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在日軍部隊中有一支戰鬥力最強,裝備最好的軍,這就是有“皇軍之花”之稱的關東軍,頂盛時期關東軍人數約120萬餘人,因為當時駐紮東北的大連地區的“關東州”的個地方,是以稱這支軍為關東軍。
1904年日俄戰争爆發,而當時作戰地點就在我國東北,就好比兩個不相幹的人到你家去打架,破壞你家的東西,想想當時清廷多無能。雖說當時俄國也是強國,但雙方經曆一年多時間血戰,最終以日軍獲勝而告終。

然而狼子野心的日軍,來了卻不想走了,還這次參戰的就是戰鬥最強,裝備最好的關東軍(當然此還不叫關東軍)。
但也不能光明正大在他國駐軍,随之,編了一個你保護南滿鐵路權益成立,滿鐵守備隊。下轄關東總督指揮,而當時日軍把控制東北地區改為關東州,是以又稱這地方日軍為關東軍,由此,關東軍便開始了盤踞東北長達40年。
然而,為了提高關東軍,在日軍中的地位,特設定關東軍司令部,而且從日本,本土運過來的兵員,都優先由關東軍挑選,包括武器彈藥。
時間一長自然成戰鬥力最強,裝備最好的一支軍,更值得一提,關東軍是由天皇直接掌控與指揮,威嚴與地位大大增強。
然而再強的部隊也有毀滅一天,1942年,太平洋戰争開始後,由于日軍戰線拉的大長,又要進攻東南亞,又要應對太平洋上的美軍,還有面對國軍的攻擊,開始顯的兵力嚴重不足。
為了太平洋上的勝利,于是抽調13個師投入太平洋戰争,陸軍變海軍在戰場上,顯得非常笨拙,太多數關東軍有暈船現象。
加上這次關東軍,面對敵軍是戰鬥力,武器都非常先進的美軍,無疑讓關東軍成為炮灰。在日軍節節敗退情況下,于是大學營又調7個師回國,還把大批的軍需物資調回國内準備在本土與敵軍決一死戰。
這樣一來,戰鬥力最強,裝備最好的關東軍,被分散的一塌糊塗,戰鬥力嚴重下降。1945年5月8日希特勒投降,這下蘇聯開始把兵力轉移到東方戰場,8月8日蘇日宣戰。随後,讓蘇聯大将華西列夫斯基統兵150萬進攻關東軍。
蘇軍兵貴神速,分幾路大軍同時向強渡了額爾古納河、黑龍江和烏蘇裡江,分别從後貝加爾、黑龍江沿岸和濱海地區進入東北境内。蘇軍以摧枯拉朽之勢,重創關東軍,昔日的王牌不再威風啊。
加上日軍各地戰場上節節敗失,關東軍士氣也是非常低落,到了8月15日已經無法再抵抗蘇軍進攻的最後一任關東軍司令官向蘇軍投降。昔日的皇軍之花就此凋落,而剩餘的關東軍,都做了俘虜被押回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