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童年在養心殿玩耍,無意發現一道密旨,怎料揭開一樁百年疑案
在辛亥革命爆發後,曾經延續了200多年的清王朝,在這革命洪流之下,最終選擇退位保平安。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雖然皇帝是溥儀,而且也是他這個皇帝宣布退位,可是那時候的他才不過6歲,是以基本上還處于不懂事的狀态。

是以,當那些晚清的皇族成員一片悲歌的時候,這位皇帝卻依舊非常逍遙自在地在紫禁城裡面奔跑,其場面的确有些滑稽。
不過,有的時候無心插柳也能柳成蔭,就在溥儀活蹦亂跳地活躍于失去了榮耀的紫禁城時,他卻也意外地發現了一份密诏。這份密照揭露了一個百年前的秘密,其真相讓人們隔着漫長的曆史長河都感到了不寒而栗。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關于溥儀的前半生,大多數時候都是不由自主地,或者說是懵懵懂懂的狀态。正如史書記載,溥儀在光緒32年出生,據說出生的那天天降大雨連綿不絕。而後1908年,光緒皇帝去世,這個小家夥立刻就被抱進了皇宮,轉眼之間就成了小皇帝。
這一切都是那麼地倉促,期間據說老醇王福晉瘋狂地阻止孩子離開家裡,并且咒罵自己的兒子醇親王載沣,這是在送他的兒子進火坑。面對奶奶和父親的争搶,小溥儀根本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隻能哇哇大哭。
最終小皇帝如願以償地登基了,然後不過幾年時間,就在小皇帝,隻是6歲的時候,他就莫名其妙地退位了,大家不再山呼萬歲。
當時對于這一現象,很多皇族成員非常地悲哀,甚至有不少人去找袁世凱拼命。至于說民間的一些封建頑固派,有的自殺有的瘋狂,好像他們都在為皇帝抱不平。
但其實就在這些人一片哀嚎之際,溥儀卻在紫禁城裡面玩得很開心,原因很簡單,因為他不知道什麼叫做皇帝退位,他隻知道自己的家醫就在那裡,每天也有很多太監陪他玩。應該說,那時候溥儀的人生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玩樂,隻不過有的時候陪他玩的是小德子,有的時候則是自己的親爸爸。
也許是日子有些無聊了,就在這一天,溥儀迎來了一個新的玩伴,這個玩伴就是他的弟弟溥傑。我們都知道,當年溥儀被帶去皇宮的時候,他就和家裡的人斷了聯系,是以雖然溥傑是他的弟弟,但直到真正入宮的時候,他們兄弟才第1次見面。
也許是血濃于水的感覺,是以兄弟倆一見面就非常親近,很快溥儀就帶着自己的弟弟到處玩樂,在這紫禁城裡面瘋狂地嬉戲。
由于紫禁城太熟了,是以溥儀和弟弟玩,鬧起來根本不講規矩,尤其是在捉迷藏的時候,什麼規矩和禁忌都被溥儀忘到九霄雲外。就在這打打鬧鬧之際,兄弟兩人鬧到了養心殿,而且在捉迷藏的時候,他們居然發現,在大殿的柱子後面有一個暗格,當他們以尋寶的心性打開的時候,裡面跳出了一個黃色的包裹,再一打開發現,裡面是一份聖旨。
小孩子心性,當然不會理睬其中的嚴重性,雖然上面寫着愛新覺羅族不得打開,但兩個小家夥卻依舊還是翻看了聖旨。隻見裡面赫然寫着,雍正皇帝下指令毒死八阿哥與九阿哥。
這個記載可實在太可怕了,因為此事直接涉及了100年前的一樁大案。凡是看過清宮戲的人應該都知道,康熙皇帝在廢了太子以後,九龍奪嫡分成了兩大派,一派是四阿哥為首,另一派就是老八老九聯手。
雖然最終的結果是四阿哥雍正獲勝,但是當年老八和老九曾經一度甚嚣塵上,朝内朝外都是他們的人,就連雍正最好的朋友老13都被趕出了朝廷。
迫不得已,雍正皇帝隻能全面收縮勢力,甚至一度在家裡面吃齋念佛,以此來表示自己不想與衆人競争。可以說當年的雍正皇帝被自己的幾個弟弟折騰得很慘,如果不是恰好他韬光養晦的舉動,迎合了康熙皇帝的選擇,恐怕雍正未來的命運會很悲慘。
但不管怎麼說雄,雍正皇帝最終還是勝利了,老13也成為了新朝最重要的改革頂梁柱。
不過,雖然雍正當了皇帝,可是當年與老八老九的賬卻沒有算,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那麼雍正又是如何對待自己兩個弟弟的呢?
官方史書記載,雍正皇帝對于自己的弟弟還是比較友好的,先是讓老八成為廉親王主理工部事宜兼理藩院,好像對他依舊非常地客氣。
不過,後來雍正皇帝不斷以各種事情打擊老八,最終将其囚禁,老八和老九在憂郁中去世,而且他們的名字都被改成了惡名。
從官方使出來看,雍正皇帝對于自己的兄弟進行了打擊,但卻保留了臉面,因為他們還是體面走的,不是雍正皇帝斬盡殺絕的結構。
但是,這份聖旨的内容卻直接改寫了我們對于這段曆史的認知,雍正皇帝不僅表面上立牌坊,而且背地裡還使陰招。他一方面表示對自己的弟弟很尊敬,而且是通過合法手段将其一步步逼下政治舞台。但是另一方面,他卻又安排人偷偷下毒,一定要将自己的兩個弟弟置之死地而後快。
是以,我們大體上可以看出當年雍正皇帝的性格,他是一個有仇必報的人,在對待自己的仇人時,他不僅要在明面上把對方堂堂正正擊垮弄臭,而且在背地裡還要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曾經無數人無法弄清楚的八阿哥和九阿哥之死,如今輕輕松松地被一個小孩給發現,不得不說曆史還真是有些玄妙。不過對于當時的溥儀來說,這隻是玩鬧之餘的一個小發現而已,畢竟自己的皇帝都沒了,哪還管曾經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