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最近幾天因為在太空中險些造成撞擊事故,美國SpaceX公司的“星鍊”系統再次登上熱搜。現在全球在太空立法方面還是一片空白,隻有一部上世紀冷戰時期的《外層空間條約》來松弛地限制各國。是以SpaceX就“合法”地策劃了這一上萬顆近地衛星項目,并發射了其中的1600多顆,這無疑給近地軌道運作的其他國家的飛行器帶來危險:發生意外事故的機率相比之前也提升了很多。
消息稱,美國政府是SpaceX公司的幕後主導者。實際上近地軌道上面運作着全球各國的通訊衛星和空間站,如此短時間又密集的衛星加入後勢必對其他國家的“權益”有損害的道理美方不會不明白,但他們就要利用技術領先和法律真空期這段時間切入。是以外網一時間有很多聲讨SpaceX公司的聲音,指責他們太過霸道。歐洲太空總署新任署長阿施巴赫也表示馬斯克的公司正在肆無忌憚地“創造規則”,呼籲其他歐洲國家不要給予他支援。
面對這些醜聞,昨天下午SpaceX公司的創辦者埃隆·馬斯克出面回應,但他并不認為外界指責他的言論有任何道理。這位CEO反駁稱:“太空非常大,而衛星非常小,現在的情況并不是我們在以任何方式有效地阻止他人。我們沒有(在太空中)阻止任何人做任何事情,我們也不希望這樣做!”
他還用了“通俗易懂”的例子來為自己提高可信度:就像地球表面有20億輛汽車,太空也還有“容納數百億顆衛星”的空間,是以 幾千顆衛星算不了什麼,就像地球上的幾千輛汽車,這并沒有占據過多空間。馬斯克進一步解釋稱,因為相容性的問題,一些指責和說法很不成立,他的衛星将能夠與其他許多衛星“共存”,前面的論點根本站不住腳。
然而《金融時報》援引一位天體實體學家的理論認為,馬斯克完全就是在偷換概念。外太空的空間是非常大,但近地軌道的所有衛星都在同時“按照自己的規律”在高速運作,交叉的機率和頻率都遠比汽車要多。況且相比汽車,衛星需要較大的間隙才能安全避免碰撞,如果衛星過于密集,不可能不會發生事故。
值得一提的還有,因為沒有“天文學背景”,馬斯克的辯解确實遭到了很多質疑,還有人諷刺他“就像是一個沒有接觸過基礎教育的兒童在和數學家辯論”;從SpaceX公司行為的背後,更能看出美國政府這一“潛伏者”才是所有事情的主導因素,是以分析預測認為,在下一位和美國有分庭抗禮實力的挑戰者出現在外太空之前,美國會提高一切速度搭建自己的太空網絡,然後再建立法案斷絕其他國家追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