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髦為什麼不在司馬昭觐見時殺掉他,而是選擇親率幾百人攻打他?

曹髦制定了趁司馬昭參加朝會的時候鏟除司馬昭的計劃,但無奈天降大雨,讓司馬昭躲過一劫。

曹髦帶領侍衛不是去攻打司馬昭,而是去送死,曹髦要用自己的命給曹家搏出一線生機。

曹家血脈不認輸。

曹髦為什麼不在司馬昭觐見時殺掉他,而是選擇親率幾百人攻打他?

公元260年五月初六夜,曹髦制定了誅殺司馬昭的計劃。

指令宮中侍衛官李昭等人在宮中部署刀斧手,準備在第二天朝會時,出其不意解決司馬昭。

戊子夜,帝自将冗從仆射李昭、黃門從官焦伯等下淩雲台,铠仗授兵,欲因際會,自出讨文王。

這是曹髦最開始制定的計劃,但因為他後來的舉動太瘋狂了,是以人們把曹髦最開始的誅殺司馬昭計劃給忽略了。

本來一切都準備好了,也沒有走漏風聲,可偏偏第二天一大早下起了大雨,朝會(有司奏事)被改期了。

會雨,有司奏卻日。

天不佑曹,一場大雨澆滅了曹髦所有的希望。

曹髦不得不改變政策,如今不能誅殺司馬昭,一夜的時間尚還能保密,可如今計劃失敗,以司馬昭的能力,洩密是早晚的事。

曹髦為什麼不在司馬昭觐見時殺掉他,而是選擇親率幾百人攻打他?

曹髦知道,一旦洩密,自己地位不保,曹家會更加艱難,這時候,曹髦發出了他人生中最後一個大招——獻祭。

曹髦準備用自己的性命,給曹家搏出一線生機。

中國曆史上神奇的一幕出現了。

一位皇帝帶領自己的士兵去攻打一個臣子的府邸。

曹髦駕着天子車辇,帶着數百人,大肆宣傳自己要去讨伐有罪之人。

曹髦為什麼不在司馬昭觐見時殺掉他,而是選擇親率幾百人攻打他?

帝遂帥僮仆數百,鼓噪而出。

曹髦此次計劃的第一步是闖出皇宮,一位皇帝,想要出皇宮還要闖出去,這是多麼大的諷刺。

曹髦成功突破了前來阻攔的司馬伷,闖出了皇宮,進入了洛陽城。

其實曹髦在這次計劃中是幸運的,因為司馬昭得知消息後,派來阻止曹髦的司馬幹主力,被一個叫滿長武的人攔住了,司馬幹遲到了,曹髦這才能這麼容易沖出皇宮。

這位滿長武事後被司馬昭活活打死了。

曹髦沖出皇宮進入洛陽城後,洛陽的百姓都可以圍觀了,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曹髦的計劃已經具備了實施的條件,隻差最後一步——獻祭。

曹髦最終被成濟一槍穿胸而過。

曹髦為什麼不在司馬昭觐見時殺掉他,而是選擇親率幾百人攻打他?

曹髦的目的達到了。

成濟是自作主張嗎?絕對不是,那畢竟是皇帝,借成濟一百個膽子也不敢私自做主,這一定是司馬昭的指令。

自古以來,臣子弑君并非孤例,不能說比比皆是,但也零星存在,但光天化日之下,在大庭廣衆當街捅死皇帝的,司馬昭是第一份。

權臣殺死皇帝,都是悄悄進行,再不濟也是在宮中,誰看見了?誰能證明?誰敢證明?

司馬昭這個就不一樣了,司馬昭可以指令軍隊不說話,難道還能堵住天天悠悠之口嗎?

影響太惡劣了,這就是曹髦要的結果。

司馬家授曹家大恩,如今當街弑君,簡直人神共憤。

正如曹髦所說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人們不是不知道司馬昭要篡位,但司馬昭得有一個正統的理由,比如曹髦禅讓,由司馬昭“承接天命”。

比如漢獻帝,曹丕逼漢獻帝禅讓,不會引起全天下人民的反感,因為漢朝天子的乞丐模樣,全天下都看見了,是曹家統一了北方,人家有“德”。

曹髦為什麼不在司馬昭觐見時殺掉他,而是選擇親率幾百人攻打他?

司馬家本來就是篡巅峰時期的曹家政權,天下民心還沒失去去,你直接把皇帝殺了,太不是東西了,畢竟你可以抓回去啊,沒必要殺了啊,就這麼幾百人,能起多大風浪啊。

其實無論司馬昭下不下指令殺曹髦,曹髦今天都會死,隻不過是自殺,還是被别人殺而已。

曹髦要的就是這種混亂的結果,司馬昭不可能篡位稱帝了,司馬家隻能等下一代再篡位稱帝了,如此一來曹家就還有機會。

曹髦的死之是以會引起臣民悲憤,除了天子被當街刺死之外,還有曹髦的為人。

當年14歲的曹髦被選為接替曹芳為大魏新君,這個14歲的孩子在百官迎接的時候,下車回拜百官。

公入于洛陽,群臣迎拜西掖門南,公下輿(yu第二聲)将答拜。

身邊的大臣說:您不用拜他們。

曹髦說:現在我也是臣子,這些都是國家棟梁之才,必須要拜。

曹髦為什麼不在司馬昭觐見時殺掉他,而是選擇親率幾百人攻打他?

随後曹髦車輛行駛到止車門,曹髦又主動下車,和大臣們一起步行。

曹髦說:我被皇太後傳喚到洛陽,具體做什麼還不知道,應該和大臣們一樣步行。

這個14歲的孩子,在這一天下來,收獲了百官的心,感覺這個皇帝很不一般,都覺得能參與迎接曹髦是一件榮幸的事情。

百僚陪位者欣欣焉。

曹髦繼位後,對每個人都表現出十足的尊重,上到百官,下到宮女太監,這也是曹髦能在鐵桶一般的皇宮中,還能組建一批聽命于自己的人馬的主要原因。

曹髦畢竟是皇帝,雖然沒有權力,但身份在那裡擺着,他對你一個普通的禁軍噓寒問暖,給以充分的尊重,這個士兵能不心存感激,以死相報嗎。

這大概就是士為知己者死吧。

曹髦還時常搞一些學術辯論,經常把百官辯論的心悅誠服。

曹髦為什麼不在司馬昭觐見時殺掉他,而是選擇親率幾百人攻打他?

十幾歲的曹髦表現出了超凡的政治素養,盡一切手段提高自己的影響力。

禮賢下士,寬以待人的曹髦,在百官和百姓心中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這也是曹髦的死影響如此惡劣的原因之一。

曹髦率人進攻司馬昭是曹髦擔心計劃敗露後,做出的獻祭行為,是想用自己的死,阻止司馬昭篡權。

那曹髦為何如此倉促的執行朝會暗殺司馬昭的計劃呢?

曹髦雖然有所準備,但顯然朝會上誅殺司馬昭的計劃也是有些倉促的。

主要是曹髦不能等了,因為在一個月前,司馬昭已經完成了三次推辭加九錫,這是司馬昭篡位的前兆。

再等下去,曹髦被取而代之之後,曹家就徹底沒希望了,曹髦不得已隻能在不成熟的情況下,組織誅殺司馬昭的行動。

曹髦為什麼不在司馬昭觐見時殺掉他,而是選擇親率幾百人攻打他?

總結

曹髦組織了在宮中誅殺司馬昭的行動,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場大雨,改變了司馬昭的命運,也改變了曹魏的結局。

曹髦率人于大庭廣衆之下前往誅殺司馬昭,并提前在宮中散播自己要誅殺司馬昭的消息,這一切都與曹髦謹慎的性格不符。

曹髦難道不知道如此大張旗鼓,會讓司馬昭提前得到消息?難道不知道僅僅憑借這點人馬根本不足以威脅到司馬昭?

人馬本來就少,區區幾百人,希望本就極其渺茫,在讓司馬昭提前得到消息,豈不是沒有了半點希望?

是以曹髦帶着幾百人去攻打司馬昭的目的根本不是誅殺司馬昭,而是去送死。

用自己的命,讓司馬昭失去篡位稱帝的可能,曹家的皇位,隻能等待司馬家下一代人再來篡位了,有了時間,就有了希望。

曹髦為什麼不在司馬昭觐見時殺掉他,而是選擇親率幾百人攻打他?

曹髦的獻祭之舉,給曹家赢得了時間,曹家血脈不服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