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進制複始,旭日始旦:又是一年新春到,為何春節從正月初一開始?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是一個有着4000多年悠久曆史的古老節日。關于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春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

在年俗文化中,春節是中國第一傳統大節,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北方小年)或二十四(南方小年)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除夕和正月初一是春節氣氛最為隆重的日子。

現今的春節在過去叫“大年”、“年節”或“年歲”。

這裡重點解釋一下“年歲”這一概念,因為“年歲”這個漢語詞語是一個充滿文化内涵的詞語,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暮春寄元九》一詩中寫道:“但覺日月促,不嗟年歲徂。”唐代詩人劉希夷在《代悲白頭翁》也感慨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年歲”的概念,源自上古曆法,《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等古典文獻中如是解釋:“天皇氏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歲”是“攝提”的意思,“攝提”是幹支這一名詞的最古典叫法,又名為“歲星”、“太歲”。在大陸幹支紀年法中,歲以六十甲子為運轉周期,循環往複。

在傳承發展中後世将這套多音節的“攝提紀元”術語簡化為一個字,其與簡化後的幹支在《爾雅》與《史記》均有對照關系的記載。如《爾雅·釋天》中明确記載: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阏,……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古人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故設天幹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

解釋完了“年歲”,再來看一下“春節”這一名詞的含義。

“春節”是一個古老的漢語詞彙,據文獻史料記載,“春節”在漢代時是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南朝宋時期曆史學家範晔編撰紀傳體史書《後漢書·楊震傳》就記載:“春節未雨,百僚焦心,而繕修不止,誠緻旱之征也。”

這一時期的“春節”是一個專有名詞,它特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是立春之節,是迎春的節日。南北朝時,人們則将整個春季稱為春節。但曆代王朝大多将“立春”稱為春節。是以,古代的春節并不是新年歲首。

一進制複始,旭日始旦:又是一年新春到,為何春節從正月初一開始?

據史料記載,夏朝以正月初一為歲首,商朝以農曆十二月初一為歲首,周朝以農曆十一月初一為歲首,在大陸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有一篇叫《七月》的詩歌,生動地記載了西周時期人們在十月收獲後釀酒宰羊的歡聚場景:“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十月滌場,……曰殺羔羊。”但《七月》中的這一場景并非歲首和節俗活動。

秦朝使用的曆法是《颛顼曆》,規定農曆十月初一為歲首,《颛顼曆》有一定的誤差。兩千多年前的西漢中期,也就是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頒行《太初曆》,《太初曆》又名《甲曆》,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漢族曆法。

《太初曆》無論是天文精度,還是輔助農業生産的二十四節氣,在當時都是領先世界水準的一套先進曆法,《太初曆》規定一回歸年為一年,一朔望月為一月,是以又稱“八十一分律曆”。《太初曆》改正月初一為新年歲首,此後曆代相沿未改。

一進制複始,旭日始旦:又是一年新春到,為何春節從正月初一開始?

由于在漢武帝頒行《太初曆》之前,新年歲首是随着王朝的更替而在改變,是以古代的春節風俗與“過年”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太初曆》頒行後,立春與歲首或前或後相差不過幾天,處于同一個時段内,是以,人們在慶賀新年的同時喜迎新春,是古代農曆新年正月初一前後特有的景象。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自《太初曆》頒行,時間一晃就到了20世紀初,新年的時間意義與春節的時間意義在這兩千多年的時光裡似乎沒有多少的變化,他們靜靜地度過了一成不變的時序與節令。

一進制複始,旭日始旦:又是一年新春到,為何春節從正月初一開始?

新年的時間意義與春節的時間意義迎來真正變化的時間節點是辛亥革命,劃時代的辛亥革命讓傳統與現代多了幾分交集。

自辛亥革命後,人們才将農曆新年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春節才有了新年歲首的新内涵與時間意義。1912年元旦(農曆正月初一),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他沿襲古代改朝換代重新确立“皇曆”的傳統,随即宣布中國廢除舊曆采用陽曆(即公曆 ),用民國紀年,陽曆1月1日為“元旦”新年的開始。

一進制複始,旭日始旦:又是一年新春到,為何春節從正月初一開始?

1913年(民國二年)7月,時任内務總長的朱啟钤向袁世凱呈上一份四時節假的報告,稱:“大陸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拟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大陸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假一日。”

但是,袁世凱隻準許以正月初一為春節,同意春節例行放假,1914年起開始實行,從此之後,以往的夏曆歲首“元旦”改稱為“春節”。人們接受“春節”稱謂,是因為它既差別了公曆新年元旦,又因其在“立春”前後,“春節”表示春天的到來、新年的開始,與歲首之意相合。

一進制複始,旭日始旦:又是一年新春到,為何春節從正月初一開始?

東漢曆史學家班固編撰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裡說:“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安土重遷是大陸古代的傳統,根深蒂固地融入到了每一個國人的心中,在他們世世代代安居樂業、繁衍生息的土地上,逐漸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與習俗。

“新年”就最能代表古人對這種傳統文化的了解。無論怎麼改變,無論是曾經的“元旦”,還是現今的“春節”,每一個國人心中都無比明确:正月初一過大年是這片土地上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與文化。

古代,原本稱為“春節”的立春之日,這天舉行迎接春天到來的迎春禮俗。一進制複始,旭日始旦。又是一年新春時,人們對春天的到來格外重視,迎春禮俗是重要的農業禮儀,在中國曾經延續了近兩千年,有着豐富的相關民間習俗。

一進制複始,旭日始旦:又是一年新春到,為何春節從正月初一開始?

東漢的迎春禮儀是在立春清晨“夜漏未盡五刻”舉行施土牛、耕人的禮儀。宋代的迎春禮儀,據宋代孟元老的筆記體散記文《東京夢華錄》卷六雲:“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禁中鞭春。開封、祥符兩縣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絕早,府僚打春。”

迎春禮俗中有一個突出的民俗事象是鞭打土牛,是以民間稱迎春的禮俗活動為“鞭春牛”或“打春牛”,或簡稱為“打春”,“鞭春牛”就是将土做的或紙做的春牛打碎,這種年俗文化,其淵源是延續了先秦民間冬末逐寒氣迎陽氣,将土牛打碎“旁磔土牛”的迎春習俗。小話的老家甘肅天水這一帶,鄉下的老人到現在依舊把“立春”稱為“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