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伐戰争,能算以少勝多的偉大戰例嗎?它奠定了抗戰勝利的基礎!

1926 年5月,國民革命軍第七軍一部和第四軍葉挺獨立團作為先頭部隊進軍湖南;7月9日,國民政府在廣州誓師北伐,揭開了北伐戰争的序幕。北伐戰争的直接目标是北洋軍閥,打擊的主要對象是直系軍閥吳佩孚和從直系分化出來的軍閥孫傳芳及奉系軍閥張作霖。

北伐戰争,能算以少勝多的偉大戰例嗎?它奠定了抗戰勝利的基礎!

吳佩孚劇照(來自網絡)

吳佩孚控制着湖北、湖南、河南及河北的保定一帶,有兵力20萬;孫傳芳盤踞着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5省,有兵力20多萬;張作霖占據東北各省、天津、北京及津浦路北段,控制着京奉、津浦兩大鐵路,共有兵力35萬左右。

北伐戰争,能算以少勝多的偉大戰例嗎?它奠定了抗戰勝利的基礎!

吳佩孚(來自網絡)

北伐戰争要面對三派軍閥,總兵力達70多萬。當時廣東國民政府隻有國民革命軍8個軍,總數約10萬人,是以從兵力對比來看,北伐軍是占盡了劣勢。但國民革命軍士氣高漲人心歸向,而各派軍閥之間互相傾軋沖突重重,這是北伐軍唯一的優勢。

針對敵我情況,在以加倫為首的蘇聯軍事顧問的幫助下,北伐軍制定了集中兵力、各個殲敵的戰略方針,即首先向湖南、湖北進軍,迅速消滅吳佩孚,然後消滅孫傳芳,最後再消滅張作霖,統一全中國。 後來的實踐證明,這一戰略方針是正确的。

北伐戰争,能算以少勝多的偉大戰例嗎?它奠定了抗戰勝利的基礎!

孫傳芳(來自網絡)

北伐戰争開始後,兩湖戰場是北儀軍主攻方向。北伐軍相繼攻古株洲、醴陵、湘潭、長沙等地。8月,乘勝北上,進入湖北,攻克敵人重兵設防的汀泗橋和賀勝橋。9月初,攻占漢口、漢陽。10月10日,攻克武昌。至此,殲滅了吳佩孚部的主力,北伐軍在兩湖戰場取得了重大勝利。

北伐戰争,能算以少勝多的偉大戰例嗎?它奠定了抗戰勝利的基礎!

北伐戰争劇照(來自網絡)

之後,北伐軍在江西戰場集中兵力攻擊孫傳芳。11月上旬,相繼占領九江、南昌。在北伐軍節節勝利的影響下,孫傳芳在福建的部隊紛紛倒戈,12月,北伐軍進占福州。1927年初,北伐軍繼續向長江下遊進軍。3月,連克安慶、蕪湖、南京、杭州,進逼上海,孫傳芳的反動勢力基本被消滅。

在革命勝利發展的形勢下,原依附北洋軍閥的貴州、四川、山西等地方軍閥,亦先後宣布歸順廣東國民政府。

北伐戰争,能算以少勝多的偉大戰例嗎?它奠定了抗戰勝利的基礎!

北伐軍劇照(來自網絡)

北伐軍出師不到10個月,就消滅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的主力部隊,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發展到長江流域,相繼占領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蘇等省,嚴重地打擊了北洋軍閥的統治,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勢力也受到了沉重打擊。

北伐戰争,能算以少勝多的偉大戰例嗎?它奠定了抗戰勝利的基礎!

張學良(來自網絡)

北伐戰争的勝利,絕對可算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它也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最大成果。在北伐戰争的影響下,1928年12月29日,愛國将領張學良在東北易幟,接受國民政府的上司,這奠定了全國統一基礎,這為後來全國聚集力量進行抗日戰争創造了堅實的條件,對中國近代史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