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臣子不解,司馬昭:倒着念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臣子不解,司馬昭:倒着念

說到劉備,世人無不贊揚,就連曹操也對他敬佩有加,稱他為“英雄”。确實,能在亂世之中抓住機遇完美逆襲的人并不多,劉備不但完成了逆襲,而且還建立了蜀漢,這一點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相較之下,劉備的繼承者劉禅就顯得差多了,與他的父親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人們一聽到此人,無不用“扶不起”來形容。然而,劉禅真的“扶不起”嗎?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臣子不解,司馬昭:倒着念

在筆者看來,劉禅能力确實不足,但是說他扶不起卻顯得有些過了,相反,此人其實很聰明,知道該怎樣去保護自己,與其說他不思上進,倒不如說他其實也很無奈。

一、先帝努力創業

東漢末年,天下局勢大亂,各路人馬挺身而出想要成為天下共主。劉備原本隻是販賣草鞋的小商人,無意中結識了張飛和關羽,從此開始走向創業之路。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臣子不解,司馬昭:倒着念

劉備雖說是漢朝後裔,可到了他的這一代早就默默無聞了,但是“中山靖王之後”這個名号還是挺管用的。創業初期,劉備身邊隻有關羽和張飛二人,這兩人雖然武功高強,可是張飛隻會動不動砍人家腦袋,關羽在謀略方面也略有欠缺,幾乎沒有可用之人。

劉備想要創業,卻一直苦于沒有人才,在創業路上走了許多彎路。不過,這一切随着諸葛亮的出山徹底得到了改變。

赤壁大戰過後,劉備在諸葛亮的幫助下順利入主荊州,之後又聽從諸葛亮的建議,把荊州當作根據地,把四周容易得手的領土盡數收入囊中,最終建立了蜀漢,實作人生逆襲。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臣子不解,司馬昭:倒着念

然而,縱然劉備再聰明,還是犯了大錯,在建立起蜀漢後忘記了諸葛亮所建議的“聯吳抗曹”方針,打着為兄弟報仇的名頭企圖吞并東吳。東吳是老牌勢力,哪有那麼容易撼動根基呢?結局可想而知,被火燒連營毀了蜀漢根基不說,連劉備本人也命隕于白帝城。

臨終之前,劉備最放心不下的依舊是他那不争氣的兒子阿鬥,為了保住江山,他把阿鬥托付給了諸葛亮,甚至揚言如果阿鬥實在扶不起來就由他直接代替。

為了回報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視壯大蜀漢為己任,鞠躬盡瘁讨伐魏國。可惜蜀漢的實力實在太弱了,縱然諸葛亮付出所有精力,依舊打不過魏國,最後在五丈原抱憾而終。幸好蜀漢趁着司馬懿還沒有聽到諸葛亮的死訊将最後一支精銳撤回,這才堪堪保住了蜀漢。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臣子不解,司馬昭:倒着念

二、亡國少主劉禅

大家認為保住最後一支精銳就可以保住蜀漢了嗎?可沒有那麼容易的事。所謂國弱無外交,劉備在世時與東吳結下了不解之仇,劉禅即位以後已經沒辦法再與東吳結盟了,多年後,魏國一舉打到劉禅的老巢,蜀漢徹底滅亡。

國家滅亡,自然與國主離不開關系。蜀漢在劉禅手裡走向滅亡,劉禅背負了種種罵名,世人都認為劉禅親小人,遠賢臣,是個昏庸無能的君主,這才導緻蜀漢成為三國當中最早滅亡的國家。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臣子不解,司馬昭:倒着念

然而,劉禅真的那麼弱雞嗎?身為劉備唯一的繼承人,除非他有意不讓兒子變優秀,否則說阿鬥扶不起是不存在的。身為一個國家的繼承人,劉禅必然會接受全國最好的教育,他的才華肯定不止人們所看到的那一點。

劉禅在諸葛亮死後開始發展國内生産,對外暫停征戰,使蜀漢得以休養生息。但是劉禅一直活在父親與相父背後,自己在軍事方面不太懂得經營。等諸葛亮一死,大部分的軍事力量都在臣子手上,劉禅縱然有心在提高軍事力量,卻礙于諸葛亮留下的武将太強勢,劉禅幹不過,隻能作罷。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臣子不解,司馬昭:倒着念

其次,蜀漢雖說是劉備打下的江山,但本土仍然有很多老牌門閥貴族。諸葛亮去世以前,這些人礙于諸葛亮的手段不敢作妖,可等到諸葛亮一死,這些貴族便開始放飛自我。

他們表面上聽從劉禅的指揮,暗地裡卻根本不把這位君主放在眼裡,淨幹些拖蜀漢後腿的事情。在種種困境之下,劉禅作為沒有根基的君主,縱然拼盡全力,還是無法挽回蜀漢的氣運。

當魏國的兵馬包圍成都時,劉禅為了減少傷亡而向蜀國投降。至此,蜀漢正式滅亡,作為君主的劉禅則被迫離開故土來到長安,開始了危機四伏的生活。

三、寫下三字逃過一死

司馬昭比世人更加了解劉禅的實力,擔心這位君主心有不甘,于是設下了一場鴻門宴。宴席中,司馬昭故意問劉禅還想不想回國。蜀漢臣子一聽到這個問題,當下把正确的答案告訴劉禅,可劉禅卻告訴司馬昭,自己在長安生活得挺好的,已經不想再回蜀漢了。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臣子不解,司馬昭:倒着念

因為這件事情,世人對劉禅的看法更多了幾分鄙夷,認為他“樂不思蜀”,卻沒有人知道他這麼說隻是為了自保而已。一旁的司馬昭正虎視眈眈,但凡他說出半個對蜀國仍有留戀的心思,等待他的都将會是死亡,東吳的末代君主就是最好的例子。

盡管劉禅在宴會上小心應對,連思鄉之情都不敢表露出來,司馬昭依舊不放心,整天擔心劉禅會起兵複國,是以對劉禅起了殺心。

為了確定劉禅已經徹底歇了複國的心思,司馬昭又派出臣子到劉禅所住的府上刺探,卻發現了新的情況。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臣子不解,司馬昭:倒着念

原來,劉禅給自己所住的府上寫了“中山寨”三個大字。司馬昭先是不解,但很快就哈哈大笑起來。當時有很多臣子站在司馬昭身邊,他們不明白司馬昭為何突然大笑,司馬昭并未解釋,而是讓臣子們把劉禅所寫的三個字倒過來讀。

原來,所謂的“中山寨”,倒過來即是“寨山中”,也就是“在山中”的意思。劉禅用這三個字當成府上的牌匾,其實就是在告訴司馬昭自己志在山中,已經沒有了複國的心思。司馬昭看到劉禅這麼識相,這才沒有對他痛下殺手。

小杜結語

都說劉禅無能,其實他也挺悲哀的,作為一個君主,他又何嘗不想把國家維持好,讓子民安居樂業?可諸葛亮在幫他的同時,也留下了諸多隐患,使蜀國最終隻能走向滅亡。作為君主,他也想有骨氣一些,可骨氣與生命不可兼得,他選擇了生命,就隻能抛棄骨氣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