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敗張靈甫74師到底有多難?烈士遺體鋪七層,國軍機槍槍管打紅

對于戰争曆史,有的人經常當“事後諸葛亮”,擅長“馬後炮”。把一些發生之際前途莫測、勝負撲朔的事物,以“事後明白人”的口吻說得簡簡單單、理所應當。其實許多戰争,在當時異常複雜的局面下,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發生巨大逆轉,是難以根據常理預測判斷的。真正的當事者們,當時也無不茫然焦灼,誰也沒有鐵定的把握。

比如今人一提及林總、粟總等傳奇将領,往往以一種“命運之神眷顧之人”的崇拜眼光來看待他們的諸多勝仗。殊不知,在這些戰事正在進行時,他們同樣寝食難安、夜不能寐,同樣可能面臨失敗的命運。隻不過我軍手中積累的勝籌遠遠大于蔣軍,加上這些優秀将領的出色表現,最終才化險為夷,取得勝利。但這種全局性的必然勝利,并不意味着每一次具體的戰鬥都能取得勝利。

解放戰争中著名的孟良崮戰役,是我軍戰史上的經典之戰,寫進了諸多教科書,但其過程之險惡和慘烈,是今人容易忽略的。直到解放後,陳毅元帥等戰役的指揮者談及孟良崮,仍然有些心有餘悸,因為這場戰役太慘烈、太危急,稍有不慎,戰役就會是另外一種結果。

打敗張靈甫74師到底有多難?烈士遺體鋪七層,國軍機槍槍管打紅

這場戰役的蔣軍整編74師,前身就是在抗戰中赫赫有名的74軍,參加過抗戰時期幾乎所有大型會戰。其戰果輝煌,是蔣軍五大王牌主力之一,老軍長王耀武升任後,74軍軍長由張靈甫接任。74軍改編成了整編74師,雖然表面看是“軍改師”,其實其實力大大增強,原來抗戰時期的74軍裝備還比較雜亂,德械外加蘇制裝備,到了解放戰争時期已經全面換成了美式裝備。

更值得注意的是,張靈甫非常崇拜二戰時期的美軍名将麥克阿瑟,可以說是忠實的“粉絲”。他不僅從着裝做派上模仿(一副蛤蟆墨鏡架在臉上),而且極其推崇太平洋戰場上美軍的“蛙跳式戰術”。

這種極其冒進的戰術,必須有整體強大的戰術配合和陸海空協同戰術為基礎,沒有這些,盲目效仿是非常危險的。

打敗張靈甫74師到底有多難?烈士遺體鋪七層,國軍機槍槍管打紅

而蔣軍内部的互相拆台内讧,則是蔣當局失敗的重要根源和頑疾。尤其像張靈甫這樣得到蔣某人器重的“暴發戶”,更是容易遭到同僚的嫉妒,這也是張靈甫悲劇的根源之一。

不過,張靈甫的74師在戰争之初,的确也展現出了強大的威力,迫使粟裕兵團連連失利,不得不撤出奮鬥了十多年的華東蘇中蘇北解放區,退入了山東解放區。

74師步步緊逼,不僅軍事上占領,而且還開始講求“民心戰略攻勢”。不過蔣當局所搞的民心基礎并不在廣大勞動人民,而是一直騎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而被我軍打壓的地主惡霸勢力。他們組成了“還鄉團”(據說是張靈甫發明),跟着蔣軍“還鄉”,反攻倒算,大肆屠殺,這也是蔣軍最後必敗的根源。

打敗張靈甫74師到底有多難?烈士遺體鋪七層,國軍機槍槍管打紅

張靈甫為了盡快消滅退至山東的我軍,同時也為了顯露一下自己“戰略家”的“才華”,制定了一個非常兇險的“奇招”:他要親率74師,突進山東解放區腹地的孟良崮地區,在這裡搞一個“中心開花”,攪亂我大後方陣腳,然後由其它蔣軍“正兵包圍”,形成裡外夾擊之勢。

明眼人一看,都知道這是兇險與希望并存的“奇兵”之策,明顯效仿美軍的戰術。可是問題是,蔣軍是否能像美軍那樣協同合作?

張靈甫的确夠膽大夠狂妄,他自恃74師的強大實力,以及“老頭子”對自己的器重,他不會不知道同僚可能拆他的台,但他相信“老頭子”會玩命地逼他們,是以才如此狂妄。

實際上,張靈甫這個“奇兵”的确險惡,蔣某人也确實如他所料,向配合作戰的各路蔣軍下了“死指令”:“如有萎靡猶豫,梭巡不前或赴援不力,中途停頓,以緻友軍危亡,緻敵漏網逃脫,定必以畏匪避戰,縱匪害國延誤戰局,嚴究論罪不貸!”

孟良崮地區的百姓,在關鍵時刻堅壁清野,甚至把所有水井都掩埋堵死,事後證明,這個政策起到大作用。

孟良崮是一個山地,怪石嶙峋,雖然易守難攻,但水源缺乏,一旦被圍是難以長久支撐的。是以雙方都必須速戰速決,尤其對于我軍來說,不拔掉這個背後大敵,一旦被四面八方的蔣軍合圍,勢必面臨被全殲的命運,是以從陳老總到粟總,都豁了出去,要不惜代價盡快拔除孟良崮之敵。

孟良崮戰鬥非常慘烈,我軍官兵不斷發起沖鋒,都被蔣軍密集的火力打退。蔣軍的陣地前,我軍戰士的遺體在最多處竟然鋪了有足足七層之多!戰神粟裕也不斷因報上來的傷亡數字急得發火:“不要給我啰嗦傷亡數字,我不要數字,我隻要孟良崮,我隻要張靈甫!”

打敗張靈甫74師到底有多難?烈士遺體鋪七層,國軍機槍槍管打紅

這時,老百姓的堅壁清野之策發揮了作用。沒有水,蔣軍的馬克沁水冷式機槍遇到了大麻煩,因為這種機槍需要不斷往槍筒裡注水,以冷卻機槍槍管,現在沒有水,機槍槍管打得紅彤彤,卻無法冷卻。急得蔣軍士兵隻好撒尿澆在上面冷卻,卻隻是杯水車薪。最後,很多機槍槍管都變形、炸膛、報廢!

機槍火力優勢一旦喪失,在陣地攻堅戰中的影響是緻命的。兩軍攻防發生轉機,我軍指令被俘虜的蔣軍噴火兵在戰場上“反正立功”,調轉噴火器,将火焰噴向堡壘中的蔣軍,逐漸占領大部分陣地,在激戰中擊斃了張靈甫,俘虜了大量74師官兵。

最終,我軍取得孟良崮戰役的勝利,我軍也傷亡數萬,可謂元氣大傷,較長一段時間無力發起大型進攻戰役。

而數日沒有合眼的粟總,戰後一下子睡了三天三夜,可見戰神在此戰中飽受的煎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