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老人收養日本傷兵47年,日本兵回國後,是怎樣報恩的?

輕輕一陣風,喚醒沉睡了千年的軀體;輕輕一陣風,拂去曆史神秘的面紗。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曆史對話。

上個世紀的那場侵略戰争,讓中華民族最難以釋懷,時至今日,提到那段曆史,仍然會讓人義憤填膺。在戰争剛剛結束的時候,人們的情緒是最激動的,除了萬分的喜悅之外,對敵人的痛恨也從未消散一分。就在情緒如此高漲的時候,有位河南老人,在自家附近發現了一個日本傷兵,恻隐之心一起,竟收養了他47年,這位日本兵回國之後,又是怎樣報恩的呢?

河南老人收養日本傷兵47年,日本兵回國後,是怎樣報恩的?

1945年,抗擊侵略者的戰争已經到了最後階段,日本長期在海外作戰,遭到了強烈的反抗,早已疲憊不堪。在他們正式投降之前,已經預料到自己無法赢得這場戰争,是以已經在加快速度從我國撤離,迅速逃回日本。為了盡快撤離,他們狠心抛下行動遲緩傷員,其中一名傷兵石田東四郎就這樣被抛棄在河南。

河南老人收養日本傷兵47年,日本兵回國後,是怎樣報恩的?

在異國他鄉身受重傷,又語言不通,更背負着群眾的仇恨,石田東四郎無法謀生,隻能沿街乞讨。1946年,他在街上遇到了好心的老人孫邦俊,孫邦俊是在集市中擺攤的農民,就當他像以往一樣出來賺錢的時候,就看到石田出現在他的攤位旁,看上去很可憐的石田并沒有受到大家的幫助,因為鄉民們都知道,這個乞丐是日本兵,他來自于讓他們遭受了無數痛苦和災難的國家。

河南老人收養日本傷兵47年,日本兵回國後,是怎樣報恩的?

當孫邦俊想要幫助石田的時候,甚至有人出聲勸阻,讓他不要同情敵人。盡管内心也很痛恨敵人,但是對于眼前這個悲慘的人,心地善良的孫邦俊于心不忍,把自己的幹糧分給了他。石田接受了幫助之後一直待在孫邦俊旁邊,他見孫邦俊打算收拾東西回家之時,連忙向他乞求,希望孫邦俊能幫助自己,最終,石田被孫邦俊帶回家中,有了衣食和住所,身上的傷也得到了醫治。

河南老人收養日本傷兵47年,日本兵回國後,是怎樣報恩的?

鄰居們紛紛得到了這個消息後都非常不解,有一些情緒激動的鄉民甚至對孫邦俊惡言相向,但孫邦俊都沒有抛棄石田。時日長了之後,人們也不像當初那麼對石田敵意滿滿,也不再用特殊的眼光看他,并不是鄉民們忘記了過去戰争的傷痛和仇恨,他們看到石田一直以來表現地十分老實勤懇,也就不再針鋒相對。善良的孫邦俊一直照顧着石田,也希望他終有一天能與自己的家人團聚,他在臨終前,将這個心願托付給兒子,希望他能幫助石田回家。

河南老人收養日本傷兵47年,日本兵回國後,是怎樣報恩的?

孫保傑為此踏上了為石田尋找親人的路途,但是他所擁有的線索非常少,加上石田是聾啞人,使得尋親的希望十分渺茫。但是孫保傑從未放棄過,1990年,他在日本報紙上釋出了石田的尋親啟事,終于,石田的戰友從啟事上的照片認出了他,幫助石田聯系了他的家人。1993年,被孫家收養了47年的石田終于回到自己的國土與親人團聚。

河南老人收養日本傷兵47年,日本兵回國後,是怎樣報恩的?

石田東四郎的親人非常感激孫保傑一家人,相傳,石田家為了報答恩情,湊了很大一筆錢給孫家作為酬謝,但是孫保傑不願意接受。善良的孫家人47年來一直照顧石田,更不求回報地幫助他尋找家人,善良樸素的人雖然弱小,但仍具有悲天憫人的情懷。戰争的傷痛我們不能忘記,但挑起戰争的,隻是少數極端分子,人類的情感是相通的,都是有着和平的心願,因為戰争帶來的是毀滅,和平才是人類生存的希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