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青區下沉幹部戰疫日記:保供路上的抗疫故事

作者:愛西青

早晨六點,清晨的風比周末溫和了許多,開車去往中北的路上,電台傳來《螢火蟲》悠揚的旋律,“微弱的光,漂浮向天空,黑夜之中,誰将黎明歌頌……你微笑的模樣,是我最燦爛願望”。車窗外,天空依然還挂着星星和彎月,車窗内,我思緒萬千,這幾日在商務局兄弟姐妹身上發生的故事一直在腦海裡閃現……

一個難忘的日子

今天是我們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打響疫情防控保供戰役的第8天。

西青區下沉幹部戰疫日記:保供路上的抗疫故事

昨天值夜班的劉春福、張瑞斌倆人天還沒亮就開始準備今天的早餐供應工作,打電話、登記、整理搬運物品……50歲的劉春福神色有些疲憊,這是他在“封控區”值守的第4個夜班。

疫情就是指令,時間就是生命。12月21日淩晨,西青區商務局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機制,迅速集結精幹力量,奔赴社群防控一線,投入到緊張有序的現場疫情防控和生活物資應急保供排程工作中,以“白班”+“夜班”形式24小時日夜堅守現場,引導黨員幹部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

西青區下沉幹部戰疫日記:保供路上的抗疫故事

“2021年12月21日,是我一生永遠難忘的一天。”正在整理物資産品的劉春福說到。12月21日是劉春福患重症妻子第三次化療的時間,按照醫院治療方案,6點30分到醫院候診,整個化療時間預計約為七個小時。淩晨2點半,因擔心妻子化療期間遭受痛苦而遲遲不能入睡的劉春福突然接到緊急集結的指令,他猶豫片刻,還是叫醒了病痛中好不容易入睡的妻子,他對妻子說:“我是一名中共預備黨員,在疫情面前我不能當逃兵,我必須服從組織安排。今天不能陪你去了,你自己行嗎……”而劉春福的妻子,本身也是醫務工作者,她立即支援劉春福到現場集結參加疫情防控工作。說起這些,劉春福有些哽咽。

送餐車緩緩開進來,劉春福連忙跑過去,與送餐工一起搬卸,隻為能多搶出點時間,讓現場從業人員在這寒冷的冬日早晨吃上熱乎的早飯,他花白的頭發在寒風中格外奪目。

一名老兵的情懷

我到了現場,天已蒙蒙亮,醫護人員正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邊冒冷穿防護服。遠遠就看見昨夜值夜班的王克強、王孜正站在送餐車前清點數量、搬運餐盒。

西青區下沉幹部戰疫日記:保供路上的抗疫故事

48歲的王克強是一名老兵,12月3日剛出院,接到機關執行疫情保供任務的緊急電話後,他不顧自己的身體情況,立刻趕赴現場參與後勤保障工作。不斷有愛心企業為西青捐贈物資,他召集人員幫助卸車,由于現場人手少,怕耽誤午餐供應時間,他不顧寒冷,一趟趟搬運,讓身邊的同僚們有了一種踏實感和溫暖感。連續工作時間由19小時、21小時直至超過24小時。

因他剛出院,我們擔心他的身體吃不消,問他:“夜裡涼,帳篷裡值夜班你頂得住嗎?”他說:“在抗疫這個戰場上,每一個人都是一名戰士。我當過兵,我不沖上去怎麼行?特殊時期,再難也得扛起來;再累,也得撐下去。在這裡,我找到了戰鬥的感覺……”

西青區下沉幹部戰疫日記:保供路上的抗疫故事

說話間,正在搬運物資的王克強突然間感到踩到了啥東西,差點絆個跟頭,低頭一看,原來是鞋底掉了,他趕緊找了根繩子把鞋子和鞋底一捆,低頭接着幹活。深夜他給正在夜裡執勤的幹警、從業人員送去熱乎乎的湯,一直幹到淩晨兩點。我們看着他用繩子捆綁的鞋子,開玩笑地說:“您這是累劈叉的鞋底啊”。他哈哈一笑,脫下纏滿繩子的鞋子,簡單洗漱完,準備休息。明天又是一場硬仗。

輕傷不下火線

“XX店長,你們超市立即啟動生活物資保供機制,準備好清單上的生活物資!……”一通電話過後,西青區疫情防控生活物資應急保障機制立即激活。打電話的正是西青區商務局市場科負責人潘曉骞。

《西青區商務局新冠肺炎疫情社群防控工作後勤保障組生活物資應急保供預案(3.0版)》啟動後,潘曉骞第一時間與附近物美、津禦府等大型商超、農貿市場等10餘家保供企業關聯,開展重點社群生活物資供應及配餐工作,保障米、面、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供應,可調配生活物資儲備超過1000噸,以最迅速、最堅決的措施堅決築牢疫情防控保供線。

西青區下沉幹部戰疫日記:保供路上的抗疫故事

3天前,潘曉骞由于腰椎膨出的老毛病犯了去了醫院。大夫給出了烤電治療方案。“不行,沒時間。我是生活物資保障組的聯絡員,治療會耽誤事的。”大夫搖了搖頭,無奈地開出了膏藥和止疼藥。等到核酸檢測順利結束,160多個小時過去了,潘曉骞已經喝了兩盒“芬必得”,睡眠累計不足30個小時。

西青區下沉幹部戰疫日記:保供路上的抗疫故事

為了保證群衆生活需求,潘曉骞聯系搭建10個現場售賣點,讓群衆在小區門口就能買到各類生活必需品,生活物資保障組累計供應東興裡區域及周邊中北鎮居民各類生活物資40餘噸。“目前我區生活物資儲備充足、品種豐富、價格平穩,請封控區廣大居民安心放心,完全不必因購買生活必需品而恐慌。”這是潘曉骞親手編輯的微信版“安民告示”中的最後一句,也是對群衆的鄭重承諾。

現場物資不斷調運,潘曉骞也顧不上疼痛加入搬運隊伍,用力起身,潘曉骞這才感受到腰部刺骨的疼痛,疼得他龇牙咧嘴地咬牙繼續工作。

戰地巾帼紅

12月24日晚,萬家燈火時,伴随着電話鈴聲的響起,郭曉煜等幾位女同志接到了奔赴一線增援疫情防控工作的新任務。

西青區下沉幹部戰疫日記:保供路上的抗疫故事

12月25日,疫情發生後的第五天,伴随着寒潮的到來,氣溫降至零下11度。作為全局最年輕的95後黨員、剛剛入職的機關幹部,郭曉煜面對疫情這樣艱巨又特殊的任務感到既是責任也是挑戰。髒活累活她從不搖頭,統計訂餐、物資發放有條不紊,搬運起物資更是巾帼不讓須眉。為了更好地了解大家的實際需求,她走到各個路口及時對話一線從業人員,征求大家對于物資供給的意見建議。連續工作十幾小時,頻繁的消毒使得手上泛起了紅疹,手腳凍得愈加僵硬。但看到被封控群衆物資得到保障,看到一線從業人員們吃上熱飯喝上熱湯,看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源源不斷地捐贈物資,再多的困難也有足夠的信心克服,再冷的天氣也抵不住人心的熱度。

西青區下沉幹部戰疫日記:保供路上的抗疫故事

“您好,有需要回民餐的同志請到我這邊領取”。

“您好,需要哪些物資請在這邊登記”。

“值夜班的同志們太辛苦了,這邊可以領點熱乎的粥暖一暖”。

……

從清晨到深夜,類似這樣的對話反複出現上百次,郭曉煜的故事在商務局女同志們中每天都在上演。面對保供硬仗、面對“戰疫”期間最可愛的人,商務局全體女同志輪流奔赴一線,從晨星羅布到黑夜繁星,她們全力以赴堅守崗位,細心耐心做好保供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戰地一抹紅色更加亮眼美麗,交上一份令人民群衆滿意的“巾帼戰疫答卷”。

現場會

每天晚上9點左右,西青區商務局黨組班子都在帳篷裡召開現場會,梳理一天的工作,部署下一步工作,要求全體黨員幹部壓實工作崗位職責,確定保供物資運送高效、食品安全、價格平穩,維護居民生活平穩有序,築牢居民生活服務保障網。

西青區下沉幹部戰疫日記:保供路上的抗疫故事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抗疫故事還在繼續,商務局全體黨員幹部和西青區無數名黨員、醫護人員、下沉機關幹部、一線民警、社群工作者等,在這場疫情防控的戰鬥中不分晝夜忘我工作,用真心、真情給了封控區、管控區廣大居家隔離群衆信心和安心。相信有這麼多疫情前線奮戰的“逆行者”們,有廣大人民群衆的信任和支援,戰疫必勝!

西青區下沉幹部戰疫日記:保供路上的抗疫故事

夜已深,現場的從業人員仍然在寒風中堅守着自己的崗位和職責,我擡頭看到夜晚的星星,耳邊響起李宇春《銀河中的星星》中熟悉的歌詞“漫天的星星流轉起落,默默地守護,所有光明磊落,柔柔的光輝穿過黑夜,橫跨過雲霧,一顆一顆,億顆億顆,彙成銀河,一顆兩顆真心,感動多少季節片刻”……我的淚水已然撲簌簌地流下來。

告别黑夜,晨曦微露,并肩相守,一路同心,2022年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讓我們共待西青的春天無限好……

作者:西青區商務局辦公室副主任 王翠平

寫于2021年12月31日

轉載請注明來源“天津西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