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版的《格列佛遊記》,近代版的《山海經》

鏡花水月,幻象萬千。

匠心獨妙,諷喻現實。

初聞《鏡花緣》以為它是和《儒林外史》一樣的諷刺小說,和《聊齋志異》一樣的寫鬼寫妖刺貪刺虐。讀了一點之後才發覺,它是中國版的《格列佛遊記》,是近代版的《山海經》。

小說作者李汝珍憑借高超的想象力,描寫了君子國,大人國,女兒國,無腸國,聶耳國,黑齒國,白民國,毛民國,翼民國等地的奇聞異事,風土人情。令人目不暇接,忍俊不禁,仿佛置身于一個神奇的海外神話世界。這神奇的海外,不正是《山海經》中《海外西經》和《大荒西經》描繪的世界嗎?

中國版的《格列佛遊記》,近代版的《山海經》

李汝珍正是根據《山海經》中的材料、線索,加以補充,發揮想象,用幽默的筆調,誇張、隐喻、反襯等手法,創造出了這麼一部獨特新穎的長篇小說。

小說的主體就是一半遊曆海外各國,一半表現女子才華。其故事背景是武則天時期,女子掌權,這個時期更适合作者表達男女平等,反對男子對女子的壓迫等思想。尤其書中有那麼一個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無論哪個方面,女子的智慧都無異于男子。

作者還刻畫了很多才女,寫了很多女性的才藝生活。甚至于,小說開篇剛寫到人間部分的時候,上官婉兒的才華就被寫得天下第一了,滿朝文武無一人可望其項背。

《鏡花緣》關于婦女的問題的讨論,是很多學者專家經常提到的話題,畢竟這個話題上千年來都被忽視了。

除此問題的讨論之外,小說的幽默風趣,常常令人捧腹大笑,又有思考,就比如無腸國中說的飯糞那部分。無腸國人的特色是吃下東西,不在肚子中停留,然後就排出來了,雖然是糞,但是因為不像凡人那樣經過一番消化,而是直接通過的,是以食物排出來并沒有變臭,它還是食物,這個說起來有點惡心了。因為還沒腐臭,于是就收存起來留給仆婢下頓之用。但是有些人貪婪至極,不但不讓仆婢吃飽,且“三次、四次之糞,還令其吃而再吃。”直到飯糞莫辯才再起爐竈。說來惡心,又令人捧腹,但更令人看到某些刻薄的、為富不仁的富人們醜惡的嘴裡。仔細想來,這也是現實世界的真實寫照。

中國版的《格列佛遊記》,近代版的《山海經》

小說還經常用一些事端,加以人物對話感概來表達某些正能量,諷刺一些醜陋現象行為。就如那不孝鳥,因為不孝,不僅僅是人要拔它的毛,連禽獸都要吃它的肉。若能放下屠刀,也能立地成佛,不孝鳥也可通過修煉成仙。對于虎狼來說,它們是最怕人的,吃人?那是因為所吃之人不像個人,被虎狼誤以為是禽獸。人與禽獸的差別就在于是否做的事是人該幹的事,壞事做多了,戾氣重了,那就變成了禽獸。

小說中印象比較深的就是對于善惡讨論的幾句話,平日裡吃齋念佛,這些小善是抵不過不孝和淫人妻女的罪過的。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吃齋念佛這種形式上的小善比其不孝和淫這種大惡是不能相抵的。這不禁令人想起前段時間比爾蓋茨的醜聞事件,其中就提到一個叫愛潑斯坦的億萬富豪,在一切沒暴露之前,他是一個熱衷慈善的富翁,而一切暴露之後,他就是性犯罪者。有些人,表面做着所謂的善事,而背後卻做着不可饒恕的罪惡。小說中林之洋提到的經常吃齋念佛的人卻被老虎吃了不正是這樣。而現實中又不知有多少這樣的人。

中國版的《格列佛遊記》,近代版的《山海經》

小說中除了這些有趣的誇張和比喻外,作者更是在書中各種炫耀自己博學知識。《鏡花緣》中有對醫理的闡釋,據說這些中醫理論都是有相當高水準的,書中的藥方,至今還有人抄來治病,據說頗有療效。

在小說第九十六回中,李汝珍列舉了五十多種酒,都是清朝中期的名酒,作者怕不是個酒鬼噢。總之,作者就是各種炫耀自己的博學,這當然也是受到當時風氣的影響,畢竟大家都是力求博學嘛。更何況作者更是一個不屑于章句,不屑八股文的博學之人。是以《鏡花緣》也是炫耀小說中最突出的作品。

李汝珍潛心讀書寫作,曆時三十餘年寫成《鏡花緣》,這本書也囊括了作者的畢生所學,雖然寫了太多學問,令人反感,但也不影響《鏡花緣》是一本曠世奇作。

小說中的嫦娥姐姐是徹底颠覆了我心中的美好形象,是個心胸狹窄的卑鄙小人,而百花仙子卻是頗有傲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