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擊斃日軍中将的這場戰鬥,是他提議并指揮的,戰後,他卻被批評

1939年11月2日,日軍獨立混成第2旅團、獨立步兵第1大隊等部1500餘人,分3路向涞源之水堡、走馬驿、銀坊方向進犯,企圖尋殲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指揮機關和部隊。這個情報,早在10月30日,就由内線傳了出來,交到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将軍的手中。

擊斃日軍中将的這場戰鬥,是他提議并指揮的,戰後,他卻被批評

楊成武迅速将作戰計劃,向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元帥報告。聶帥在仔細研究了敵情後,同意楊成武用第一軍分區第一、第二、第三團和第三遊擊支隊擔任主力,第25團當預備隊的作戰方案,同時,指令第3軍分區第2團前去配合,并協調八路軍第120師獨立第1旅第715團對敵進行牽制。

擊斃日軍中将的這場戰鬥,是他提議并指揮的,戰後,他卻被批評

戰鬥于11月3日上午打響,至下午17時結束,斃傷日軍500餘人,繳獲各種炮6門、輕重機槍13挺、步槍210餘支、騾馬300餘匹、無線收發報機2部。戰鬥結束後,參戰部隊陸續撤出,但第一團沒有走,他們留下來,監視敵人的行動。4日淩晨,日軍又集合一千多人,前來收攏戰死的日軍屍體。第一團團長陳正湘将軍,拿着望遠鏡,密切觀察敵人的動向。經過觀察,他發現,日軍并沒有帶走日軍的屍體,而是就地進行火化,目的很明确,就是處理完日軍屍體後,繼續向我根據地進發。

擊斃日軍中将的這場戰鬥,是他提議并指揮的,戰後,他卻被批評

陳正湘迅速将自己的判斷和想法,向楊成武進行彙報,并建議,讓正在撤退的第二、第三團、25團和遊擊支隊,立即向黃土嶺方向急行軍,然後埋伏起來,一旦日軍繼續向我根據地進犯,那就在黃土嶺再打他們一個伏擊。楊成武覺得這個建議很好,馬上指令正在撤退的部隊,向指定地點設伏,并于7日下午3時,成功将這一夥日軍圍住,戰鬥打響。激戰中,陳正湘發現遠處一高地附近聚集一群敵人,便親自指揮炮手向此處開炮,沒想到,一炮炸死了日軍獨立混成第二旅中将旅團長,有着"名将之花"之稱的阿部規秀。

擊斃日軍中将的這場戰鬥,是他提議并指揮的,戰後,他卻被批評

但因為打這一仗時,楊成武在外線,便把指揮權交給在一線的一團團長陳正湘,但一團與其他參戰部隊又聯系不上,導緻參戰部隊各打各的,最終沒有圍殲這夥敵人,而且雖然殲敵900多人,自身傷亡也有500多。戰後總結時,陳正湘遭到了聶帥和楊成武嚴厲的批評,雖然批評過後,陳正湘仍被升為第一支隊司令員,從上司一個主力團,變成上司兩個主力團,但他對于被批評,始終不太了解,與楊成武之間,相處出了問題,1940年1月,他借養病之機,憤而離開了一分區,這段曆史,頗有争議,至今還有人在研究與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