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華東野戰軍,人們首先就想起一、四、六縱。可第九縱隊,也就是後來的27軍卻後來居上,超越了第四第六縱隊,成為華東野戰軍第二号主力部隊。這是怎麼回事?

在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正在進行之時的1951年5月18日,美軍名将李奇微就開始策劃反擊行動。5月20日起美軍第一軍、第九軍、第十軍在範佛裡特和阿爾蒙德指揮下,由西向東逐次展開,突然全線反撲。美軍的這次反撲是志願軍遭遇的最大惡戰,志願軍經過一個月的奮戰,扭轉了一開始的不利局面,粉碎了美軍的進攻,穩住了戰線。
在這場惡戰中,志願軍湧現了無數的英雄模範,而後來擔任國防部長的遲浩田上将就是其中一個。
當時,遲浩田将軍是27軍79師235團3營教導員,同時代理營長。79師奉命阻擊插入我縱深之美2師和空降187團等部。79師以主力在桃水庵、所峙裡、城隍堂地區阻擊美軍,同時以235團3營在加路裡、冠垈裡一帶占領陣地,阻擊由九萬裡向麟蹄進攻的美軍,保障麟蹄渡口安全。
3營的對手是美軍中的精銳部隊187空降團。該團原本是美軍第11空降師下屬部隊。第11空降師在日本投降後作為美駐東京占領軍。1950年戰争爆發後,其下第187團連同師部指揮的其他部隊組成第187傘兵團戰鬥隊赴北韓參戰。
當時因美軍突然反撲,志願軍在最開始時措不及防。在東線的美軍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少将在5月24日組織了一支特遣隊,由美軍187空降團副團長蓋爾哈特上校指揮。包括:187空降團一個營、第72坦克營、一個情報偵察分隊、一個炮兵連、一個工兵連和四輛M-16自行高射機槍編成。第72坦克營副營長紐曼少校指揮4輛坦克和情報偵察分隊和工兵排作為尖兵沖在最前面,是以被稱為“紐曼尖兵”。
其實這支特遣隊是阿爾蒙德親自指揮,他乘坐直升機觀察戰場形勢,不斷給特遣隊下達指令,同時指揮187空降團一部在九萬裡實施空降,不斷對我縱深急突猛急,企圖對志願軍27軍實施合圍。
面臨危急情況,27軍軍長彭德清反而非常冷靜。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繼續按計劃轉移部隊,那就得和美軍機械化部隊比速度搶時間,這對徒步行軍的我軍非常不利。還不如按照戰場情勢的發展,就地展開部隊靈活機動地阻擊美軍。一個字,打!就是這麼個決心,讓當時形勢最危急的27軍安然無恙撤出戰鬥。
5月25至26日,美軍第十軍分多路對志願軍79師江南部隊猛攻,企圖由南、北、西三面攻擊,将79師主力和第9兵團後方機關一舉殲滅于昭陽江以南地區。79師為掩護主力轉移,在糧彈缺乏的情況下,頑強抗擊美軍諸軍兵種協同進攻。
5月27日,美軍蓋爾哈特特遣隊突然出現在加路裡、冠垈裡一帶的79師235團3營面前,該敵在大量飛機坦克配合下發起一波又一波猛烈進攻。戰鬥在加路裡以東以北陣地激烈進行。美軍以坦克為坦克,引導步兵反複沖擊3營陣地,并以一支步兵涉水進行迂回,均被3營擊退。随後美軍改變戰術,坦克突前,以坦克炮逐個打擊我火力點,随後大量步兵再發起沖擊。戰至中午,在3營陣地前美軍步兵乘坐的汽車就已有近300輛。美軍一次一次對3營陣地發起集團沖鋒,3營各陣地逐漸失守。
當取得進展的美軍向主陣地蜂擁沖來之時,3營的重機槍突然啞了,原來一名重機槍手由于過度緊張竟然打不響槍。說時遲那時快,在一旁指揮戰鬥的遲浩田将軍在情急之下一腳踹倒了機槍手,操起機槍便打,終于打退美軍這次最大規模的沖鋒。不過說起來,這可不是遲浩田将軍第一次這麼做了。當年将軍所在的13團在7月下旬攻打大行車站的戰鬥中,重機槍手和連長相繼中彈倒下,将軍接過重機槍猛掃群敵,那一次也是将敵人的反撲打退。
正是因為彭德清果敢的決心和志願軍廣大指戰員頑強的戰鬥意志,27軍展開陣型後,美軍第十軍一改之前前幾天突飛猛進的攻擊勢頭,一腳踢在鐵闆上,在這三天裡再也不得前進。
在面對美軍重重包圍、極度不利的情況下,敢打敢拼,全軍安然突出重圍,這正是27軍能夠後來居上,成為華東野戰軍第二号主力部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