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鬼谷子:教你3招溝通的技巧,改變直性子,做個嘴巴富貴的人

鬼谷子這人太深奧了,在他之後的兩千多年裡,凡是真懂其言、深谙其術,并身體力行而發揚者,大多功成名就。會說話是交際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鬼谷子之術之一。

高超的言談溝通藝術,小到與人相處,大到成功的外交和談判,不論對于你自己,還是對于你的團體乃至國家民族都是十分重要的。

當你人生起步初涉世,特别是在入世之後,面對繁冗事務或緊急情況的時候,對你的朋友、同僚、上司甚或是對手如何說話表态,對于城村發展環境、實作自己的人生目标,都十分重要。

太廣的方面先不說,今天就隻說說“直性子咋能學會說話才能使嘴巴變富貴”。對此,鬼谷子教你說話三招:度權、量能、揣情......。

鬼谷子:教你3招溝通的技巧,改變直性子,做個嘴巴富貴的人

何為揣情?先說“揣情”,這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最常見不過,人人都用得着。所謂“揣情”其實就是在搞明白對方言談舉止、行為做派真實意思的情況下,你再說話。

一個真實的現代故事!上世紀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時期,一對夫婦敦厚老實,老年得子。兒子趙利爽相貌堂堂,性格耿直,九十年代中期經父輩鄉鄰介紹與鄰村美女成婚。

一年之後喜得貴子,全家人都樂得合不攏嘴。但不久被一件破事沖得一絲不剩:本來經父親戰友介紹,在外謀職收入不錯的趙利爽背着行李卷回家了。

原因是這樣,一日老闆說:“我和推薦你來的人關系不錯,你要替我多擔當點兒。你收拾一下,帶上十幾個人到下面的我分廠去領頭創業。但那裡工作累,條件苦,連食堂也沒有,還得你們自己做飯”。

鬼谷子:教你3招溝通的技巧,改變直性子,做個嘴巴富貴的人

利爽一想,還關系不錯呢,其實就是欺負外鄉老實人,咋不讓别人去?于是張口就說:“我不去,我幹不了!”老闆說“那你回家後好好想想,三天内給我答複”。

回到宿舍後,他躺在床上翻過來掉過去,越想越生氣。第二天一早,他誰也沒告訴就卷上行李回家了。聽他說完原因後爸爸說,你這樣我以後咋見戰友的面?媽媽在一旁唉聲歎氣一聲不語。

這時妻子說:“你這個人就是一根筋!人家老闆那是讓你當頭兒,是重用你。真不知好歹。你給我回去”!“好哇,你這個東西,不想着你男人反倒替别人說話!”說着就要動手。

媽媽趕緊将兒媳擋在身後,爸爸将兒子罵着趕了出去。為這事兒夫妻兩個經常吵打,關系迅速惡化,不久就離婚了。後來再婚,又離了,利爽隻好又随人打工去了。

鬼谷子:教你3招溝通的技巧,改變直性子,做個嘴巴富貴的人

多年後,利爽又結婚了,第三個妻子身材高挑,白淨漂亮。這年年底,妻子知道利爽這天回來,專門去城裡,用自己積攢的錢給八歲的“兒子”從上到下買了一身新裝。

利爽一進家門,它就趕緊拿出來給“兒子”穿戴。利爽一見,張口就說:“看你買的這破玩意兒,打發要飯花子呢?要買就買點好點的”!妻子馬上捂着臉抽噎了起來。

就這樣兩人又離開了。有些人本來人性心眼都不錯,本想把話說話,但為什麼話說出來之後讓人聽起來正好意思相反,不中聽呢?關鍵在于要先搞明白再說。

說話要得體,心可以直,但口不能快。心直是好事,但不假思索的口快卻是缺乏智慧的表現。像趙利爽這樣的人隻有改變自己的直性子,想好了再說,不要總是圖個說了痛快,才能使自己的嘴巴富貴起來。

鬼谷子:教你3招溝通的技巧,改變直性子,做個嘴巴富貴的人

量能是什麼意思?

所謂量能就是估量能力,說話之前要估量對方的智慧、才幹和氣勢,進而進行交流。鬼谷子将世人分為智者、博者、辨者、貴者、富者、貧者、賤者、勇者、愚者九種人。

同時,他還教導了與此九種人溝通的技巧精要和“病、怨、憂、怒、喜”情況下的五大溝通政策,并指出“此其術也,而人常反之”,意思是說,對于他的這些要術,有的人不但不照着去做,而是反着來。

他還肯定地說:“言多類,事多變,故終日言不失其類,而事不亂;終日變,而不失其主”,意思是說雖然與人溝通可以有多種語言,事情有許多變化,但最終隻要不忘記此類語言溝通藝術,那麼事情就壞不了。

即使事情一日數變,也不要失去這一溝通規則的主旨要義。凡此九種學術深奧,道理繁複,不能一一贅述。這裡隻簡單說說“與智者言,将以此明之;與不智者言,将以此教之,而甚難為也”。

鬼谷子:教你3招溝通的技巧,改變直性子,做個嘴巴富貴的人

之是以不談其他幾種人,是因為他們都是從此兩者衍生出來的。當年朱元璋起事之初,中軍司令部裡缺一個軍事秘書長,于是李善長去應聘,做完答題滿分而中。

李善長文采雖好,智慧如何呢?最後還得朱元璋面試。“蠢人我可不要”!朱元璋就有了。當年雖隻有25歲朱元璋内心城府卻深得很。

面試時他問道:“李大文人,四方戰鬥,何時定乎(這四面八方的天下戰争什麼時候才能平定呢)”?這是個大難題,就是大人物也不敢在沒有底氣的情況下給出肯定的答案。

沒想到這個小“大文人”确實不軟,略一沉吟答道:“學劉邦”。這三個字看似平常、似乎誰都會答的答案高在哪兒了呢?絕非偶然,因為李善長在應聘之前,就對朱元璋這個老闆進行了仔細的調查。

鬼谷子:教你3招溝通的技巧,改變直性子,做個嘴巴富貴的人

他搞清了朱元璋到底是屬于鬼谷子溝通術所列九種人中哪種人,知道了“您的老家濠州離沛縣不遠,是以您身上有王氣”,思想上做了充分準備。

也許就是從此開始,朱元璋才真把自己當成了劉邦,而真把李善長比作蕭何了。“是故與智者言,将以此明之”——這就是善于鬼谷子溝通之術的魅力之一。

“與不智者言”的溝通。“不智者”就是愚者。把智障者刨除在外,鬼谷子所謂的“愚者”就是學識水準低,不識好人心,死也不開竅的那種人。

如果你稍微懂些鬼谷子溝通之術的話,當你看清此人廬山真面目之後就應該敬而遠之,“良鳥擇枝而栖,良臣擇主而侍”,千萬不要執迷不悟,還在一味的順情說好話,阿谀奉承。

鬼谷子:教你3招溝通的技巧,改變直性子,做個嘴巴富貴的人

否則,非但不能利人,反而可能害己。此類例子在你我身邊俯拾皆是,不舉也罷。簡單而言,有時候方向的選擇,要比一直悶頭幹活更重要。

度權的意義?

鬼谷子雲:“量權不審,不知強弱輕重之稱”。“權”就是度量權衡,這就需要用“稱”,用你的心掂量并準确掌握對方的真實資訊和情況,再權衡輕重強弱,審時度勢。

正所謂“權之是以知輕重”之後,才能适時與對方進行良好有效的溝通。每一個想要在當權主政者面前提議進言的話,都要在此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否則就根本無法制定謀略,設計方案,自然也就辦不成事。

話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六國一統天下之後,對大秦的威脅主要來自北方的匈奴等少數民族,為此需要從全國各地前往征調民夫修築北方的秦長城。

鬼谷子:教你3招溝通的技巧,改變直性子,做個嘴巴富貴的人

為防止民夫中途逃亡,大秦律規定,凡押送不足數的官員要與剩餘的民夫并處死刑。當時常年征調大量民夫的劉邦正在沛縣做亭長,突然接到指令為縣裡押送一批民夫去骊山修皇陵。

于是在左有謀士蕭何,右視死如歸、舍身救主的武士樊哙的陪同下一路前往。雖然他與兩個兄弟已盡心竭力,但大部分人還是因為害怕勞役過重而死途中逃走,當到達今日河南省永城市的芒砀山地界時所押送民夫已不足百人。

劉邦自己度量,如此這樣,即使到了骊山,我和剩下的弟兄們也會一律按逃亡罪被殺。百思無策,飲酒大醉,夜裡幹脆就把剩下的所有農民都放了。

并且對他們說:“你們都走吧,我從此也要逃跑了。日後好自為之”!但這些民夫平素見劉邦如此豪情義舉,都願相随,不肯離去。

鬼谷子:教你3招溝通的技巧,改變直性子,做個嘴巴富貴的人

此時,早已洞悉天下大勢、明細劉邦稱雄天下雄心的蕭何,見千載難逢的時機已到,于是走上前去對劉邦說到:“既然如此,橫豎是死,不如反了吧!”樊哙立即高喊“反了,反了!”但此時劉邦仍然看似信心不足,面帶猶豫。

此時蕭何近前耳語:“如今暴秦,天下共讨。先有陳勝吳廣,再有項羽南攻,秦必不久矣。”樊哙大聲說道:“這話我愛聽,此時不反更待何時!”所有民夫高呼“誓與亭長同生共死”!此時劉邦為何猶豫,是因為他心思頗大,原本指望暗地招兵買馬,待機而動,但又怕被官府察覺而事情敗露。

難道此時真是機會嗎?于是故意原地踱步,百度衡量:“此時不舉,更待何時”!于是毅然決定依照蕭何之計,演繹了一出“芒砀山劉邦斬蛇起義”的神劇和“天降大任于漢邦”的神話,進而助其最終建立了大漢王朝。

鬼谷子:教你3招溝通的技巧,改變直性子,做個嘴巴富貴的人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以後蕭何月下追韓信、樊哙鴻門宴當庭笑談啖肉的千古美談,二人分别成為千古敬仰的一代名相、名将。

總之,語言,包括書面文字這種語言的載體,作為人類思想和感情溝通的重要工具是否運用的好,不隻在于順情說好話,溜須拍馬,阿谀奉承,讓别人聽着舒服,自己得點好顔色、撈點小好處而已。

更主要的是如果你能夠有效成功的運用,則能助你獲大益,成大事,實作自己的人生夢想。否則禍從口出也不是不可能。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