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9年晉西事變,山西新軍10名團長圖謀叛變,結局如何?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山西軍閥閻錫山麾下的晉綏軍在日軍的猛烈打擊下一潰千裡,幾乎丢掉了整個山西省,閻錫山帶着他的文武官員匆匆忙忙渡過黃河跑到陝西秋林去避風頭了。而由薄書存、韓鈞、戎子和和雷任民等上司下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又稱山西新軍)和犧盟會,在八路軍的支援下,卻毅然留在敵後開展廣泛的遊擊戰争。

到1939年,山西新軍已在晉西北、晉西南和晉東南建立了大片敵後抗日根據地,整個山西101個縣有70個縣已為犧盟會掌握。看到這種局面,閻錫山及其晉綏軍将領有些坐不住了,在他們看來,這些地盤仿佛是被新軍搶了去的,而不是他們自己丢給日本人的。等戰局趨于穩定後,閻錫山派遣部分舊軍也重返敵後,打算搶占新軍開辟的根據地。

1939年晉西事變,山西新軍10名團長圖謀叛變,結局如何?

電視劇《紅軍東征》中的閻錫山

為了尋得武裝進攻的口實,自1939年11月起,閻錫山陸續暗中策動潛伏在山西新軍中的部分頑固派軍官叛亂,這些叛亂也最終引發了震驚中外的晉西事變。由于決死一縱隊事先将百餘名頑固派軍官送往延安學習,新軍第212、213旅和工衛旅又系完全由各縣抗日自衛隊組成的部隊,是以發動叛亂的10個團長都出自決死第二、三、四縱隊及第209旅中。

1)四縱隊獨7旅33團長魯英麟

魯英麟,字銳峰,1894年出生于山西垣曲,頑固派舊軍官,加入新軍後曾化名魯應祿,保定軍校步科五期畢業,與傅作義是結拜兄弟。魯英麟在閻錫山手下從連長一直做到師長、副司令,曾因打敗過軍閥樊鐘秀而受到閻錫山嘉獎,被譽為閻錫山手下十三太保之一。抗戰爆發後曾任決死一縱隊長,後因在指揮作戰中搗亂而被排擠到四縱隊。

1939年晉西事變,山西新軍10名團長圖謀叛變,結局如何?

獨7旅33團長魯英麟

1939年11月底,與其他人不合的魯英麟帶着四縱隊獨7旅33團團部及1、3營投奔在綏遠的傅作義,由于團内政治幹部沒有防備,最後隻跑出80餘人,2營則因營長郭慶祥立場堅決而沒能被帶走。魯英麟後任傅作義部暫編第39師師長、第35軍軍長,在1948年1月涞水戰役中遭晉察冀野戰軍重創,事後魯英麟因賠掉了好兄弟的嫡系部隊而羞愧難當,憤而舉槍自盡。

2)第209旅51團團長郭生财

郭生财,出生年月和籍貫不詳,原系晉綏軍軍官教導團第一期招募的學生兵,畢業後任第209旅參謀處參謀,後在秋林會議中被閻錫山收買,并被破格提拔為第51團團長。當上團長後,郭生财經常暗中串聯團内頑固派軍官,企圖奪取部隊控制權,甚至在10月的一次戰鬥指揮中搗亂,妄圖借日軍之手消耗掉第51團的進步力量。

1939年晉西事變,山西新軍10名團長圖謀叛變,結局如何?

1939年5月,第209旅部分幹部合影

鑒于證據确鑿,1939年12月8日,第209旅與晉綏軍開戰前夜,一直監視着郭生财的團政治處主任王樹君,派警衛員将郭生财及其親信8連連長董經寰秘密逮捕,并押到野外就地處決,幹淨利落地解決了這個大隐患。

3)二縱隊獨2旅6團團長陳稚卿

陳稚卿,出生年月和籍貫不詳,頑固派舊軍官,因為參加新軍後表現得非常進步,而獲得了6團政治處主任李曙森的信任。在1939年12月初二縱隊與晉綏軍第61軍的一次軍事沖突中,陳稚卿奉命幹淨利落地将敵人一個營繳械,使得縱隊政委韓鈞也更加器重他,但令韓鈞和李曙森都想不到的是,陳稚卿其實是個潛伏已久的内奸。

1939年晉西事變,山西新軍10名團長圖謀叛變,結局如何?

電視劇《晉西事變》中的韓鈞

12月7日夜,韓鈞命陳稚卿率6團1營去偷襲頑軍新編第1旅的旅部,結果因陳稚卿暗中給人通風報信,導緻偷襲失敗。陳稚卿出門沒多久,二縱隊就破獲了閻錫山策動陳稚卿叛亂的親筆密信,韓鈞忙調郝德青的保安旅去堵截,但沒有成功。陳稚卿随後将李曙森等6名政工幹部逮捕并槍斃(其中4人逃脫),并企圖帶着1營去投奔閻錫山。

在這緊要關頭,1營2連指導員姚永征發現了陳稚卿的陰謀,并帶領其他基層指戰員還擊,最終為1營儲存了300多人的隊伍。陳稚卿帶着少數人跑到閻錫山那裡後,後來又在綏遠與解放軍交過手,并差點丢了性命。全國解放後,陳稚卿被有關部門逮捕,考慮到他發動叛亂和殺害政工幹部也是受人指使,是以最終判其無期之刑。

4)二縱隊196旅遊擊12團團長李子法

李子法,出生年月不詳,山西岚縣人,頑固派舊軍官,曾任二縱隊5總隊中校隊附,平時表現得追求進步、工作積極、平易近人,同時也指揮打了幾場勝仗,獲得了縱隊政治部主任韓鈞的信任,甚至還被發展為後補地下黨員,但他其實在1939年3月到秋林受訓期間,就已經被閻錫山手下的特務頭子梁化之給收買。

1939年晉西事變,山西新軍10名團長圖謀叛變,結局如何?

1937年9月,二縱隊部分上司合影

12月上旬,二縱隊向晉西北轉移期間,李子法勾結5連長王漢芳、6連排長白岐玉等,密謀拉走部隊投奔晉綏軍,結果密謀洩露,王漢芳、白岐玉都被逮捕後處決,隻有李子法帶着一個号手、一個馬夫倉皇逃走。1948年冬在太原南郊的一次戰鬥中,已經升任旅長的李子法被華北野戰軍第18兵團俘獲,之後結局不詳。

5)四縱隊獨7旅34團團長褚适褐

褚适褐,出生年月和籍貫不詳,頑固派舊軍官,在擔任34團團長期間積極争奪部隊控制權。晉西事變前夕,預感到形勢不妙的褚适褐加強了戒備,不管到哪都帶着四個極為可靠的警衛員,晚上睡覺枕頭下還放着一隻小手槍,此外還命其親信、3營7連連長楊立言駐紮在團部附近,友善及時支援。

1939年晉西事變,山西新軍10名團長圖謀叛變,結局如何?

協助逮捕褚适褐的34團團附王蘭麟

然而褚适褐不知道的是,和他住在一個院子裡的團附王蘭麟已經是地下黨員。1939年12月12日夜,團政治處主任姚仲康敲開褚适褐的房門,以單獨聊天的名義突然掏槍将其逮捕,其是個警衛員也都被王蘭麟帶人拿下,楊立言企圖率7連叛亂,也被騙到團部逮捕。幾天後,褚适褐及其親信楊立言等都被就地處決。

6)四縱隊203旅20團團長劉鴻緒

劉鴻緒,出生年月和籍貫不詳,頑固派舊軍官,曾任四縱隊11總隊隊附,秋林會議後被旅長劉武銘提拔為第20團團長,并成功排擠走進步軍官王蘭麟。由于手下三個營長兩個是地下黨員,一個不是他親信,為了以防萬一,劉鴻緒特意将其親信李志華指揮的機槍連布置在團部附近。

1939年晉西事變,山西新軍10名團長圖謀叛變,結局如何?

1939年10月,決死四縱隊成立二周年之際部隊接受檢閱

1939年12月12日夜,第203旅19團2連奉命去第20團團部逮捕劉鴻緒,結果被其察覺。劉鴻緒指揮團部及通訊班,依托駐地工事與第19團發生交火,待天亮後逃出駐地,與李志華部會合後,又找到單獨出逃的獨7旅旅長盧憲高,最後一起輾轉回到閻錫山的老巢秋林,之後再無此人音訊。

7)三縱隊五專署保安10團團長盧有年

盧有年,出生年月和籍貫不詳,頑固派舊軍官,晉綏軍中将盧豐年之弟,1939年6月五專署保安2、4支隊被合編為保10團後擔任團長。1939年12月19日,盧有年陰謀串通保10團1營長李廣興等頑固派軍官發動叛亂,結果陰謀敗露落荒而逃,最後隻拉走了1營的一個連,之後再無此人音訊。

8)三縱隊獨3旅8總隊隊長孫瑞琨

孫瑞琨,出生年月和籍貫不詳,頑固派舊軍官,他的副官袁士鍊在軍閥混戰時期曾任晉綏軍正太護路軍少校團附,袁士鍊在接到其老上司、晉綏軍将領孫楚的訓示後,立即說服孫瑞琨決定叛變,孫瑞琨随後又親自出馬策動了手下三個大隊長劉樹茂、張德修和郭培恩。

1939年晉西事變,山西新軍10名團長圖謀叛變,結局如何?

1938年三縱隊部分上司合影

1939年12月23日上午,孫瑞琨假令全總隊所有幹部到總隊部開會,結果在會場設下刀斧手,将到會的64名政工幹部及進步軍官全部逮捕,這些人随後被送到孫楚的司令部駐地,總隊政治處主任陳士平等8人則在途中被孫瑞琨下令殺害。事後孫瑞琨改名為孫玉玺,妄圖逃脫我軍的制裁,但還是在解放後被有關部門逮捕,并和其昔日同夥袁士鍊等一起被處以極刑。

9)三縱隊獨3旅7總隊隊長張濟

張濟,出生年月和籍貫不詳,頑固派舊軍官,也是曾任正太護路軍司令的晉綏軍孫楚的老部下,在接到老上司訓示後他也想都沒想就決定參加叛亂。由于張濟平時也假裝追求進步,甚至在會議上大言不慚地說:“放心我不會跟着閻錫山走的!”進而獲得了縱隊政委戎子和及獨3旅旅長顔天明的信任,他們甚至指令他率7總隊在必要時保衛獨3旅旅部。

1939年晉西事變,山西新軍10名團長圖謀叛變,結局如何?

1938年參與聚餐的三縱隊部分上司

1939年12月26日,趁着旅長顔天明、旅政治部主任董天知外出開會的功夫,張濟裹挾第7總隊發動叛亂,并控制了獨3旅旅部,總隊政治處主任郭鴻璜以下23名政工幹部被其逮捕,三縱隊政治部主任張鳳閣因為8總隊叛變而跑來避難,也被張濟逮捕,事後他們都被孫楚下令殺害。事後張濟被閻錫山提拔為第207旅旅長,為了逃避制裁,他改名為張仲舟,最後在1949年太原戰役中僥幸乘上飛機逃往台島。

10)三縱隊第197旅9總隊代隊長王壽堂

王壽堂,出生年月和籍貫不詳,頑固派舊軍官,9總隊隊長趙世玲升任旅長後,提攜其為代總隊長。1939年12月25日王壽堂與趙世玲一道率9總隊挾持第197旅旅部叛變,并逮捕了一向與他們鬥争堅決的政工幹部楊鳳閣,其餘政工幹部則大多逃脫,此人之後事迹不詳。

最後總結,山西新軍這10名叛亂的團長中,有1人隻身叛逃(李子法)、4人帶着少數兵力叛逃(魯英麟、陳稚卿、劉鴻緒、盧有年)、2人叛變未遂被處決(郭生财、褚适褐)、3人成功裹挾部隊叛變(張濟、孫瑞琨、王壽堂,均來自三縱隊),全國解放後,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經伏法,既然始終堅持頑固的錯誤立場,那麼這也自然是他們所應得的結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