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中支援希特勒的德國群眾是啥心理?這飛行員母親舉動說明一切

就世界曆史而論,希特勒都是個可怕的人物。聰明、堅毅、好鬥、口才好、人格魅力巨大、蠱惑性極強。

二戰中支援希特勒的德國群眾是啥心理?這飛行員母親舉動說明一切

這位海關小職員的孩子、前街頭潦倒藝術家,毫無背景,赤手空拳,僅僅用了20時間,一躍而為德國總理,并且在短短幾年之内,把整個歐洲打的落花流水,把這個世界折騰的天翻地覆。

如果不是因為好戰,不是因為濫殺,最終走上了邪路,搞出了人類史一大浩劫,老實說,希特勒還真是最牛逼的勵志人物,甚至都可能進入“偉大”行列。可惜最終淪為混世魔王。

至今,在德國他還有很多鐵粉,有些人竟然還很懷念他。

希特勒不止是有鐵腕,他還是一個才能極其出衆的政治家、實幹家。他上台後,發動大戰,德國群眾卻跟着他陷入集體迷狂,首先确實是因為老希的才幹超群。

二戰中支援希特勒的德國群眾是啥心理?這飛行員母親舉動說明一切

圖:傳一排左一為維特根斯坦,二排右一為希特勒.他們是中學同學

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面對的是一個爛攤子德國,國家經濟幾乎停頓。當時的德國,6600萬人口,竟有600失業,400萬隻是臨時工,整個國家有一半人在饑惡線上掙紮。德國人迫切需要一個救星。

而希特勒适時出現,并且真的幹出了讓人鼓舞的成績。他就任總理第3天,就公開廣播,要拯救底層的農民、勞工。他說到做到,雷厲風行,僅僅5年以後,德國幾乎煥然一新。

1938年的德國,根據現有的研究資料,國民生産增長了102%,失業率則僅1.3%,已經比同時的美國還低,遠遠超過英國。納粹名将古德裡安,在他後來的回憶錄《一個軍人的回憶》書中還沾沾自喜,說希老真是牛的不得了,上任沒多久,“失業現象就消失了”。

二戰中支援希特勒的德國群眾是啥心理?這飛行員母親舉動說明一切

1938年的德國,希特勒給予國民的承諾,就已經是“凡職工都将擁有一輛小汽車”。這是我們現在都做不到的奢望。希特勒的能力在當時,是讓很多人仰望的。如今一味貶低他,也不是實情。

同時,希特勒大力推行社會福利,社會保險、有薪休假、搞養老院和旅館等等,還任人唯能。

這讓當時占據德國人口多數的底層群眾,享受到了幾乎前所未有的榮光,并且感受到了德國可以從一戰的恥辱中再度崛起的希望。也正是這些人,底層群眾、民族主義者、機會主義者,甚至有能力的官僚,日後成了希特勒鐵杆粉的主力。希特勒收買人心是有一套的。

二戰中支援希特勒的德國群眾是啥心理?這飛行員母親舉動說明一切

圖:希特勒早期水彩作品

他的自傳《我的奮鬥》裡有句名言說,“靠警察、機關槍與橡皮棒,不能持久地維持統治”,當年我初讀此書,真是不大敢相信,這麼有智慧、有眼光、有擔當的言論,竟然是出自這位劊子手之口。

他論個人生活,甚至也是楷模。為官清廉,私生活檢點,是個素食主義者,不喝酒不抽煙,對愛情專一,既殺人如麻,也活的如同一個清教徒。連對手丘吉爾都說,就個人方面而言,“他的生活方式是很純潔高尚的,很值得人敬佩”。他之多才多藝就更不用說的了,本身都是要成為藝術家的,對曆史、對宗教學說、對建築學都有深入研究。

二戰中支援希特勒的德國群眾是啥心理?這飛行員母親舉動說明一切

可以說,上台前幾年的希特勒,除了早已暴露出獨裁傾向外,确實不失為一個好的政治家。彼時的德國民群眾,面對着這樣的政治家,再比照過去那些肉食者的無能貪婪,真是有一種自發的崇拜。

而剛從一戰的屈辱溝中爬上來的德國群眾,普遍彌漫着一股狂熱的民族主義情緒,迫切尋求報複,或者一雪前恥。

希特勒這位前藝術家狂熱情懷與個人野心,是充分利用了這種社會情緒的。群眾生活的大幅度改善,加上當時媒體的滾動式洗腦,以及對其他不同聲音的消滅,封閉空間下的德國群眾,對于希特勒,實際上已日益已經陷入個人崇拜而不自覺。

二戰中支援希特勒的德國群眾是啥心理?這飛行員母親舉動說明一切

戰後,世界上很多人,對于德國群眾如此的集體竭嘶底裡,表示不能了解,其實有啥難明白的呢!任何一個國家,若恰逢這樣的時段,在如此封閉的資訊源封鎖之下,若剛好有一野心勃勃又确實有能力的政治人物巧加利用,其實都可以是納粹德國的。再不好懂,想想“白袍之國”也就更清楚了吧。

希特勒及其納粹之國,能夠讓多數群眾俯首帖耳,還全面運用了前所未有的洗腦術,控制着這些人的精神與思想。用他們瘸子部長戈培爾的名言來說,“宣傳隻有一個目标,就是征服群衆,所有為這個目标服務的手段都是好的“。

二戰中支援希特勒的德國群眾是啥心理?這飛行員母親舉動說明一切

納粹高層利用德國群眾的民族情緒,是大行忽悠的,而且極為成功。比如,在當時,德國到處侵略,可在德國一般群眾心中,德國卻是在“自衛”而已,是正義的一方。1940年10月某天,一個在德美國人因感冒去醫院看病,她清楚地記得,當時的美女護士一臉困惑地請教她:

“為什麼可惡的英國人要欺負我們”?她可能不知道的是,就在不久前,英國倫敦被德轟炸整整76晝夜,死了6萬多無辜群衆。

納粹德國的洗腦術舉世聞名,後來的法蘭克福學派還專門反複研究,以為是新聞傳播學的典範案例。

二戰中支援希特勒的德國群眾是啥心理?這飛行員母親舉動說明一切

當然,想想還挺後怕的是,納粹德國當年搞得這套玩意,再往後其實也多被滲透到我們現在的商業邏輯中去了。?是以,有人開玩笑說,希特勒是所有當代成功商人的祖師爺。

希特勒及其黨羽,搞得這玩術,其要點說起來其實也并不複雜,甚至于傳銷界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簡單一句話就是:操縱輿論,封閉資訊源,将那些話在你耳邊翻來覆去地複讀。如此,“謊言說一萬遍也就成了真理了”。

他們切斷其他資訊源,專一強疏納粹言說,把德國群眾當猴耍。他們廢掉外國報刊,技術幹擾外國廣播,把外界批評都稱為“惡意攻擊”,并且把“收聽敵台”視為嚴重的刑事犯罪。

二戰中支援希特勒的德國群眾是啥心理?這飛行員母親舉動說明一切

他們讓所有公共場所都被配備收音機,讓廣播節目在上班時間滾動播報,讓所有人時時刻刻聽廣播,疏灌“納粹黨”學說。他們培養“少年隊”與“少年聯盟”;他們監管國民的思想教育與教育訓練,等等~這種洗腦,日積月累下來是非常可怕的。整個民族都不會講道理,也不會明辨是非了。

舉個例子,美國名記者夏伊蕾在1940年2月的日記中提及一件事說,有位德國飛行員被英俘虜,英國廣播電台播放了這個戰俘名單,有8位熟人偷偷收聽後告訴了他母親,結果他母親不但不感謝,反過來告發這些人“收聽敵台”,結果他們全部被捕了。

二戰中支援希特勒的德國群眾是啥心理?這飛行員母親舉動說明一切

再舉個例子,當時的德國,在飯館或小酒店裡,有些許疑慮的德國人也不敢交流真心話,他們稍微一流露出對于納粹的質疑,就有可能被告發。

到了1940年後,德國的法律架構基本都廢弛了。當時的社會,流行語就是:“元首永遠是正确的,元首的意志就是法律”。這樣的國度,不瘋不狂不迷亂,才是怪事呢!

二戰中支援希特勒的德國群眾是啥心理?這飛行員母親舉動說明一切

後來的希特勒及其黨徒,為民為德的口号喊得震天響,其實内心早已分裂的視民如草芥,隻是嘴上迷惑而已。這也不是我瞎說,戈培爾是留有日記的,你空時翻翻看,他是如何“誠實”記錄下他自己“兩面針”的面目的。

希特勒某心腹在一篇回憶中,說到這麼一件事:1943年2月份的某天,希特勒在伯林體育館演講,自己說的是慷慨激昂,如出肺腑,鼓吹的下面萬千大衆也是熱淚盈眶,鼓掌如雷,經久不歇。

二戰中支援希特勒的德國群眾是啥心理?這飛行員母親舉動說明一切

可是,剛離開講台,希特勒對着這位心腹,小聲嘀咕的,是另一番話,“真是一群白癡!”他還似乎是自言自語地說,“倘若我對這幫家夥發問,是否願意從哥倫布大廈的樓頂跳下去,他們也一定會一樣吼‘願意’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