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路軍有五大縱隊,司令員都是誰?

全面抗戰爆發後,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等部改編為八路軍,随着隊伍的發展壯大,八路軍又先後成立了不少新的部隊編制,比如縱隊,新編旅、獨立團等等,其中師一級的縱隊有五個,也就是著名的“八路軍五大縱隊”,那麼這五大縱隊的司令員都是誰呢?

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徐向前

八路軍有五大縱隊,司令員都是誰?

全面抗戰爆發後,為了便于山東地區的八路軍、地方武裝的統一指揮,1939年5月,上級指令在冀南的徐向前(時任八路軍第129師副師長)和在晉東南朱瑞,分别帶上一個小分隊和從八路軍總部、抗大第一分校抽調的優秀幹部,日夜兼程向山東出發。8月1日,徐向前、朱瑞以八路軍第1縱隊司令員、政治委員名義通電就職,統一指揮黃河以北山東、蘇北的八路軍部隊(轄115師山東部隊及山東縱隊)。

徐向前,1901年出生,山西省五台縣永安村,他1924年4月考入黃埔軍校(一期),參加過東征陳炯明,畢業後被派去馮玉祥的國民軍第二軍第6旅任教官、參謀、團副等職,後他對軍閥部隊的狀況深感不滿遂離開國民軍回到了家鄉。

1926年11月,徐向前到武漢任南湖學兵團指導員,之後先後擔任紅31師副師長,紅一軍副軍長兼紅1師師長、紅四軍參謀長、紅四軍軍長、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西路軍總指揮等職務。

全面抗戰爆發後,徐向前曆任八路軍第129師副師長、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陝甘甯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抗大代理校長等職務;解放戰争期間,徐向前曆任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兵團(後改為第十八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等職務;新中國成立後,徐向前曆任總參謀長、國防部長等職務。

1955年,徐向前被授予元帥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90年9月21日因病逝世,享年89歲。

八路軍第二縱隊司令員——左權

八路軍有五大縱隊,司令員都是誰?

1940年2月上旬,上級為統一太行山南部地區抗日武裝的作戰指揮,決定成立八路軍第2縱隊。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兼任縱隊司令員,黃克誠任政治委員,該縱隊轄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3縱隊(相當旅)、新編第1旅、河北抗日民軍第1旅和第129師獨立遊擊支隊等部。

左權,1905年出生,湖南省醴陵縣(今醴陵市)人,他1924年3月考入陸軍講武學校,同年11月轉入黃埔學校(一期),後被派去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深造。

1930年,左權回國,此後曆任紅12軍軍長、紅1方面軍總司令部參謀處長、紅5軍團紅15軍政委,軍長兼政委,紅1軍團參謀長、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等職務。

全面抗戰爆發後,左權曆任八路軍副參謀長、前方指揮部參謀長(兼)、第二縱隊司令員(兼)等職務。1942年5月,日軍突襲八路軍前敵指揮部,左權親自指揮一支部隊負責掩護大家撤退,5月25日他在突圍中被彈片擊中頭部犧牲,

八路軍第三縱隊司令員——呂正操

八路軍有五大縱隊,司令員都是誰?

1938年4月,由呂正操上司的冀中自衛軍和孟慶山上司河北遊擊軍合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呂正操任司令員,孟慶山任副司令員。

呂正操,1904年出生,遼甯省海城市人,他1922年參加東北軍,被張學良選入衛隊旅,1923年考入東北講武堂學習,畢業後曆任張學良的副官、東北軍第116師第16旅參謀處處長,第116師647團團長、新編691團團長等職務。

全面抗戰爆發後,呂正操率691團脫離東北軍,改編為冀中自衛軍,他擔任司令員,此後曆任冀中軍區司令員兼八路軍第三縱隊司令員、晉綏軍區司令員等職務;解放戰争期間,呂正操曆任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副司令員、東北鐵路管理總局局長兼政治委員、鐵道兵團副司令員等職務。

新中國成立後,呂正操曆任鐵道部副部長、運輸司令員(抗美援朝期間)、總參謀部軍事交通部部長(兼)、鐵道部代部長、部長等職務。

1955年,呂正操被授予上将軍銜,榮獲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2009年10月12日因病逝世,享年106歲,呂正操是最後一位逝世的開國上将。

八路軍第四縱隊司令員——宋時輪

八路軍有五大縱隊,司令員都是誰?

1938年5月,為了便于統一指揮,宋時輪支隊(第120師雁北支隊)與鄧華支隊(晉察冀軍區第一支隊第三大隊)合編為八路軍第四縱隊,宋時輪任司令員、鄧華任政治委員。

宋時輪,湖南省醴陵縣(今醴陵市)人, 他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五期),1929年被派到湖南省的浏陽、醴陵和江西萍鄉邊界地區組建遊擊隊,任萍醴邊遊擊隊隊長,後該遊擊隊編入紅6軍,宋時輪曆任湘東南第2縱隊政治委員、紅35軍參謀長、獨立第3師師長、紅21軍參謀長兼第61師師長、江西軍區兼東北戰區指揮部作戰科科長、任紅15軍團作戰科科長、紅30軍軍長、紅28軍軍長等職務。

全面抗戰爆發後,宋時輪曆任八路軍第120師358旅716團團長、雁北支隊支隊長兼政治委員、八路軍第4縱隊司令員兼第12支隊司令員、冀察熱遼軍區司令員(兼)等職務;解放戰争期間,宋時輪曆任山東野戰軍參謀長、渤海軍區副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9兵團司令員、淞滬警備區司令員(兼)等職務。

新中國成立後,宋時輪曆任志願軍第9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志願軍副司令員、軍事科學院第一副院長、院長等職務。

1955年,宋時輪被授予上将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1991年9月17日因病逝世,享年84歲。

八路軍第五縱隊司令員——黃克誠

八路軍有五大縱隊,司令員都是誰?

1940年8月,為了統一指揮,進入隴海鐵路(今蘭州—連雲港)以南、津浦鐵路(天津—浦口)以東、淮河以北的皖東北地區的八路軍部隊和原在該地區的新四軍部隊及地方武裝,統一整編為八路軍第5縱隊,黃克誠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黃克誠,1902年出生,湖南省永興縣人,北伐期間,他在第8軍任營、團政治指導員等職務,1927年他參加了湘南起義,此後曆任紅4軍紅12師第35團團長、湘南農軍第2路遊擊司令、紅3軍團紅4師政治部主任、紅3師政治委員、紅1師政治委員、紅5軍政治部主任、紅3軍團代理政治部主任等職務。

全面抗戰爆發後,黃克誠曆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政治委員、八路軍第2縱隊政治委員、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八路軍第4縱隊政治委員、八路軍第5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新四軍第3師師長兼政治委員、蘇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等職務;解放戰争期間,黃克誠曆任西滿軍區副政治委員、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政治委員等職務、

新中國成立後,黃克誠曆任湖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副總參謀長兼總後勤部部長、政治委員、國防部副部長、總參謀長等職務。

1955年,黃克誠被授予大将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6年12月28日因病逝世,享年84歲。

八路軍五大縱隊的司令員,徐向前是開國元帥,黃克誠是開國大将,宋時輪和呂正操都是開國上将,左權犧牲時年僅37歲,他是抗戰中八路軍犧牲的最進階别指揮員。

五大縱隊中,以第一縱隊發展最快,徐向前1939年7月初到山東,1940年6月離開,在不到一年時間,山東的主力八路軍由2.5萬人發展到8萬多人(地方武裝十幾萬),可以說徐向前為山東根據地的發展壯大打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到了1945年,山東根據地擁有人口1700萬,主力八路軍27萬,地方武裝50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