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360行中,有一個賣“嚣”字的偏門行業,究竟是什麼生意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一個行當都擁有屬于自己的生存技巧,尤其是一種賣“嚣”字的生意,更是無比有趣。至于賣“嚣”字究竟是什麼行當?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在360行中,有一個賣“嚣”字的偏門行業,究竟是什麼生意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明代作家淩蒙初曾在《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中寫道:“三百六十行中人,盡有狼心狗行,狠似強盜之人。” 由此可見,古人對于從事商業者尤為鄙視,認為他們是投機倒把者,專以謀取不勞而獲之财生存。可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種社會發展的必然産物,商業的出現,極大的刺激了商品的流通,既對經濟的飛速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也完成了對社會資源的初次配置設定。

在360行中,有一個賣“嚣”字的偏門行業,究竟是什麼生意

此時一個問題出現了,所謂的“三百六十行”,究竟都是什麼呢?古人曾對其進行過羅列,認為三百六十行分别包括農業,商業,漁業,牧業,林業等等,在小農經濟的社會體制下,三百六十行似乎顯得範圍略窄,若是以現代人的視角來看待三百六十行,恐怕其涵蓋的内容要多上幾十倍,甚至稱其是“三千六百行”也無不可,當然,現代人對于“三百六十行”的了解應該就泛指各行各業。

在360行中,有一個賣“嚣”字的偏門行業,究竟是什麼生意

從古至今,不少行業都具有延續性,如農業,屠宰業以及食品加工業。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人類社會無論發展到何種程度,都不可能脫離食物的支援,故此,農業也就成為了所有行業的基礎,也就是現代經濟學中所稱的“第一産業”。屠宰業更是如此,雖然在不少人看來,屠宰行業是殺生害命的行當,可“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人類對于肉食的渴望,一方面是出于口腹之欲,另一方面也确實是維持身體的生長。相比之下,食品加工業的範疇則更廣,包括食物的加工與烹饪,是人類在漫長的生産生活中總結出的重要經驗,也是人類追求味蕾享受的發展必然。

在360行中,有一個賣“嚣”字的偏門行業,究竟是什麼生意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的時候,還有一種特殊的行當,該行當就是當街“賣字”,當然,我們所說的“賣字”絕非是賣春聯或者福字,而是另一個刻寫在木牌上的不常見的字,它就是“嚣”字。“嚣”字究竟代表着什麼?從字面意義上來看,“嚣”字應有“嚣張”之意,實則不然,古人所賣“嚣”字其實有“喧嚣”的意思。

如果從字面的意思來看,“嚣”字為上中下結構,而其中存在最多的元素,當屬“口”字,嚣字四面是口的外形,無疑不是在展現其本身的“多口多舌”與“渾身是嘴”。換句話說,嚣字也是在形容滿臉是嘴、滿臉是牙,撕聲力竭地瘋狂叫喊。引申為喧嘩熱鬧的意思,而“售嚣”就是賣光的意思。

在360行中,有一個賣“嚣”字的偏門行業,究竟是什麼生意

一般來說,古代店鋪在售賣商品時,一旦某件商品售罄,則店員就會在貨架上挂出“嚣”字牌,以此來告知衆人,商品已經售賣完畢,如果需要購買,可以下次光臨。如此一來,店員就不必再多此一舉的對客戶進行解釋,進而達到省時省力的溝通目的。故此,賣“嚣”字牌,也就成了一樁生意。相比于現代店鋪,一些店員根本不會通知商品售罄的消息,隻能在顧客要求購買時一遍一遍耐心的解釋,既耽誤了顧客的時間,又讓自己平白無故的受累。當然,我們所說的情況是在舊社會,畢竟在當代商品充盈的情況之下,貨品短缺的窘境極少,幾乎不會達到“供不應求”的地步,除非是商家采用“饑餓營銷”的方式故意吊顧客的胃口。自然而然的,懸挂“嚣”字牌的習慣便也徹底消失了。

在360行中,有一個賣“嚣”字的偏門行業,究竟是什麼生意

由此可見,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在售賣“嚣”字牌的背後,是古人忙碌的身影,也是古人總結經驗的真實寫照,它的出現,無疑為現代人提供了不少寶貴的啟示。

參考資料:《古文賞析》 李強著 黑龍江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