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剛打了勝仗的野戰部隊團長,卻接到指令:立即改行幹情報工作

1942年4月29日,3萬多日僞軍對冀南抗日根據地進行了空前規模的大掃蕩。在這次掃蕩中,冀南軍區所屬部隊大都遭受到重大損失,唯獨第771團不僅沒有受損,還打了勝仗,殲敵一百多人。

771團團長賈建國向冀南軍區政委宋任窮(開國上将)報告了他們團的作戰經驗。他說:“我們着眼開展了敵占區日僞軍工作。想盡一切辦法把敵人據點變成我們的隐蔽地,把日僞辦事機構變成我們的情報點,我們的人潛入敵人心髒,敵人的一舉一動,我們了如指掌……。”

剛打了勝仗的野戰部隊團長,卻接到指令:立即改行幹情報工作

這一年10月的一天,賈建國團長突然接到上級指令:“現有緊急任務,速到軍區報到。”賈建國立刻騎馬出發,幾小時之後,到達冀南軍區所在地—棗強縣西部一個村子—黃金莊。

一見面,宋任窮政委就直截了當地告訴賈建國:“你這次來,就不要再回團裡了,要調你做情報工作。在目前,開展情報工作是個戰略任務,給你的任務就是很快建立冀南軍區情報機關。”

宋政委向賈建國傳達軍區首長的決定之後,為了讓賈建國認識和了解建立情報機構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他概括指出:冀南軍區的範圍,西至平漢鐵路,東臨衛河,北沿德石鐵路,南伸彰河河畔,這塊國土上有二十個縣。1942年4月29日敵人對冀南地區實施毀滅性的大“掃蕩”之後,建立據點一千多個,挖封鎖溝、壘封鎖牆二萬公裡。根據地幾乎全被敵人占領了,部隊化整為零,指戰員換上便衣,情況十分嚴重。……為了部隊生存,更為了保衛抗日根據地,上級機關訓示我們要迅速建立情報機關,開展隐蔽戰線上的鬥争,知己知彼,出奇制勝。

經過一番籌劃,冀南軍區情報處成立了。為了保密,對外稱冀南軍區參議室,賈建國為參議室主任,實際上是情報處副處長,該處由軍區首長直接上司。其下屬的主要科室有:情報科主管城市派遣、搜集情報;部隊偵察科掌管周圍敵僞據點動态;材料整理科承辦情況整理、刻印檔案。為了開展情報工作,經組織準許,賈建國加入了青洪幫。

在邢台,賈建國通過幫會關系找到一個幫會頭子魏風林,他講義氣、重私情,社會關系伸向各個階層,消息靈通。第771團3營教導員汪洋作為賈建國的代表駐魏風林那裡。

在邯鄲,賈建國結識了賈茂堂。此人也是青洪幫,賈建國與他結為幫友。這個人是邯鄲搬運工的頭目,通過他可了解邯鄲敵僞動向、人員調動、物資運輸方面的情況。

在臨清,這裡是魯西北重鎮,是日僞“掃蕩”冀南根據地的集合點。賈建國派出王文秀在臨清當僞區長,偵察敵人動靜。

在德州,這裡地處冀魯交界,是敵人的重要據點。賈建國派出一名擁護八路軍的農民劉運台,投資700元開設一座鞭子鋪為掩護,收集日僞情報。

冀南軍區情報處成立後,敵占區的重大情況和變化,像電流一樣輸入到冀南軍區首腦機關。這一天,當賈建國向軍區司令員陳再道(開國上将)、政治委員宋任窮彙報情報處工作時,宋政委說:“為了知己知彼,了解和掌握敵人對我區的行動,你要派人打入敵人心髒—平津(北平天津)一帶,搞戰略情報。”陳司令員也指出:“你們情報工作的眼光要放遠一點,深入虎穴才能得虎子嘛!”

根據上司訓示,軍區情報處四處尋找、深入調查,走遍了冀南抗日根據地,列出了一份各縣社會名流、開明士紳的名單。經過彙總、遴選,找到了一位合适的潛伏對象,他就是冀南地區臨漳縣的知名人士王家修。

王家修,字碧岑,河北臨漳人。早年曾參加過直系軍隊,任過少将混成旅長。他與當時的僞華北綏靖軍(又名華北治安軍)總司令齊燮元是保定陸軍軍官學堂的同學,還曾做過齊燮元的下屬。齊燮元後來在軍閥混戰中失敗倒台,王家修也回鄉定居了。抗戰爆發後,齊燮元投靠日本人,當了大漢奸,一時間地位顯赫。

剛打了勝仗的野戰部隊團長,卻接到指令:立即改行幹情報工作

王家修有一個政治上十分可靠的革命家庭。他的老伴王淑媛,中共黨員,村婦救會主任;三女兒王婉貞是縣婦聯主任,中共黨員;兒子王子鑫早已秘密加入中國共産黨,時任成安縣縣委委員、宣傳部長。在他的親屬中,他大姐家的孫子唐醒民就是中共成安縣縣委書記。王家修本人也是開明人士,有民族正義感,有“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的愛國心。

不論是從社會關系還是政治面貌上來看,王家修都是非常合适的潛伏人選。可王家修當時不但年過花甲,雙目也已失明了。在這種情況下,他本人願意擔此重任嗎。

賈建國派人找到成安縣縣委書記唐醒民,讓他發動王家修身邊的親朋好友,一齊勸說他出山。陳再道司令員,也寫了一封親筆信給王家修,動員他接受潛伏任務。在衆人的勸說,特别是陳再道司令員那封來信的鼓勵下,王家修表示:“個人榮辱沉浮抛至腦後,國家興衰才是大丈夫的矢志。”

王家修接受潛伏任務後,先讓人以他的名義,寫了封信給齊燮元。說自己有眼病,想到北平治病,希望齊燮元給個友善。齊燮元很快便回了親筆信,說歡迎王家修到北平治病,住處不成問題,醫院可以聯系最好的醫院,一切花銷均由他負責等等。

剛打了勝仗的野戰部隊團長,卻接到指令:立即改行幹情報工作

王家修接到回信後,立刻攜家人前往北平。成安縣縣委書記唐醒民,改名王鵬飛,以王家修侄子的身份,一同前往,協助王家修開展工作。

齊燮元熱情的接待了王家修,除了安排王家修就醫,還給了王家修一個少将參議的職務。唐醒民被安置成秘書,就此打入了敵僞機關内部。

與此同時,南宮縣士紳馬紫笙也到北平,讓他打入齊燮元部策反機要科長、同鄉馬效增。兩個月後,賈建國又派馬競先夫婦赴平,自謀職業,隐蔽待命;祖籍北平的參謀程成也回到了故鄉,他動員嫂子和保姆協助開展活動。

為了組建天津地下情報網絡,賈建國派出曾在臨清縣委工作過的王喜專程去天津建立情報點。

經過幾個月的艱辛努力,冀南軍區情報處在平津地區的戰略情報網建立起來了。

1943年5月,賈建國被調往八路軍前方總部情報處,專門作齊燮元的争取工作。在此之前的1943年1月,賈建國曾作為八路軍代表,秘密奔赴北平,希望通過王家修的關系,與齊燮元面談,但被齊燮元拒絕了。

1943年6月,賈建國再次來到北平。通過關系,他在北平上了戶口,辦理了正式的居住證,長期潛伏了下來。當然,他的首要工作,還是在齊燮元這邊。

剛打了勝仗的野戰部隊團長,卻接到指令:立即改行幹情報工作

沒想到一個月之後,也就是1943年7月,北平的各大報紙均以大字标題登出了齊燮元下台的消息,北平廣播電台也播出了同樣的新聞。北平的街頭巷尾對此議論紛紛,百般猜疑。

齊燮元的突然下台,讓賈建國失去了工作對象。他急急忙忙傳回八路軍前方總部彙報工作。前總情報處副處長申伯純分析,齊燮元這個人“此伏不甘心,再起不可能。”他雖然不在台上了,還可以利用他的社會關系,為将來收複華北起點作用,為此對齊的争取工作還應做下去,争取見到齊燮元。了解其下台的真正原因,窺測敵人動向。

是以,賈建國很快傳回北平,繼續從事情報和策反工作。在此期間,賈建國結識了齊燮元身邊的成銘齋(齊的陸軍大學同學)、陳班候(曾擔任齊的秘書長)、田文炳(齊的親信,曾擔任僞省長)等人。這些人對于賈建國開展情報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1944年11月,即便是普通人也能看出軸心國集團必然失敗的結局了。在這種形勢下,齊燮元終于答應面見八路軍代表賈建國了。

這一天,在王家修與成銘齋的陪同下,賈建國來到齊燮元在天津的家中。一見面,齊燮元就說了一大通為自己當漢奸辯解的話:“我不是漢奸。蔣介石拱手把華北送給敵人,我齊某為了拯救華北父老才出山的,我現在是養精蓄銳,以待時機。我出任華北方面的職務,實出無奈,僞滿時代日本人讓我到滿洲國出任總理,我設法脫身了,這次不得不做,不然就有被殺頭的危險。我齊某并不甘心當漢奸,我也是堂堂的中國人,我不能救國我要救民。”

剛打了勝仗的野戰部隊團長,卻接到指令:立即改行幹情報工作

賈建國聽完齊燮元這番話後,突然問道:“聽了齊先生的話,很了解,但你為日本人做事多年,為什麼他們讓你下台?”齊燮元一時答複不上來,後面吞吞吐吐的說:“和日本人的關系沒有搞好,他們不信任我。”

“你超過了日本人控制你的權限。”賈建國一針見血的指出,而齊燮元則以驚奇的眼光看着賈建國。

賈建國分析道:“日本對中國的統治是分而治之,它絕不能讓實權落在中國人手上。你的兩次整軍,号稱二十萬治安軍,實際上隻有十萬人,你在抓軍權。河南田文炳,河北杜錫鈞,山東唐仰杜,……都是你的人,你在抓政權。這就是你和日本人的主要沖突,你觸犯了日本人的利益,他們肯定會把你拉下台來!”

齊燮元聽了賈建國的話,如同被針紮了似的顫了一下,一旁陪同的王家修與成銘齋也不住地點頭稱贊。

接下來,賈建國以堅定的口吻分析了國際和國内的形勢:“抗戰一定能勝利,而且很快就能勝利。從國際形勢看,軸心國的希特勒節節敗退,德國是軸心,軸不轉,輪子也就不轉了。蘇聯必勝。美國加入同盟國,對日開戰,以顯示威力。中國戰場上,蔣介石是給日本人當清道夫,積極反共,消極抗日,但他也阻止不了全中華民族的抗日洪流。”

接着,賈建國順勢宣傳中國共産黨的政策:“為日本人做過事的人,隻要積極參加抗日,舉行起義,我們既往不咎。華北實力在我們手中,華北解放非我莫屬。如堅決當漢奸,人民是不會饒恕的。你要投靠蔣介石亦不可能,你和蔣的關系,世人皆知,你的第五集團軍為什麼沒有成立起來?你賣了房子、家産,想買個集團軍司令蔣都不給。 蔣介石是個大流氓,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用我們共産黨的話說,蔣對雜牌軍是又打又拉,拉過來就吃掉,拉不過來就消滅。”

幾個回合下來,原本趾高氣揚的齊燮元收斂多了。他低着頭說:

“賈先生,我雖下了台,但我沒有閑着。我剛下台就派人到蒙疆司令下村定那裡,我們關系很密切,他可能代替岡村甯次調華北,隻要他一調來,我就可以官複原職。現在我雖不在台上,華北的進階軍政幹部,大都是我部下,清河的軍官學校我還有8000個學生,這都是華北治安軍骨幹。幾年來我嘔心瀝血,培養幹部,時機一來,隻要我齊某一招手,就會一呼百應。今後我一定抗日,和八路軍合作,分工合作,殊途同歸。” 王家修與成銘齋在旁邊不失時機的捧上一句:“大帥不錯,高見,高見,隻有這樣,才有遠大前程,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絕不能寄人籬下。

“隻要我一複職,就在我這裡設立電台,我要和毛主席、朱總司令直接聯系。我今年已過花甲,但還不服老,還想幹一番事業。”齊燮元越說越興奮。

剛打了勝仗的野戰部隊團長,卻接到指令:立即改行幹情報工作

适可而止,這次見面雙方要說的話都說了。在回程的路上,王家修伸出顫抖的手,撫摩着賈建國的肩膀說:“賈先生,我佩服你的膽識!”

八路軍參謀長滕代遠對此次談判很滿意,認為恰到好處,不卑不亢,不失我黨我軍威嚴。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由于形勢的突然變化和齊燮元本人的猶豫不決,使得這一策反行動未能畢其全功 (齊燮元于1946年被以“漢奸罪”判處死刑) 。但在此期間,賈建國及其情報小組還是開展了大量工作,擷取了很多情報。例如日本投降後,賈建國通過陳班候,搞到了這一年11月,在北平召開的國民黨高層秘密會議記錄。參會人員包括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北平行營主任李宗仁、CC系頭目陳立夫、教育部長朱家骅和第11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等人。會議确定了國民黨在華北的戰略步驟:第一、先打通北平、張家口、綏遠一線,截斷中共中央所在地一一延安通往東北的交通要道;第二、打通北平至山海關一線,切斷中共冀中部隊與冀東地區的聯系;第三、接收秦皇島,控制東北,并與東北的熊式輝、杜聿明取得直接聯系;第四、打通平漢路,占領石家莊,從安陽向北打,從保定向南打;第五、打通津浦路,其做法先南後北……。這一重要戰略情報,被迅速報告給了中央。

1945年12月,賈建國遭人出賣,被捕入獄。1947年3月,賈建國經營救出獄後,後被調往野戰部隊,先後任第14縱隊41旅和第209師參謀長,參加了豫東戰役和淮海戰役。全國解放後,賈建國曆任華北軍區炮司副參謀長、軍委炮司高炮處處長、高射炮校第一副校長、軍委炮司高炮部副部長、炮兵學院訓練部副部長,為我軍高射炮兵作戰、訓練、學術研究付出了心血,做出了貢獻。1988年9月,賈建國在北京去世,享年76歲。

本文作者:季雨,“這才是戰争”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争”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