心悅但未點透”“預備役情侶”關系;

轉贈襲人的戒指,史湘雲為何認為是出自黛玉,而非寶钗?

二是薛寶钗更在意衆人看法,不會和怡紅院走動過于密切、以免落人話柄;而林黛玉則對這些渾不在意。

如果從這個角度考慮,史湘雲自然認為林黛玉往來怡紅院更為頻繁,繼而推出林黛玉這個人選。

轉贈襲人的戒指,史湘雲為何認為是出自黛玉,而非寶钗?

第二點,基于“想處理掉這個戒指”的意願強烈程度。

将戒指轉贈給襲人,可以了解為釋放對襲人的善意,可以了解為“擡舉”襲人的身份(給她隻有姑娘們才有“資格”擁有的禮物),也可以了解為“将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轉手處理掉”。

如果史湘雲從第三個角度“處理自己不喜歡的禮物”方向來了解,“犯罪嫌疑人”自然大機率是林黛玉。

轉贈襲人的戒指,史湘雲為何認為是出自黛玉,而非寶钗?

薛寶钗為人圓滑,八面玲珑,絕對不會表現出對他人禮物的不滿、嫌惡。

但林黛玉不同。

她愛吵架、看似個性刻薄,甚至動辄讓人難堪。

轉贈襲人的戒指,史湘雲為何認為是出自黛玉,而非寶钗?

周瑞家的奉王夫人之命,去王熙鳳和各位姑娘們處、派送薛姨媽贈送的簪子,探春、迎春、惜春等人、都恭敬客氣緻謝,唯獨林黛玉不正眼看。

隻問“是單我有還是姑娘們都有”,得知都有之後表示“不是别人剩下的也不會給我”。

轉贈襲人的戒指,史湘雲為何認為是出自黛玉,而非寶钗?

林黛玉彼時表現出的态度,是對禮物非但不感謝、反而很挑剔易怒。

史湘雲送林黛玉自己手工編織的戒指,恐怕未必能确認林黛玉是否會喜歡。

甚至,林黛玉不喜歡、并且直接表露出嫌棄之意,在史湘雲的假設中都有可能發生;

既然如此,林黛玉将之轉贈丫頭,自然也在史湘雲的預測情形之内。

轉贈襲人的戒指,史湘雲為何認為是出自黛玉,而非寶钗?

事實上,史湘雲顯然誤會了林黛玉和薛寶钗。

對于誰是真善良但不“會做人”,誰是“會做人”但未必真良善的認知,尚且處在隻看浮華表面的天真階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