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僑居日本的國民黨上将,提出葬在八寶山,朱老總:有功之臣,可以

1974年,一位僑居日本的國民黨上将傳回祖國,受到朱老總的親切接待。這位國民黨上将提出:“我百年之後,希望葬回祖國。”朱老總點頭同意,後來這位國民黨上将去世後,骨灰被家人送回,安葬在了八寶山革命公墓。

僑居日本的國民黨上将,提出葬在八寶山,朱老總:有功之臣,可以

可能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商震這個名字,但是在近代史中他大名鼎鼎,憑借一己之力差點廢除了日本的天皇制度。商震,河北保定人,出生後父親就去世了,母親被迫改嫁。商震從小跟着四舅長大,17歲考上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畢業後就加入了同盟會,是同盟會的元老之一。

不久後,商震來到晉軍,受到閻錫山的器重。1917年,張勳緊随袁世凱,發起了複辟事件。閻錫山派遣商震帶領部隊,參與平逆作戰。等到商震趕到後,随即動用大炮,一舉擊潰了張勳率領的“辮子軍”。

僑居日本的國民黨上将,提出葬在八寶山,朱老總:有功之臣,可以

此戰,商震的軍事才華顯露無疑,閻錫山對商震更加器重。商震除了在戰場能夠指揮千軍萬馬,在後方還是組織經濟發展的能手,是真正的文武全才。1920年,閻錫山将“修械所”和“銅元局”合并,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晉軍兵工廠)正式成立,由商震全權負責兵工廠的事務。

在商震的帶領下,這個兵工廠快速上馬,生産規模迅速提高,當年就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兵工廠。閻錫山其實就是一個“獨裁者”,說是對商震器重,實則牢牢控制着商震,讓商震為自己服務。商震作為一名愛國軍人,自然不甘成為獨裁者的馬前卒,于是想着自己闖一片天地。

僑居日本的國民黨上将,提出葬在八寶山,朱老總:有功之臣,可以

為了為以後做準備,商震在綏遠時,就開辦了軍事學校,招收學生,增強自己部下的力量。商震正在綏遠建立武裝時,閻錫山這個老狐狸還是感覺到了,随即一紙調令,将商震任命為山西省主席,讓商震一家回到了太原。

對于閻錫山的高壓統治,商震已經感覺不能适應,在中原大戰時,才攜家帶口投奔了蔣介石。到了抗日戰争爆發後,商震率領國民革命軍第20軍,趕赴抗日前線。此後,商震率部先後參加了冀南、豫北地區的抗戰,立下不朽功勳。

僑居日本的國民黨上将,提出葬在八寶山,朱老總:有功之臣,可以

1935年時,商震就已經是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将了。1938年,商震率部進入江西,曆任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第六戰區司令長官等重要職務,在華中、華南抗日戰場,同樣做出巨大貢獻。除了在抗日戰場的功績,商震還是外交方面的天才,1940年開始擔任重慶委員會外事局局長,離開了三十年征戰的戰場。

1941年,商震作為“緬印馬軍事考察團”團長,去往緬甸考察。與盟軍商議,制定了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的計劃,最終得到蔣介石的許可。後來,中國遠征軍入緬、入印作戰,沉重打擊了侵略東南亞的日軍,保障了滇緬公路、滇印公路等大後方物資通道的通暢。

1943年開羅會議,商震作為首席軍事代表,陪同蔣介石參加了會議。在會議期間,商震将軍同盟軍馬歇爾将軍、史迪威将軍、陳納德将軍商議,制定了反攻緬甸的計劃。1944年8月,商震參加了聯合國會議,送出國民政府七點意見的立場檔案,被聯合國接受。

僑居日本的國民黨上将,提出葬在八寶山,朱老總:有功之臣,可以

抗日戰争勝利後,商震被任命為駐日代表團團長,在追究日本戰犯責任的問題上,商震态度強硬。他提出:“日本應該廢除天皇制,審判以日本天皇為首的戰犯。”但是,因為美國為了自身利益,同日本媾和,最終這些建議沒有得到重視。

1949年,蔣介石敗退,多次邀請商震回到台北任職,但是均被商震拒絕。同年3月,商震辭去駐日軍事代表團團長職務,全家僑居日本。1974年和1975年,商震兩次傳回祖國,受到朱老總和葉帥的接見。

在同朱老總見面時,商震提出:“希望自己百年之後,可以葉落歸根,葬回祖國。”朱老總對商震這位抗日名将說:“商先生是中華民族的有功之臣,不僅可以葬回祖國,而且還要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接受華夏子孫永遠的緬懷。”

僑居日本的國民黨上将,提出葬在八寶山,朱老總:有功之臣,可以

1978年5月,一代抗日名将商震在東京逝世,享年90歲。按照商震的遺願,他的家人把他的骨灰送回國内,安葬在了八寶山革命公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