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孫中山的兩大助手之一,看不起蔣介石,說他是個奸臣!

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在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中,有過很多重要的助手,比如黃興、宋教仁、廖仲恺、胡漢民等等。

在早期,孫中山還曾經說過:“幹革命有兩達,就有希望!”這“兩達”是誰呢?一個是鄧演達,一個是張民達。

今天來看看張民達。

他是孫中山的兩大助手之一,看不起蔣介石,說他是個奸臣!

張民達1885年生于廣東梅縣,早年為了生計,跟着家人去了馬來西亞。

在馬來西亞,生活漸漸好了,張民達也開始上學讀書,不光成績優異,還喜歡足球、打獵,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有志青年。

後來,孫中山在南洋為革命籌款的時候,張民達久聞他的大名,就經人介紹,認識了孫中山,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張民達回國後,一直擔任孫中山的侍衛,後來,他覺得男兒應該建功疆場,于是到了許崇智那裡,當了少校副官。

要說他打的最經典一戰,當屬河源一戰,當時,許崇智想拿下河源,但是遭到了一萬多敵軍的反撲,形勢十分危急,必須要扼守碗窯,否則,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在這個關鍵時刻,張民達主動請纓,帶領1個營與敵人5個營激戰兩天,最終成功拿下了河源,扭轉了整個戰場的局勢。許崇智非常驚喜,當即晉升他為18團團長。

僅此一戰,就從少校副官晉升為團長,這也堪稱是火箭般的晉升速度了!

他是孫中山的兩大助手之一,看不起蔣介石,說他是個奸臣!

後來,張民達在戰鬥中幾乎是屢戰屢勝,多次受到孫中山的嘉獎。

張民達沒有學過軍事,之前也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為什麼能取得這麼大的成績呢?這就得益于他找了一個好參謀長了,誰呢?葉劍英。

張民達帶兵打仗後,向孫中山要的第一個人就是葉劍英,後來,葉劍英一直給張民達當參謀長。

兩人是廣東梅縣老鄉,既有共同語言,又有共同的革命理想,是以配合非常默契,相得益彰,當時有人戲稱:“民達帶上劍,人見人怕!”

二人在戰鬥中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葉劍英直到晚年時,還說張民達是自己的革命領路人。

東征陳炯明開始後,孫中山和許崇智派出了兩支隊伍,一支是蔣介石率領的黃埔學生軍,一支是張民達率領的第2師。

本來,許崇智想要任命蔣介石為前敵總指揮,有權調動張民達的第2師,但是,張民達得知後,直接找到許崇智,說:“蔣介石何德何能指揮我?你以為我會聽他的嗎?換句話,如果我是總指揮,他給我指揮我都不要!”

許崇智隻好撤銷這個任命,由他自己擔任總指揮,讓蔣介石很沒面子。

他是孫中山的兩大助手之一,看不起蔣介石,說他是個奸臣!

在張民達眼裡,最瞧不起的人就是蔣介石,他曾經直言說:“蔣介石就是個奸臣,人前人後兩個樣,此人若不早除,日後必是隐患!”

後來,張民達的第2師一路高歌猛進,越打越猛,勝仗一個接着一個,而蔣介石率領的黃埔學生軍,卻一路坎坷,敗仗不斷,蔣介石也非常羞愧,在日記中寫道:“張民達,到底是他運氣好,還是我命不好?他為我的克星也!”

這句話,寫出了他心中的無奈,也寫出了心中的不服。

1925年4月25日,許崇智急招張民達來潮汕,因為劉震寰、楊希闵已在廣州陰謀叛亂,蔣介石根本控制不了局勢,隻能張民達出馬。

張民達立即乘火輪趕赴潮汕,但不幸的是,因為趕得太急,火輪撞上了一座橋,張民達當場遇難,年僅40歲。

葉劍英聽聞張民達遇難的消息後,放聲大哭,三天吃不下飯。

第二年,國民政府追晉張民達為陸軍上将,建國後,新中國也追認他為烈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