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溫地獄暴露印度的問題:工業上限和糧食下限都不保了

印度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高溫地獄,北部多個地區氣溫接近50度,别說人受不了,就連蚊子都消失了。印度地圖上這一片,都熱黑了。

高溫地獄暴露印度的問題:工業上限和糧食下限都不保了

高溫地獄,但問題不是民生,最嚴重的問題是工業。開玩笑,印度四五月高溫都多少年了,幾千年都是這樣,缺電也是打建國起開始70多年了,一直都沒解決,那都不是大問題。

現在的問題是,因為印度這幾年在工業化發展上有點兒小成就,吃電的工廠越來越多了,再缺電這就不光是熱死人的事兒,人外資肯定會跳腳的,你印度不行啊,影響生産,影響生産了!

講道理印度電力部門也是挺不容易的。首先是印度的地形地理氣候條件就決定了四五月份的酷暑印度年年都躲不過,氣溫高、發電不穩定的時候,偏偏用電需求還會大增,增加個10%、20%的樣子,因為需要電力維持環境讓人幹活嘛。

缺水也是一樣的道理,電力供不上就用水降溫,用水需求也随之大增。總之,兩廂擠壓之下,總體缺電、季節性更加缺電的問題是越來越嚴重了。

高溫地獄暴露印度的問題:工業上限和糧食下限都不保了

高溫但缺電,這會影響機器的工作效率,影響人的工作效率,停工停産在所難免,一年裡一兩個月工廠都不能正常工作,産量和利潤肯定是要下降的。2022年的時候環保組織報告裡就提到,極端高溫導緻的生産力下降,可能讓印度損失了5.4%的GDP。今年印度5月制造業的PMI也下降了,具體的資料過一段時間也就看到了。

損失的生産力是一說,在印度受罪的人難免也要抱怨的:天天說要當世界強國,要跟五常平起平坐,結果卻連小小的電力供應都漏洞百出,簡直太不像話了。我們這也有好多人吃瓜感歎,說難怪熱帶無強國。

高溫地獄暴露印度的問題:工業上限和糧食下限都不保了

那麼,印度的電力問題能不能解決呢?嗨,這就是莫迪老仙的事情了。咱就是說這件事情的客觀難度,是真的挺難的。發更多的電,對印度來說問題應該不大,印度光伏發電不管是自然條件還是技術生産,整體都算給力的,再不濟就還是煤電呗。但電力不僅是發電,還要把電運送到需要電的地方,還要考慮發電損耗控制成本。

說白了這是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快的事情,但印度這個地方,政治環境極其複雜、各地方和團體的利益犬牙交錯,印度的邦和邦之間有沖突發生械鬥,政府軍都隻會派人去看着,沒鬧大就行。

高溫地獄暴露印度的問題:工業上限和糧食下限都不保了

這在我們這裡簡直是無法想象的,說什麼一盤棋啊,根本不存在的。

印度的電力公司,沒啥動力增大發電量,因為投資太大了,還容易賠本。印度的偷電情況特别嚴重,電工拿錢幫人在供電線上拉線偷電也算是他們的一大業務了,印度還有著名紀錄片專門講民間偷電的事情。

這種事情難搞的地方在于,群衆基數太大,而且他們還有選票,你要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管,那就别想選個什麼職務了,這種選舉制度下,還有什麼比自己選不上更糟糕的事情嗎?不存在了。

高溫地獄暴露印度的問題:工業上限和糧食下限都不保了

莫迪想要解決印度幾十年都沒解決的問題,我隻能說,難度非常非常大。

如果說缺電會影響工業生産,隻是影響發展上限的話,我覺得更嚴重的問題是,缺水缺電對農業的影響,随着全球變暖、氣候極端化,也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印度的農業也挺魔幻的。印度作為一個人口跟中國一個級别的國家,糧食産量是中國的一半,但,印度是全世界主要的糧食出口國,而中國是最大的糧食進口國,還天天操心糧食問題。诶,難道是印度人體質特殊不吃飯也能幹活兒嗎?當然不是了。印度的饑餓問題非常嚴重。

高溫地獄暴露印度的問題:工業上限和糧食下限都不保了

根據2022年的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資料,全球121個統計國家,印度以29.1的得分,勇奪第107名。

過去十幾年間,印度的排名一直在90到110名之間反複橫跳,老牌學渣了屬于是。印度人很不爽,不爽的辦法就是指責排名機構惡意統計,然後破防大罵。

客觀說,印度的農耕環境絕佳,産量雖然比中國少,但如果均攤到每個人身上,也絕對夠吃了,為啥還會饑餓呢?

高溫地獄暴露印度的問題:工業上限和糧食下限都不保了

答案是,糧食不是喂窮人的,是要賺外彙的。沒錯,作為一個被西方吹捧了幾十年的民主之母、下一個中國,印度建國75年,73年都是貿易逆差!

相當于,從來沒有靠貿易在國外賺到一分錢,而且逆差現在還在增大。糧食,是印度為數不多可以賺錢縮小逆差的商品,而且糧食大多數根本就是地主老爺的财産,人家要賣,你攔也攔不住。

幹旱和缺電加劇會影響工業,當然也會影響糧産啊。這幾年氣候極端,農業種植損失慘重,化肥等農業投入成本也上漲了,這進一步擠壓了已經很非常微薄的利潤。

高溫地獄暴露印度的問題:工業上限和糧食下限都不保了

高溫還會增加運輸損耗和運輸成本。食物因為基礎設施的薄弱會出現會出現大量變質,高達15%的水果和蔬菜都被浪費了。在2020-2021财年,印度就損失了價值184億美元的食物,其中約1/5來自于變質的水果。

産量下降,成本上升,不漲價簡直天理難容,雖然印度政府早已經宣布限制糧食出口、要求維持糧食價格,但是糧食的通脹還是在所難免。

這可是事關民生基本盤和社會穩定的事情,又需要印度政府加緊部署、從長計議。诶?部署、長遠,這不又戳到印度政府能力的死角了嘛!難度,又是很大很大。

高溫地獄暴露印度的問題:工業上限和糧食下限都不保了

任務艱巨啊,我們還是先祝莫迪老仙連任快樂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