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髦为什么不在司马昭觐见时杀掉他,而是选择亲率几百人攻打他?

曹髦制定了趁司马昭参加朝会的时候铲除司马昭的计划,但无奈天降大雨,让司马昭躲过一劫。

曹髦带领侍卫不是去攻打司马昭,而是去送死,曹髦要用自己的命给曹家搏出一线生机。

曹家血脉不认输。

曹髦为什么不在司马昭觐见时杀掉他,而是选择亲率几百人攻打他?

公元260年五月初六夜,曹髦制定了诛杀司马昭的计划。

命令宫中侍卫官李昭等人在宫中部署刀斧手,准备在第二天朝会时,出其不意解决司马昭。

戊子夜,帝自将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下凌云台,铠仗授兵,欲因际会,自出讨文王。

这是曹髦最开始制定的计划,但因为他后来的举动太疯狂了,所以人们把曹髦最开始的诛杀司马昭计划给忽略了。

本来一切都准备好了,也没有走漏风声,可偏偏第二天一大早下起了大雨,朝会(有司奏事)被改期了。

会雨,有司奏卻日。

天不佑曹,一场大雨浇灭了曹髦所有的希望。

曹髦不得不改变策略,如今不能诛杀司马昭,一夜的时间尚还能保密,可如今计划失败,以司马昭的能力,泄密是早晚的事。

曹髦为什么不在司马昭觐见时杀掉他,而是选择亲率几百人攻打他?

曹髦知道,一旦泄密,自己地位不保,曹家会更加艰难,这时候,曹髦发出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大招——献祭。

曹髦准备用自己的性命,给曹家搏出一线生机。

中国历史上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一位皇帝带领自己的士兵去攻打一个臣子的府邸。

曹髦驾着天子车辇,带着数百人,大肆宣传自己要去讨伐有罪之人。

曹髦为什么不在司马昭觐见时杀掉他,而是选择亲率几百人攻打他?

帝遂帅僮仆数百,鼓噪而出。

曹髦此次计划的第一步是闯出皇宫,一位皇帝,想要出皇宫还要闯出去,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曹髦成功突破了前来阻拦的司马伷,闯出了皇宫,进入了洛阳城。

其实曹髦在这次计划中是幸运的,因为司马昭得知消息后,派来阻止曹髦的司马干主力,被一个叫满长武的人拦住了,司马干迟到了,曹髦这才能这么容易冲出皇宫。

这位满长武事后被司马昭活活打死了。

曹髦冲出皇宫进入洛阳城后,洛阳的百姓都可以围观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曹髦的计划已经具备了实施的条件,只差最后一步——献祭。

曹髦最终被成济一枪穿胸而过。

曹髦为什么不在司马昭觐见时杀掉他,而是选择亲率几百人攻打他?

曹髦的目的达到了。

成济是自作主张吗?绝对不是,那毕竟是皇帝,借成济一百个胆子也不敢私自做主,这一定是司马昭的命令。

自古以来,臣子弑君并非孤例,不能说比比皆是,但也零星存在,但光天化日之下,在大庭广众当街捅死皇帝的,司马昭是第一份。

权臣杀死皇帝,都是悄悄进行,再不济也是在宫中,谁看见了?谁能证明?谁敢证明?

司马昭这个就不一样了,司马昭可以命令军队不说话,难道还能堵住天天悠悠之口吗?

影响太恶劣了,这就是曹髦要的结果。

司马家授曹家大恩,如今当街弑君,简直人神共愤。

正如曹髦所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人们不是不知道司马昭要篡位,但司马昭得有一个正统的理由,比如曹髦禅让,由司马昭“承接天命”。

比如汉献帝,曹丕逼汉献帝禅让,不会引起全天下人民的反感,因为汉朝天子的乞丐模样,全天下都看见了,是曹家统一了北方,人家有“德”。

曹髦为什么不在司马昭觐见时杀掉他,而是选择亲率几百人攻打他?

司马家本来就是篡巅峰时期的曹家政权,天下民心还没失去去,你直接把皇帝杀了,太不是东西了,毕竟你可以抓回去啊,没必要杀了啊,就这么几百人,能起多大风浪啊。

其实无论司马昭下不下命令杀曹髦,曹髦今天都会死,只不过是自杀,还是被别人杀而已。

曹髦要的就是这种混乱的结果,司马昭不可能篡位称帝了,司马家只能等下一代再篡位称帝了,如此一来曹家就还有机会。

曹髦的死之所以会引起臣民悲愤,除了天子被当街刺死之外,还有曹髦的为人。

当年14岁的曹髦被选为接替曹芳为大魏新君,这个14岁的孩子在百官迎接的时候,下车回拜百官。

公入于洛阳,群臣迎拜西掖门南,公下舆(yu第二声)将答拜。

身边的大臣说:您不用拜他们。

曹髦说:现在我也是臣子,这些都是国家栋梁之才,必须要拜。

曹髦为什么不在司马昭觐见时杀掉他,而是选择亲率几百人攻打他?

随后曹髦车辆行驶到止车门,曹髦又主动下车,和大臣们一起步行。

曹髦说:我被皇太后传唤到洛阳,具体做什么还不知道,应该和大臣们一样步行。

这个14岁的孩子,在这一天下来,收获了百官的心,感觉这个皇帝很不一般,都觉得能参与迎接曹髦是一件荣幸的事情。

百僚陪位者欣欣焉。

曹髦继位后,对每个人都表现出十足的尊重,上到百官,下到宫女太监,这也是曹髦能在铁桶一般的皇宫中,还能组建一批听命于自己的人马的主要原因。

曹髦毕竟是皇帝,虽然没有权力,但身份在那里摆着,他对你一个普通的禁军嘘寒问暖,给以充分的尊重,这个士兵能不心存感激,以死相报吗。

这大概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吧。

曹髦还时常搞一些学术辩论,经常把百官辩论的心悦诚服。

曹髦为什么不在司马昭觐见时杀掉他,而是选择亲率几百人攻打他?

十几岁的曹髦表现出了超凡的政治素养,尽一切手段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礼贤下士,宽以待人的曹髦,在百官和百姓心中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这也是曹髦的死影响如此恶劣的原因之一。

曹髦率人进攻司马昭是曹髦担心计划败露后,做出的献祭行为,是想用自己的死,阻止司马昭篡权。

那曹髦为何如此仓促的执行朝会暗杀司马昭的计划呢?

曹髦虽然有所准备,但显然朝会上诛杀司马昭的计划也是有些仓促的。

主要是曹髦不能等了,因为在一个月前,司马昭已经完成了三次推辞加九锡,这是司马昭篡位的前兆。

再等下去,曹髦被取而代之之后,曹家就彻底没希望了,曹髦不得已只能在不成熟的情况下,组织诛杀司马昭的行动。

曹髦为什么不在司马昭觐见时杀掉他,而是选择亲率几百人攻打他?

总结

曹髦组织了在宫中诛杀司马昭的行动,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场大雨,改变了司马昭的命运,也改变了曹魏的结局。

曹髦率人于大庭广众之下前往诛杀司马昭,并提前在宫中散播自己要诛杀司马昭的消息,这一切都与曹髦谨慎的性格不符。

曹髦难道不知道如此大张旗鼓,会让司马昭提前得到消息?难道不知道仅仅凭借这点人马根本不足以威胁到司马昭?

人马本来就少,区区几百人,希望本就极其渺茫,在让司马昭提前得到消息,岂不是没有了半点希望?

所以曹髦带着几百人去攻打司马昭的目的根本不是诛杀司马昭,而是去送死。

用自己的命,让司马昭失去篡位称帝的可能,曹家的皇位,只能等待司马家下一代人再来篡位了,有了时间,就有了希望。

曹髦为什么不在司马昭觐见时杀掉他,而是选择亲率几百人攻打他?

曹髦的献祭之举,给曹家赢得了时间,曹家血脉不服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