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吃五辛盤,飲蒼術湯,看古人怎麼過元旦!

吃五辛盤,飲蒼術湯,看古人怎麼過元旦!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中,“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所謂“正朔”是指正月朔日,宋代《夢粱錄》中有“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一歲節序,以此為首”的記載。

先秦時,因為各地政權分立,各地元月和元旦的時間是不統一的,直到漢武帝時,将夏曆的元月定為正月,把正月的第一天定為元旦,這才将元旦确定下來,後世陸續沿襲,沒有大的變動。

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中華民國成立後,民國政府決定使用公曆,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

是以,之前的“元旦”就成了春節,而陽曆的一月一日則接替成為了元旦。

古人過元旦的很多習俗都與中醫藥息息相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屠蘇酒、五辛盤

在漢唐時期,有很多以除疫、延壽為目的的飲食習俗,比如飲屠蘇酒、桃湯,吃五辛盤等。

吃五辛盤,飲蒼術湯,看古人怎麼過元旦!

屠蘇酒。唐人韓鄂《歲華紀麗·進屠蘇》記載:“俗說屠蘇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歲除夜遺闾裡一藥貼,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飲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日屠蘇而已。”

桃湯。即取桃之葉、枝、莖三者煮沸而飲,古人以桃為五行之精,能厭伏邪氣。制百鬼,故飲之

五辛盤。作為元日食品最早見于吳晉間周處的《風土記》,說元日早晨吃五辛菜.“以助發五藏氣”(《玉燭寶典》卷一引)。

五辛菜是五種有辛味的菜,《荊楚歲時記》隋注說是大蒜、小蒜、韭菜、雲台、胡荽。如《風土記》所說可活動五髒,是祈求健康的東西。可見元日食辛菜的傳統由來已久。

吃五辛盤,飲蒼術湯,看古人怎麼過元旦!

椒柏酒。椒是花椒,氣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輕耐老;柏是柏樹葉,古人視為仙藥,可免百病。椒、柏可分别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飲用。飲椒柏酒可去病長壽。古代詩歌中為我們留下了元旦飲椒柏酒的記錄。

吃五辛盤,飲蒼術湯,看古人怎麼過元旦!

明朝天順年間民間開始送賀年卡,每逢元旦,正是辭舊迎新的時候,親朋好友之間互相贈送賀年卡祝福新年快樂。據有關史料記載,我國明朝天順年間,民間就已經出現了賀年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