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世界絕望不等于不吃牛排” |再見啦2021

“對世界絕望不等于不吃牛排” |再見啦2021

2021年就要過去了。恭喜你,又堅持了一年。

這是遲滞的一年,許多困難都熟悉得令人疲憊。我們就像坐在一輛不知開往何處的車上,逐漸習慣了颠簸,隻想抓好自己的扶手。

按照慣例,今年,我們也邀請了看理想App的主講人以及和我們合作過的老師們,分享自己的年終感受。我們提出了4個問題:

1. 如果用一個關鍵詞概括這一年,會用什麼?

2. 如果選一本書作為2021的最推薦書目,會選擇哪一本?

3. 對于2022年,有什麼希望或計劃要實作的事嗎?或者有什麼特别的期待嗎?

4. 可以給看理想的朋友們一句新年寄語嗎?

或許你能從他們的回答裡,找到如何在潮水中安放自己的線索。

“以後有工作就好好做,有錢就好好賺,有人愛就好好珍惜,因為沒有什麼比現在擁有的更動人。”

祝願你的2022,平安、順遂。

01.

這是适合讀卡夫卡、加缪、

米蘭·昆德拉的時代

周轶君|《你好,童年》《周轶君:教育觀念20講》主講人

2021年的關鍵詞

2021年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對我來說是“隔離”。

我指的并不僅僅是真的去隔離,雖然我已經是朋友當中隔離次數最多的人之一。實際上,我發現這個世界也變得越來越像一個個小格子間,不但我們的身體無法抵達很多地方,思想觀念也越來越有陣營感和疆界。

推薦的書籍

我想推薦的書是,史景遷寫的《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

《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

史景遷 著

這本書是好多年以前讀的了。張岱要面對一個事實是,讓他活得多姿多彩的輝煌明朝,被撕裂了,他經曆的美好的昨日世界突然間土崩瓦解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這樣一個心智豐滿、非常有創造力的人是怎麼去度過餘生的?史景遷做了很多内心的探索。

張岱是84歲去世的,史景遷是85歲。我重讀這本書時,也會覺得有一些暗合的地方。史景遷作為一個史學家,可能最想知道的一件事是,他關心的那些事情,後來怎麼樣了?而疫情肯定會讓所有的答案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更加不确定。

2022年的期待

有是一定有的,但是我不太想說出來,就像許生日願望一樣,你說出來不是經常就不能實作了嗎?不過,對于2022年所有的期待,都取決于疫情什麼時候能夠結束,是以我跟太多的人一樣,都是希望這場噩夢快點過去。

給看理想朋友們的新年寄語

我在這個方面最是沒有什麼新意,但我正好讀到一段尼采的話,可以分享給大家。

“不管我們把世界想象得太好還是太壞,我們都會收獲巨大的喜悅:如果預想得太好,我們等于給世界(經曆)注入了比實際更多的美好;如果預想得太糟,我們會得到一個令人愉快的失望:世界的美好,會因為我們的驚喜而加倍放大。”

“對世界絕望不等于不吃牛排” |再見啦2021

駱以軍|《故事便利店》主講人

如果用一個詞來描述我對2021年的回憶,我覺得就是“迷迷糊糊、恍恍惚惚”。因為好像整個世界都病了。

我現在55歲,新冠疫情可能是我們這一代人,第一次真正遇到這樣的大瘟疫。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我們可能經曆了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平和,比較自由的年代。但最近這些年,尤其2021年,我們可以感覺到全世界好像處在一種說不出的,大于個人的,莫名其妙的仇恨之中,讓人挺難受的。

我想推薦台灣小說家童偉格的作品《童話故事》,目前大陸這邊還沒有出版。我覺得童偉格是台灣現在最好的一個小說家,他很安靜,作品不多。

《童話故事》

童偉格 著

《童話故事》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米蘭·昆德拉這樣我們覺得很複雜,或者很熟悉的小說家,編成一小則一小則的故事,像詩一樣深邃優美。他能夠演奏出這些小說家的作品中靈魂核心的最精美的聲音。

我從2021年5月開始,就在寫一本關于壽山石的小說,想寫成短篇小說集的形式。壽山石實在是太美了,我希望把這種特質,寫成像“唐傳奇”那樣的短篇小說。2022年我可能還在繼續做這件事。

希望不管是大家還是我自己,都平平安安的,内心能夠很安定,不要恐懼,不要慌亂,心底的願望都可以實作。

馮果川|《你沒聽過的人類居住簡史》主講人

2021年,我想很多人過得都不容易。宏觀來看,這個世界很不安定,疫情反反複複,周遭的思想和文化環境正在倒退。微觀上,我們很多人對這個世界的變化假裝看不見,還在努力讓自己相信生活是正常的。

用什麼樣的詞去概括這一年呢?也許可以用“荒誕”吧。我覺得,現在可能是一個特别适合讀卡夫卡、加缪、布爾加科夫、米蘭·昆德拉和庫爾齊奧·馬拉巴特的時代。

我推薦庫爾齊奧·馬拉巴特的作品《完蛋》。這本書雖然寫的是二戰,但是今天讀起來仍然很有啟發和共鳴。

《完蛋》

庫爾齊奧·馬拉巴特 著

它充滿了各種怪異的故事和殘酷但充滿詩意的意象,既不是完全的紀實也不是虛構的小說。這讓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真實的含義。隻有實際發生的事才是真實的嗎?現實發生的,難道不是很多可能中偶然被選中的一種而已嗎?現實中的真實和心裡的真實哪一個更真呢?

這是一本卡夫卡式的小說,字裡行間透着這個世界的荒誕和冷酷,看着讓人脊背發涼。推薦這本書,也是因為這個輕松而易上口的書名......

來年我想搞一個交友計劃。每天至少去認識一個朋友,可能是天上飄過的一朵雲,可能是牆壁上的一塊磚,路邊的一朵花,一隻緩慢爬行的非洲蝸牛,一包瓜子中的一顆,結識他,給他取個名字,努力去發現他的不同,記錄下我們的相遇,為他寫一段故事。

觀察被自己忽視的日常生活的細節和瞬間,也許沒有任何意義,也許我隻是在用無聊的行為等待時間過去。

在當下,思考不隻是智力問題,也是勇氣的問題。希望我們有勇氣去思考,去面對現實以及真實的自己。如果努力去維護一個正常生活的想法讓我們變得被動和軟弱,倒不如勇敢地去面對生活的真相。

“對世界絕望不等于不吃牛排” |再見啦2021

02.

“欣于所遇”,不辜負,不放棄

周奇墨|《十大單口喜劇專場》主講人

對我來說,如果用一個關鍵詞來概括這一年的話,應該是“突破”。不管是巡演,還是在《脫口秀大會》上拿到名次,比我之前都是有所突破的,我甚至都不知道明年該怎麼進步了,苦惱。

我想推薦我今年印象最深的一本書,一大學幻小說,丹尼爾·凱斯的《獻給阿爾吉侬的花束》。這種類型的小說我一般很少看兩遍,因為很多小說你一旦知道它的設定之後,就沒那麼有吸引力了,但是這部不一樣。

《獻給阿爾吉侬的花束》

丹尼爾·凱斯 著

它是一個悲劇,講的是一個患有先天性智力缺陷的人,在試驗了一種新藥之後,智商開始突飛猛進,甚至超過常人。随後,他開始明白自己曾經經曆了什麼。

我覺得讀這樣悲劇性的小說,有的時候還是很有益處的,因為它會讓人對現實的生活反而産生一種樂觀的情緒。反正我是這樣,讀完一本悲劇的小說之後,有一段時間都會沉浸在剛才的傷感中,但是過一會兒或者到第二天,就會很慶幸自己現實的生活跟小說相比是如此美好,會更加珍惜現在。

是以我覺得,悲劇是讓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一種文學題材。

2022年,我希望自己能有一個新的脫口秀專場,然後再去巡演。我希望這個專場能比我今年的品質更好,也希望我2022年演出的狀态也更好。我最期待的就是,什麼時候我的脫口秀專場能夠錄制成電影,在院線跟大家見面,那就是我職業生涯的盡頭了,我就不再奮鬥了。

我希望看理想的朋友們能夠在2022年找到跟自己最融洽的相處方式。外部世界太魔幻了,我們一定要跟自己相處好。

鄭穎|《夢裡尋夢:50次台北故宮探寶之旅》主講人

2021年,對我個人,有種因禍得福的感覺。

因為疫情的關系,是以我原本任課的大學的許多課程也都改成了線上,一些原本不可避免的社交,也就是許多朋友會說的那種“必要之惡”都被自然地掃除了。是以,我可以很理所當然地宅在家,這對我來說,簡直是如魚得水。加之開始做音頻節目,我可以往内索求,去找我喜歡的資料,看我喜歡的美麗的故事,來跟朋友們分享。

是以,在2021年,我反而有一種安定或者是非常甜美的感受。

我想推薦《從文自傳》。在準備音頻的時候,會用到大量的沈從文先生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的資料,是以我又不由自主地找了他的自傳來讀。

《從文自傳》

沈從文 著

盡管沈先生已經離開我們有一段時間了,但他關于天地、關于自然、關于人跟人的關系的體悟,讓我覺得,好像在代與代之間、年與年之間并沒有太多的差别。

我最喜歡的是,他曾經說到,他在一個遭逢大難的時候,夜深人靜,看到一片燦爛星光所組成的星空真是無與倫比,他覺得,星空的美是因為由每一顆不同的星所組成。即使是在人生最挫折困頓的時候,他依然了解和肯定人與人的不同,讓我非常感動。

一月份開始,我就要去學習篆刻了,已經報好了名,這是我一直很想做的事。

我想祝福大家,能夠像《蘭亭集序》所說的那樣,“欣于所遇”,找到内心原本就一直跟着我們的,隻是我們遺忘了的某種力量。

“對世界絕望不等于不吃牛排” |再見啦2021

李厚辰|《一日談》主持人、看理想專欄作者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2021年的話,我會選“進入”。我越來越少關注一件事情之中的立場選擇了,到底是支援誰或批判誰,對我來說不再那麼分明,而是轉向希望能夠建立共識和找到溝通基礎為主的狀态。

我認為這個狀态可能是現在更需要的,以前好像都是圍在外面看和評價,現在有點進入到一個問題的處理的層面之上了。

我想要推薦柏拉圖的《會飲篇》。今年我做了《會飲篇》的精讀,我覺得它指向現在許多人都很關切的,關于愛和親密關系的問題。這其中的很多内容,在今天絲毫不過時。

《會飲篇》

柏拉圖 著

希望能夠保持2021年的創作狀态,多做一些經驗式解困式的案例報道,在網際網路内容創作之外,多一些對社會的實際參與。以及,在個人層面,希望自己在親密關系上可以知行合一,在生活中能夠進入非常重要的下一步。

我希望大家在個人成長,還有對網際網路時代的适應方面,能夠突破現在籠罩在大家面前的障礙,進而進入到一個很能動的境地裡去。

03.

在凝滞裡,保持耐心

王瑞芸|《西方藝術三萬年》《10件作品裡的西方藝術史》主講人

時間過得太快了,快得不敢相信,但是不敢相信也得相信,2021年就那麼過去了。

如果要用一個關鍵的詞來概括這一年,我大概會選擇“耐心”。疫情的反複讓人疲憊,但是除了用耐心來應對它,沒有别的選擇,要不然的話,就隻剩焦慮了。

我想推薦《金瓶梅》。因為聽了看理想App上田曉菲老師主講的《秋水堂論金瓶梅》,受她的啟發,回看了《金瓶梅》。

《金瓶梅》

蘭陵笑笑生 著

現在的時代,新的東西出現得太多太快,我有點兒應付不過來。不論是科技上,還是政治經濟方面,相關的新思考一定很多,但那些書我都沒有讀,有點兒故意,因為我想退到屬于農耕社會的那種文化情境裡,去浸泡一下。《金瓶梅》就産生于那樣的時代。

我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因為我們人類在現代社會走得太快、太遠了,我們有點兒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其實人活着,說到底還是飲食男女這些事,這就是為什麼我會願意跑去看《金瓶梅》,有點像嘴饞偷吃點心的那種感覺,是一種重新貼近人性的愉悅。這是我非常個人化的一個想法。

其實我不期待任何東西,就像杜尚說的,期待是想要得到某些東西的一個形式,它其實也會讓人不痛快。是以,我真的不期待任何東西,就是手上有什麼事就把它做好,不想太多。

世界變化這麼大,我們也别指望去改變世界,我希望我們可以改變自己,這是可以把握的,對吧?

羅新|《時間的路口》嘉賓

要用一個關鍵詞形容2021,我想應該是“平庸”。2021年好像過得特别快,沒做什麼事,一下子就過完了。

我想推薦的是卡洛·金茨堡的《奶酪與蛆蟲:一個16世紀磨坊主的宇宙》。這本書是史學史上的一本很了不起的著作,即使到了今天,到了中國當下這種文化社會生活的環境裡,這本書還是具有極大的感染力。

《奶酪與蛆蟲:一個16世紀磨坊主的宇宙》

卡洛·金茨堡 著

比如,關于一個普通人怎樣讀書,怎樣思考問題,怎樣堅持自己獨立思考的權利,堅持自己的立場,可能作者寫的時候,本來不是從這些角度去強調的,但是沒有想到,這在今天有特别的意義。

期待在旅行限制方面能夠有所改觀。至于自己,當然是希望能做一點實實在在的事兒,把一些文債給還了,寫一本覺得還可以的書。

希望大家2022年能夠過得比2021年有新鮮感一些,能夠遇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楊照|《中國原典通讀計劃》《重述中國通史》主講人

2021年最強烈的感覺是,“很悶”。

這兩年間,我都很少能夠離開台灣。2021年去了一趟德國,回來之後在防疫的旅館裡面,隔離了14天。

我推薦朱西甯的《破曉時分》。

《破曉時分》

朱西甯 著

年少時候,我熱衷于去探索小說,在文學觀念和小說技法上,朱老師是對我影響最深的一位作者。他的這些作品,經過了幾十年,在我解讀了許多全世界不同文化傳統當中的小說經典之後,再回頭讀,讓我格外驚訝,朱老師在那個時代,在台灣相對貧弱的文學傳統環境當中,竟然就能夠寫出如此深厚又傑出的作品。

2022年,我的主要的計劃是,在台灣出版一套十冊的日本現代經典小說作家作品的解讀。這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還有一個期待是自己不能夠控制的,就是希望疫情可以緩和,相關的一些狀态條件都可以緩和,讓我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去見大陸的朋友和讀者。

不管你是如何定義理想,我都希望你能始終讓自己的生活裡有理想,這對我來說再重要不過。

“對世界絕望不等于不吃牛排” |再見啦2021

04.

想辦法活得好好的,

不要虧待自己

方可成|《放晴早安》主理人

我會用“摸黑前進”這4個字,來概括我的2021年。

這是在兩個層面上的。第一是,我覺得2021年,人類依然是在一個漫長的漆黑的隧道之中前進。我們并沒有如願因為疫苗的出現和接種,而看到疫情的盡頭,也沒有能恢複到2019年或之前的那種所謂的常态中去。除此之外,我們面臨的很多問題,比如民粹主義、社交媒體上的假新聞陰謀論等等,也依然沒有很好的解法。

對于我自己來說,2021年是我助理教授生涯的第2-3年,也正是處于要積累更多的論文發表,壓力非常大的時段,不知道等三四年之後面臨“非升即走”的選擇時,會怎麼樣。

是以不管是對于人類,還是對于我個人來說,2021年都是一個還沒有答案的年份,我們都還隻能摸黑,但是不能停止前進。

我想推薦《The Narrow Corridor:States, Societies, and the Fate of Liberty》,目前還沒有簡體中文的譯本。這本書的作者,是寫作《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的德隆·阿西莫格魯和詹姆斯·羅賓遜。

《The Narrow Corridor:States, Societies, and the Fate of Liberty》

德隆·阿西莫格魯/詹姆斯·羅賓遜 著

在這本書中,兩位作者提出了一個很容易了解的模型,來解釋為什麼在有的國家自由的權利得到更好的保護,但是在有的國家自由卻不那麼容易實作。

他們理論的核心在于,國家的力量和社會的力量需要達到一個平衡,不能由其中的任何一方占據絕對主導的地位。這樣的平衡自然很難達到,就好像是要通過一道窄門,或者是走獨木橋一樣。

這本書出版之後,得到的評價其實是褒貶不一的。我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覺得“自由的窄門”這個比喻很适合2021年的人類,去反思自由是非常難得且脆弱的,希望我們可以更好地尋找它、把握它。

我最期待的事情,當然是香港和内地之間可以免隔離地自由往來。我也希望繼續深入自己的研究和寫作,同時或許可以嘗試一些新的,此前沒有嘗試過的東西。

我想送給看理想的朋友們4個字:勇敢笃定。越是在一個漫長的隧道裡,我們就越需要勇敢并且堅定地向前走。

我們可能會面臨外界的很大壓力,面臨很多的噪音和幹擾,但是我希望大家都能夠獲得内心的笃定,堅持去做自己覺得正确的、應該做的事情。

“對世界絕望不等于不吃牛排” |再見啦2021

馬家輝|《香港嘢史》主講人

假如用一個關鍵詞形容2021,我會用“信”。這個字不是性格的性,當然也不是性愛的性,是信仰的信,信心的信,信任的信。

越是處在不那麼好的境遇中,我們越需要對自己,對未來有信心,要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的,很多我們覺得不可解的、不能接受的事情,總會結束的。到時候我們回望,就更會替自己覺得高興。

我想推薦《尼爾·蓋曼随筆集:廉價座位上的觀點》。尼爾·蓋曼是很著名的幻想文學作家,《好兆頭》《美國衆神》這些精彩小說都是他寫的。這本書收錄了很多他過去在不同的大學演講的講稿。

《尼爾·蓋曼随筆集:廉價座位上的觀點》

尼爾·蓋曼 著

在其中一篇2013年他在英國一個閱讀團體的演講中,他談到,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對你的人生的路途最重要的一種東西,就是世界不必如此,一切皆可不同。閱讀能夠讓你想象另外一個世界,另外一種可能。

還有一句話是說,我們閱讀,看很多故事,其實最重要是透過看别人的故事,我們可以察覺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不管故事好不好看,那都是故事本身,可是我們看的時候會去察覺,假如自己是裡面的人,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到底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呢?

我覺得不僅閱讀,平常年輕朋友們上網看那些八卦也一樣,也可以察覺到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你好好想想我這句話。

我最期待的就是,我能夠有精力寫完我的第三本小說。我之前出版了《龍頭鳳尾》和《鴛鴦六七四》,第三本小說我11月開始動筆了。寫小說,就好像蓋房子,要作家一個人一個字一個字地敲出來。希望2022年能夠寫完,和大家見面,假如有人能夠出版的話。

馬叔的新年寄語就是,想辦法活得好好的,不要虧待你自己。

我記得年輕的時候讀過一句心靈雞湯,寫得很好。這句話是說,我們的眼睛為什麼長在額頭的前面?就是為了讓我們往前看,而不是隻懂往後回顧。

往前看最重要。2022年做個“亂世佳人”,男女都可以是佳人。大家快樂,記得買我的書來看。

祝羽捷|《藝術折疊》主理人

要說這一年過去了,有什麼關鍵詞,我覺得是“接受”。

如果去年我還抱着一種幻想,那今年我就是徹底地接受了——我們回不去了,回不去過去的那種生活狀态,也回不去過去的那種心氣兒。可能世界就該如此,一切都處于這種不确定當中,明天也不一定會比今天更好,人們也不會減少自己的獨斷和偏見。

但我覺得,自己還是曾經擁有過那種意氣風發的青春,也有過人與人之間特别緊密相連的感受,嘗過甘甜,是以心裡還是有一些希望。以後有工作就好好做,有錢就好好賺,有人愛就好好珍惜,因為沒有什麼比現在擁有的更動人。

我要推薦的書是《人的疆域:卡内蒂筆記1942—1985》。

《人的疆域:卡内蒂筆記1942—1985》

埃利亞斯·卡内蒂

我覺得這本書挺特别的,它雖然是個大部頭,但它不是連貫的,好像是作者埃利亞斯·卡内蒂的思想随筆,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它很好讀,我把它放在床頭,晚上會稍微讀幾頁。

作者刻薄起來的時候也特别可愛,比如他說,“有很多人總是戴着一副面具,當人們把他的面具扯下,會發現你剛扯下的是他的臉。”我讀到這句的時候就笑了出來。

我不敢計劃了,因為每年的計劃或願望,最後都實作不了,是以隻能是做好眼前的事情。

希望你們新的一年都放過自己,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因為很多事情,着急也是沒有用的,不如就慢慢來,等待好運跟自己撞一個滿懷。祝願大家新的一年,都會實作一些小的目标和小的願望。

《木心遺稿》裡寫,“對世界絕望不等于不吃牛排。”總還是能找到點兒期待的事情吧,在新的一年。

“對世界絕望不等于不吃牛排” |再見啦2021

對了,看理想App的跨年專題會在明天上線,《看理想電台》《沒理想編輯部》《問題出現就來告訴我》三檔播客都将推出自己的年末特輯。

今天文章中,主講人們的音頻完整版也可以在《問題出現就來告訴我》中聽到,歡迎屆時收聽。

“對世界絕望不等于不吃牛排” |再見啦2021

“在一起的日子,平平無奇,也沒關系。”新年快樂!

你的2021關鍵詞是什麼呢?

歡迎在評論區同我們分享。

配圖:《喜劇之王》《四重奏》《海邊的曼徹斯特》

《花與愛麗絲》《野梨樹》《夏日麼麼茶》

編輯:Purple

監制:貓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