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是否任何人拿虎符就能調兵?會不會有人僞造兵符調兵?一文說清楚

1975年在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橋村出土一件戰國到秦朝時期的虎符,名字叫杜虎符,材質為青銅,虎符長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虎符上刻有40個字的小篆,字面意思翻譯過來是這樣的:

此為調動兵甲的符節,右半符存于君王之處,左半符存于杜地(故址在今西安市南)的軍事長官手中,凡要調動軍隊五十人以上,杜地的左符就要與君王的右符會合,才能行軍令并調動軍隊。一旦遇到有緊急情況,可以點燃烽火,不必會合君王的右符。

從這些刻字中能探知兵符的作用和使用條件,秦國調動50人以上的軍隊都需要兵符,可見對于兵權控制之嚴格,還知道了兵符是分左右兩半的,右半符在國君手中,左半符在軍隊将領手中,左右半符會合經過驗證之後,才能成功調兵。而且在緊急軍情發生時,可以先斬後奏調動軍隊,而不必會合國君的右符,連特殊情況都想到了。

是否任何人拿虎符就能調兵?會不會有人僞造兵符調兵?一文說清楚

杜虎符

那麼是不是任何人拿着虎符就能調兵呢?

來看看戰國時期魏國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公元前257年,長平之戰後,秦國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援,魏安釐王派出魏國大将晉鄙率領10萬魏軍救援趙國,秦國知道後就派人威脅魏國,不許魏國救援趙國,魏安釐王害怕了,于是指令晉鄙在魏趙邊境地區駐紮,暫時不要救援趙國。

魏安釐王的親弟弟信陵君魏無忌聽說後,心裡很着急,他是主張立即救援趙國的人,而不必理會秦國的威脅,于是信陵君設法從國君那裡偷走了由國君保管的另一半兵符,然後信陵君自己帶着手下與兵符來到晉鄙的軍營請求調兵。

是否任何人拿虎符就能調兵?會不會有人僞造兵符調兵?一文說清楚

信陵君竊符救趙

結果晉鄙懷疑信陵君,并準備拒絕信陵君的調兵請求,信陵君迫于無奈,隻得指令手下人殺死了晉鄙,然後才調動了晉鄙手下的軍隊救援趙國,要知道信陵君是魏安釐王的弟弟,在魏國無論是名聲還是地位都是非常高的,晉鄙也知道信陵君是誰,但他就敢拒絕信陵君。

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充分說明了:不是任何人有兵符就能調動軍隊的。即使是國君的弟弟拿着兵符也不能調動軍隊,還有個故事,即使是皇帝的太子,拿着兵符也不能調動軍隊,這就是漢武帝的太子劉據的故事。

巫蠱之禍時,太子劉據被江充陷害,迫不得已之下起兵造反,為了對抗漢武帝派來的軍隊,太子劉據拿着符節來到護衛長安的北軍軍營中,召護北軍使者任安出營,指令任安發兵,結果任安得了符節卻傳回軍營,閉門不出,連太子劉據都調到不了軍隊,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是否任何人拿虎符就能調兵?會不會有人僞造兵符調兵?一文說清楚

漢武帝的太子劉據拿着兵符也調動不了軍隊

因為調動軍隊需要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這三個條件分别是:

1、兵符。

2、印信或官印。

3、國君或者皇帝的诏書。

印信或官印是用來證明身份的證件,古代的大臣或者将領都有自己的印信或者官印,來證明身份,但是當時的傳媒又不發達,軍隊将領不可能認識所有官員,隻能用印信或者官印來證明身份,另外,國君調兵不可能派一個普通人去的,要麼派出軍事将領或者朝中大臣,要麼派出身邊的使者,他們都要證明自己的身份,不是什麼人都能拿着虎符去調兵的。

調兵最重要的條件其實是第三個,就是國君或者皇帝的诏書,國君或者皇帝是古代社會的最高統治者,軍隊是忠于最高統治者的,上面講到的兩個故事,晉鄙拒絕信陵君,信陵君前兩個條件都有了,就缺第三個,因為他拿不出來,是以晉鄙敢拒絕。

是否任何人拿虎符就能調兵?會不會有人僞造兵符調兵?一文說清楚

官印

任安拒絕劉據也是同樣的原因,劉據雖然貴為太子,但還不是皇帝,皇帝的指令在當時是最大的,劉據同樣具備前兩個條件,但是沒有漢武帝的诏書,是以任安敢拒絕太子劉據的指令,是以說想要調兵,第三個條件是最重要的,卻往往被忽略。

那麼會不會有人僞造兵符調兵呢?

首先,每一套完整的虎符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模仿品。

朝廷在制造虎符結束後,馬上就會毀掉虎符的模具,虎符的生産是定制化生産,并且隻生産一件,分成左右兩符,見過虎符的人很少,隻有領兵大将和國君知道虎符的形狀與内容。

其次,一件虎符隻能調動一個地區的軍隊,虎符是針對固定對象使用的。

是否任何人拿虎符就能調兵?會不會有人僞造兵符調兵?一文說清楚

皇帝诏書才是最重要的

打個比方,如果秦國有20個軍營,那麼就有20個不同形狀的虎符,第一個虎符隻能調動一個軍營的軍隊,20個虎符各不相同,隻有國君知道所有虎符的用途,任何領兵大将隻知道他自己手中的虎符,并不知道其他19個虎符是怎麼樣的。

虎符上的内容很豐富,并不限于老虎的形狀,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形狀,同時虎符上有各種不同的刻字,内容完全不同,就來出土的虎符來說吧,杜虎符、新郪虎符、陽陵虎符、東郡虎符這些虎符的形狀與内容全部不一樣,所使用的地區也不一樣,虎符名字前面的字就是地名。

最後,虎符的制造技術精細,非一般人有能力僞造的,隻有掌控國家權力的權臣才有能力僞造,那樣的權臣調兵也不需要什麼兵符了,比如趙高控制了秦二世及秦國朝政,他就相當于國君的作用了,根本無需虎符就能調兵了。

是否任何人拿虎符就能調兵?會不會有人僞造兵符調兵?一文說清楚

虎符分左右兩符

如果想僞造虎符,難度是非常大的,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而且就算你僞造了虎符,沒有滿足上述三個條件,也是無法調動軍隊的。如果握有虎符的将軍戰死,虎符被敵人繳獲,國君馬上會毀掉剩下的右半符,即使是敵人拿着真的虎符,也是不能調兵的。

虎符是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用來調兵的信物,漢朝之後基本上不用兵符調兵了,比如三國時期發生在魏朝的淮南三叛,就是地方軍事長官率領手下軍隊反叛,因為三國時期流行部曲,也就是私兵,将領能夠培養忠于自己的私兵,是以在三國晚期,出現了監軍這樣的官職,是統治者派到軍隊中監督軍事将領的,起着制約握有兵權将領的作用。

是否任何人拿虎符就能調兵?會不會有人僞造兵符調兵?一文說清楚

漢朝之後虎符失去作用

比如三國時期魏國滅亡蜀漢政權之後,鐘會發動叛亂,結果被監軍衛瓘所制止,鐘會反而被部将所殺,鐘會确實有兵權,也能調動軍隊,但是,并不能随意指揮軍隊,因為司馬昭給軍隊的指令是攻打蜀漢,而不是反叛亂,而監軍就能制衡軍隊将領任意使用兵權,兵符的作用從漢朝之後漸漸被監軍所代替,即使有兵符,也是由監軍所保管,軍隊将領隻管打仗。

到了宋朝,軍隊的調兵權與領兵權分離,根本不需要兵符了,調兵由樞密院根據皇帝的诏書來調兵,軍隊則由三衙(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掌管,之後兵符失去了作用,更不會有人僞造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