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叮當快藥IPO之路,網際網路大健康下半場的賽點在哪兒?

根據12月22日港交所披露的資料顯示,叮當快藥的上市申請材料已經“失效”。半年等待過後,叮當快藥并未能如願在初定的有效期内敲響IPO的鐘。不過,這并不意味着叮當快藥上市失敗,公司仍然可以繼續更新招股書資料以尋求聆訊機會。

作為網際網路大健康領域最受關注的獨角獸之一,叮當快藥顯然已經成為初代醫藥O2O戰局中的獨苗。前半場的厮殺剛剛過去,後半場的驚濤又瘋狂襲來。主要依賴于“賣藥”模式的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内卷日益加深,同質化競争下急需一個新的解決方案。

叮當快藥IPO之路,網際網路大健康下半場的賽點在哪兒?

根據招股書,叮當快藥2018至2020年的營收從5.84億元人民币增長至22.29億元人民币,三年複合增長率超過95%。盡管市場環境異常嚴峻,叮當快藥仍受到各方資本青睐,比如今年6月遞交上市申請前,叮當快藥還宣布獲得2.2億美元新輪融資。

或許,叮當快藥IPO慢下來,未必是壞事。對它而言,一個新故事,一個能超越“28分鐘送達”這句Slogan的新故事,是比擷取新資本更重要的事情。

行業浪潮裡的兩次成功疊代

作為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的入局者,叮當快藥幾乎見證了整個行業的風雲巨變。不到8年時間,從O2O激烈厮殺到領域垂直細分,從網際網路醫院到大健康概念提出,日漸成熟的人工智能、大資料、雲計算、5G等新興技術,加速了醫藥、醫療、保健、健康管理等産業在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更新。在疫情催化下,網際網路醫療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釋出的《2020年度中國醫藥電商市場資料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醫藥電商交易規模達到1876.4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94.58%。直逼2000億大關。

與飙漲規模同時出現的,還有從未間斷的混戰。而在這一場場中混戰中,元老級的叮當快藥也經曆了兩次重要疊代。2014年,楊文龍開始了自己的二次創業,叮當快藥就此誕生——這不僅是其商業版圖從藥品生産向終端建設的拓展,也是他由傳統行業向網際網路進軍的嘗試。

在醫藥O2O遍地開花的2015年,“懶人經濟”是新的風口。在衆多競争者中,叮當快藥是一家承諾并做到28分鐘送達的企業,也是能提供核心區域全天候免費送藥服務的企業。這讓叮當快藥迅速脫穎而出。

與當時所有同行一樣,叮當快藥也是與線下藥店開展合作,但部分藥店做不到24小時營業,或者無法滿足使用者需求的速度配置,“輕資産”模式很快出現弊端。當大部分O2O企業宣布停止“按時送藥”的承諾之時,叮當快藥則是選擇了一條更為艱難但對使用者更友好的道路。叮當快藥進行自營化轉型,自建線下藥房,自建藥品配送系統和物流團隊,叮當智慧藥房應運而生。

事實證明,有時少數人的決定往往是正确的。一年過後,醫藥O2O進入退熱期,叮當快藥卻逆勢上揚,光是北京的日訂單就突破了2萬單,成為這場混戰的最終赢家。

第二次疊代來自于“大健康概念”時代的來臨。阿裡健康、京東健康相繼下場,美團等外賣軟體也加大了醫藥O2O的投入。面對新浪潮,楊文龍說:“叮當快藥不隻是個藥品大賣場。”在實作線上線下私域流量閉環後,叮當快藥進入了更具生态性的3.0時代。2019年6月,叮當快藥宣布着手打造“醫+藥+保+養”健康新生态,圍繞“使用者用藥、慢病複診、未病養護、家庭健康”提供完善的健康管理服務。

這些都成為叮當快藥第二次成功疊代的标志。從市場環境看,這是網際網路醫療的必經之路,但也是極為艱難的程序。

黃金賽道的洗牌時刻

2019年底,網際網路醫療因為疫情再次被炒得火熱。整個大健康産業飛速發展,身居港股的阿裡健康、平安好醫生市值大漲,之後京東健康的估值更一度高達300億美元。

2020年10月,叮當快藥宣布完成B+輪融資,一幅“醫+藥+檢+險”的閉環之圖漸漸清晰,叮當快藥也迅速推進“千城萬店”布局。也是在宣布融資完成的當天,江西叮當配送有限公司成立,叮當快藥強化物流環節的決心可見一斑。

叮當打造的自有服務體系,理論上是完美的閉環,但放置于競争激烈的當下市場,卻容不得叮當快藥慢慢發展。高昂的履約成本、線下擴張的大量花費、再加上日益增長的物流和倉儲成本,盡管叮當快藥的營收翻倍,但虧損也在發生。如何在確定服務品質的情況下保證成本降低,或者說如何尋找新的利潤點,這是叮當快藥的當務之急。

2021年10月27日,國家衛健委就《關于網際網路診療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一系列規定和舉措都證明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将進入更為規範、細分、高質的時代。在泥沙俱下之後,網際網路醫療這條黃金賽道又将迎來洗牌時刻,高品質和精準,必将會成為行業的關鍵詞。

這樣的改變,對于叮當快藥而言,正是一個逆轉的機會。

深耕創新兩手抓

對于大健康,楊文龍說過:“我認為大健康是一個永恒的事業,作為永恒事業的過程之中,必須堅持學習,堅持創新,堅持工作,堅持分享。”在這個永恒的事業裡,他的确遇上過不少關鍵時刻。叮當快藥的二次創業是,如今的大健康生态圈搭建同樣也是。

面對這樣的目标,叮當快藥的新故事究竟在哪裡?現在看來,它正在往兩條路上發力。第一條是深耕細分領域,另一條是健康檔案的創新。

在進博會上,叮當快藥與羅氏集團、阿斯利康宣布深度合作,深耕中國的慢性病市場,通過5G、物聯網、大資料等資訊技術以及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運服務,以專業化網際網路醫院能力解決慢性病患者在用藥治療過程中的難點,改善使用者問診買藥體驗。就像叮當快藥在招股書中提到的:“我們現時專注于肝病、皮膚病、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病,并計劃于未來逐漸覆寫其他慢性病。我們的慢性病與健康管理服務幫助醫生對使用者的高效追蹤、管理、溝通,并幫助使用者建立個人健康檔案,提高患者的藥物依從性,以及我們精确預測患者整個生命周期的醫療需求。”

在優勢領域,叮當快藥又提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概念,把社群經濟與網際網路醫療打通,以叮當智慧藥房為支點,向社群提供依托網際網路的多場景、一站式問診、購藥、慢病管理、心理咨詢等醫療醫藥服務。

從這些方面看,與依賴線下藥店的阿裡健康、京東健康等不同,自建藥房和物流的叮當快藥天然與消費者有更近距離,也更有優勢和條件根據使用者需求為其打造健康檔案,進而提供慢病管理等健康服務。這是其多年深耕的王牌,可能也将成為它率先實作“醫+藥+險”閉環的制勝武器。

從O2O購藥延伸到問診,再到慢病與健康管理,從“28分鐘”到“長久的保護與關注”,這也許就是叮當快藥的新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