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上将董其武的傳奇人生

山西河津籍開國上将董其武名聞遐迩,他早年投身抗日,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1949年9月,他上司綏遠起義,為全國的解放做出重要貢獻,抗美援朝戰争爆發後,他率部入朝作戰,再立殊功。他的“人生三部曲”波瀾壯闊,光耀千秋。

在炮火連天的戰争年代,在火熱的和平建設時期,董其武将軍勤勉刻苦,始終堅持寫日記,計69本,300萬字。這些日記,既是他傳奇人生的真實記錄,也見證了中華民族複興之路的艱辛。我用一個月的時間誦讀摘記了這本折射着熱血、夢想、迷茫的珍貴日記,驚歎将軍的忠勇仁智,也欽佩将軍的鐵骨柔情。

戰鬥中帽子被打飛,麾下團長陣亡

開國上将董其武的傳奇人生

董其武。

1933年4月30日,國民黨軍第73師436團團長董其武率部參加懷柔戰役,與敵肉搏10多次。戰鬥空前慘烈,全團傷亡慘重,敵炮火将團指揮所頂蓋掀掉,電話兵一死一傷,團長董其武的帽子被打飛。日軍連續7次攻擊436團正面主陣地,均遭失敗。戰後,天津《大公報》以“血肉當敵利器,傅部空前大犧牲,肉搏10多次,使敵失所長;沙場戰士血,死也重泰山”等語,贊譽中國軍隊英勇殺敵的事迹。

1937年10月,國民黨軍第35軍218旅少将旅長董其武跟随傅作義參加忻口會戰。這是抗戰初期華北方面發動的規模較大的一次戰役。日僞軍投入兵力六七萬人,國民黨軍投入兵力10萬餘人,戰役曆時23天,雙方死傷數萬人。董其武奉命率部襲擊日軍闆垣師團前線指揮所,他精心部署,親自到前沿陣地指揮,不幸左臂負傷,但仍堅持指揮戰鬥。傅作義得知他負傷的消息,遂令211旅旅長孫蘭峰急速前去接替他指揮,但他說:“在這種緊要關頭,我哪能因一點輕傷就退下去呢?”于是又同孫蘭峰一起指揮戰鬥。

對此,董其武在日記中寫道:“16日,天還沒亮,敵人又向下王莊發起進攻……161旅由于傷亡嚴重請求我旅火速增援。我即命420、436團各抽一個營投入戰鬥,經過一場惡戰,終于把敵人擊退……随後,敵人又向我下王莊陣地發起進攻……日落時,敵人才停止進攻。傍晚,我正在前沿陣地觀察時,被突然飛來的彈片擊中左臂,血流不止。醫生說隻有到後方醫院才能取出彈片,為不影響軍心士氣,再三叮囑身邊的幾位參謀和軍醫不要聲張……17日,由于這兩天日夜戰鬥,很難有片刻休息,加之臂部傷口異常疼痛,真使我坐卧不甯。不料張參謀長把我受傷之事在電話中向軍部報告了,為此我批評了張參謀長,我認為大敵目前不應以我負傷這等區區小事去打擾傅将軍……”

1939年3月,時任國民黨軍101師師長的董其武參加五原抗戰。他在日記中寫道:“此役,我軍擊斃日軍水川伊夫中将、步兵聯隊長大橋大佐、特務機關長桑原荒一郎中佐等日軍軍官300餘人,士兵1100餘人,俘日軍軍官50餘人,斃傷僞蒙軍3000餘人,俘僞蒙軍1800餘人,繳獲火炮30餘門,汽車50餘輛。我軍也付出重大代價,陣亡團長1人,營長3人及連排級軍官30餘人,我師的3名團長也都受傷……此戰,我軍獲得綏西群眾的大力支援,戰前有許多老鄉主動向我軍提供敵人情報……我師303團團長宋海潮在烏家河阻援戰鬥中,身中3彈,大腸外露。我師轉移時,誤認其死,因軍情緊急未及掩埋,後被當地老鄉劉大寬等人發現擡回家中,經過搶救得以再生……”

開國上将董其武的傳奇人生

1940年,董其武任國民黨軍中将軍長。

董其武這裡說的團長宋海潮,是山西萬榮人。宋海潮後任傅作義司令部少将進階參謀,随部接受解放軍的和平改編。1949年3月底,受傅作義委派赴綏遠省協助董其武組織綏遠“九一九”起義。此後,其任内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參事,1979年5月20日在呼和浩特市病逝,享年71歲。這是後話……

晤張靈甫憂慮民族的存亡

1945年2月,董其武赴重慶陸軍大學将官班學習。他在日記裡記錄了所見所聞:“參加學習的人員都是軍長以上進階将領。但我發現許多人的精力都沒有用到學習上,上課時遲到請假者可謂屢見不鮮,下課之後許多人忙于走門子,搞鑽營,或是去飯店舞場吃喝玩樂,所謂受訓不過是來鍍金罷了。”

董其武在1945年3月16日的日記中寫道:“本次将官甲級班的學生均為各戰區中将以上軍銜的軍官,唯獨第74軍副軍長張靈甫是少将軍銜。規定每人隻能帶一名參謀聽課,他卻帶來兩名。他每天隻上一節課,其餘課程都由參謀代上,自己跑到城裡吃喝玩樂,教官們卻置若罔聞。今天他請我到他的宅邸做客。走進他的豪華别墅,我目瞪口呆,這麼富麗堂皇的公館我還從沒見過。沙發雖軟,但我的屁股坐不住;茶雖香濃,但我喝不下去。在那裡我透不過氣,滿腦子都是前方浴血奮戰的将士,少頃我稱有事告辭了。看到委座的嫡系如此A錢腐化、驕奢淫逸、養尊處優,實在令我這個從前線來的軍人感到震驚和憤怒。我為黨國的前途擔憂,更為民族的存亡擔憂,恨不能趕快回到塞外前線,回到吃洋芋睡土炕的土包子官兵中去。”

兩年後的1947年5月20日,董其武的日記記載:“日前,從廣播中聽到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有‘禦林軍’和‘國家模範師’之稱的整編74師,在進攻山東共軍的戰鬥中,于沂蒙山區孟良崮被共軍華東部隊圍殲,該師師長張靈甫将軍亦以身殉職……幾年前,我曾與張靈甫将軍在重慶‘陸大’同學……學習期間,他花了700多萬元在重慶近郊買了一棟别墅,裡邊富麗堂皇,異常豪華,令人眼花缭亂。由于他有‘黃埔’‘陸大’兩塊牌子,加上在抗日戰争中屢建殊功,故頗受蔣委員長器重。正因如此,他的言談舉止,給人一種盛氣淩人之感。由于他驕橫自負,從不把共軍放在眼裡,才招緻全軍覆沒……

排萬難綏遠率部起義

1949年9月19日,董其武将軍在綏遠率部起義,勝利實作了毛澤東同志提出的“綏遠方式”。董其武将軍的日記,生動地镌刻了這段寶貴的曆史,記錄了與蔣介石、李宗仁、閻錫山等鬥争的過程。

綏遠起義,絕非一帆風順,充滿了尖銳複雜的沖突和鬥争,南京政府制造障礙,特務機關施展陰謀,綏遠軍政内部思想混亂。董其武将軍作為軍政主要負責人,面對着重重困難。他不顧個人安危,團結進步力量,同國民黨反動派和特務分子進行了一系列堅決而有政策的鬥争,同時,在綏遠軍政内部開展各項革新活動,與許多中上層幹部個别談話,進行說服教育工作。

董其武将軍的得力助手衛景林回憶當時的情形說:“根據董主席的訓示,我們利用督訓人員與部隊幹部的各種關系,通過談心、勸導等方式,分頭進行工作,使絕大部分人逐漸統一了思想,一心向往起義,自覺進行起義的準備工作……我首先找了獨立第七師師長張世珍,他是我多年的老同學、老同僚。我說:過去我們跟傅、董先生多年,現在仍然要跟着傅先生、董先生走才對,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唯一出路,形勢逼人啊!張師長說:看來共産黨是要成功,國民黨已經不行啦……也有極少數人甚至某些高層人物,仇視起義,反對起義,我去找他們談時,他們拍桌子瞪眼,隻好不歡而散。還有個第九兵團騎兵旅長包貴庭,我去找他談時,他說,我姓包的甯死不投降共産黨,我準備把部隊撤到西藏去。我對他說,你的部隊本地人很多,家屬又不少,恐怕到不了甯夏,部隊就散了,不如留在綏遠。他當時就翻臉,說我拉他下水。後來,他擅自西撤,聽說被消滅了。”

……

綏遠起義成功後,董其武感慨萬千,賦詩抒懷:為迎春風排萬難,義旗終插青山巅。棄暗投明黨指路,起死回生恩勝天。從今矢志勤改造,他日立功贖前愆。任務不計多艱苦,喜見萬民解倒懸。

思念母親、愛妻和家鄉

董其武将軍的戰地日記關于家人的記載極少,但隻言片語也讓人感受到他的豐富内心世界。比如,1937年,他率部轉戰平綏一線與日軍作戰,在9月21日寫道:“雖國難當頭,為國而戰義不容辭!但每當夜深人靜之時,我也常思念仍留在綏遠的母親、三弟、勤修(妻子)和子女們……”再比如,五原會戰後,他于1939年5月29日寫道:“我估算着時間,勤修他們從甯夏黃渠橋出發快半個月了。連續3天,我騎馬向黃河渠迎他們。今天,遠遠看見一輛馬拉轎車,隐約聽到‘爸爸’的喊聲,我快馬加鞭向前奔去,果然是母親、勤修和呈祥(董其武長子)他們……”

在舊社會的亂世官場,董其武身為封疆大吏,很注意修身。在董其武麾下當軍需官的同鄉董思儉老人回憶說:“其武最恨吸毒、賭博、逛窯子。他不但自己沒有讨過小老婆,從未進過妓院,從未進過賭場,而且遇到誰沾染上這些惡習,絕不重用。”1985年2月5日,愛妻姚勤修病逝,董其武悲痛地寫道:“恩愛六十年,訣别痛斷腸。”他覺得自己“好像一座古塔頓時搖搖欲墜,好像一株古木頃刻枝凋葉落……”

董其武将軍是個孝子。他深知戰争的殘酷,率部入朝參戰前,專門站在母親身後留了一張合影,他是以軍人的特殊方式辭别親愛的母親。戰事結束後,他每次回到家,必先到母親房間去問候。後來母親病重,他隻要在家就會守在母親床前,直到母親病逝……

開國上将董其武的傳奇人生

抗美援朝戰争爆發,董其武入朝參戰前,與母親合影留念。董都祥 提供

董其武将軍19歲離開家鄉來到太原上軍校,将軍戎馬一生,此後隻回過一次家,但終生思念家鄉,特别是到了晚年,更是思鄉心切。1984年5月5日,固鎮村黨支部書記原社喜和副書記董永吉到北京301醫院探望董其武。見到家鄉人,董其武十分高興,問這問那。原書記代表鄉親們請他回去看看,他說:“我何嘗不想回家?那年我帶團去陝西考察,陝西和河津一水之隔,我卻不能回去,我面向咱固鎮的方向深深地鞠了幾個躬。”說着他的眼睛都掉淚了。他還說:“我很想回家看看,但幾十年公務在身,同時也不願麻煩各級政府……你們回去代我向家鄉人問好,我想念他們……”

領略毛主席的胸懷

1950年4月27日,毛主席和起義将領董其武之間有一次長談,達3個多小時。在坐的還有周總理、朱總司令、聶司令員和薄政委等上司同志……

董其武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毛主席對我說,你在政務院關于綏遠工作情況的報告,我看了,工作還是很有成績的嘛!還說,起義是好事,是受人民歡迎的,起義等于為人民創了業。給你起義的複電是我親自寫的,團結一緻,力求進步,改革舊制度,實行新政策,實行部隊解放軍化,地方解放區化,為建設人民的新綏遠而奮鬥……毛主席接着說,陳明仁因三戰四平,很害怕,我已經見了他。我對他說,三戰四平不是你要打,你做的是蔣介石的官,他叫你打,你不敢不打。放下武器就是朋友,合作了就是同志,見了面很好。還說,羅炳輝當初是反共最激烈的人,和共産黨打過幾仗,最後剩下200多人,投向共産黨,成為解放軍有名的戰将……他還提到郵電部副部長王诤及鄧寶珊、程潛等。毛主席說,王诤是紅軍俘虜國民黨的電台台長,後來他為紅軍的無線電通信事業作出過重要貢獻。又說,程潛對我說,我多年來反對蔣介石獨裁統治,今天打倒蔣介石我就心滿意足了。我年紀也大了,就在中央做些具體工作,不要當湖南省主席了。我對他說,你在湖南有聲望,我們還有土改關,社會主義關,你還是要去……毛主席講了3個多小時。晚11時我才傳回住處……”

1955年評定軍銜時,董其武主動要求不當上将,并要求楊成武把他的意見一定要向毛主席報告。當楊成武将董其武的意見向毛主席轉報時,毛主席說:“楊成武是共産黨員,當不當上将都行,董其武一定得當上将。”當楊成武把毛主席的話轉告董其武時,他感動得熱淚盈眶,當晚把毛主席的話告訴了傅作義。第二天傅作義見到楊成武時,伸出大拇指說:“共産黨偉大!毛主席偉大!”

晚年加入中國共産黨了卻心願

綏遠起義幾個月後,1950年4月27日,毛澤東主席與他長達3個半小時的談話,對他的啟發很深。1950年7月,他就向楊成武談了入黨的願望。此後,他在工作中時時用共産黨員的标準要求自己。帶兵赴朝期間,他狠抓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圓滿完成任務,獲得北韓“自由獨立二級勳章”。1956年,他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寫道:“我經過幾十年的深刻觀察,認識到隻要中國共産黨是真正為了人民的幸福……參加革命隊伍後,我逐漸認定,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才會統一中國,振興中華民族。我決心為黨的遠大和先進事業努力奮鬥,甚至獻出自己的全部年華,甚至生命。”

開國上将董其武的傳奇人生

改革開放的實行令他備受鼓舞,進一步堅定了對黨的信心,他于1980年初寫了第二次入黨申請書。北京軍區黨委決定吸收他參加黨組織并報中央和軍委,中央認為董其武同志早已是合格的共産黨員,但考慮到他的社會地位有利于工作,暫不辦理入黨手續。董其武同志聽從了中央的安排。

1982年,軍區黨委考慮到董其武同志多年來申請入黨的迫切心情,又一次提請中央考慮他的入黨申請。12月23日,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顔金生在北京軍區黨委會議室向董其武宣布:“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準許董其武同志為中國共産黨正式黨員,黨齡從1980年1月24日支部大會讨論通過之日起計算。”董其武聽到這個喜訊,當即賦詩表達喜悅之情:“聞道雖晚志不衰,甘将餘生獻人民。”

“來者必見,有求必應”

1976年,中共中央頒發6号檔案,要求落實起義人員政策。此時,傅作義已去世,董其武把為起義部下落實政策這一責任全部承擔下來。為便于來人尋找、來信郵寄,董其武讓身邊人員對外公布了家庭位址。他對來訪者的原則是:“來者必見,有求必應”。他曾對身邊人員講:“我任國民黨綏遠省主席時,有個叫王全福的副官,掌管着來客見我的權力。不給錢,他就不讓見,人送外号‘二主席’。”他鄭重地對從業人員說:“我董其武不是什麼高高在上的官,誰來見都可以,你們一定要把握好!”

每次接待來訪人員,董其武總是一面向他們宣傳黨的政策,一面盡己所能,為他們出具證明材料。對于生活困難的來訪者,他總是個人出錢安排食宿和解決路費。他親自批複處理了上萬封投訴信件,郵資也由他個人支付。他想親手給并肩在抗日戰場上作戰的戰友們一點安慰,一點支撐。

開國上将董其武的傳奇人生

在董其武的家庭賬本明細表裡,有這樣一組數字:收入:423元(工資)、支出:10元(黨費)、20元(李姨工資)、200元(蘭翔上學)、50.51元(給楊長茂,含郵費)。這個明細表的背後有段感人的故事:當年董其武上太原赴考時,幾位發小仗義資助,給他湊了10個大洋的盤纏,其中董盼銀一下送給他5塊大洋。董其武從軍後,跟随傅作義将軍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因為戰功卓著,得到提拔重用。官當大了,他一刻也沒忘記有恩于自己的鄉親夥伴。在綏遠安定下來後,他把董盼銀接到歸綏,尊為上賓,陪董盼銀四處遊玩。臨回家鄉時,董老用軍用皮挎包裝了滿滿一包銀元,并贈老人将軍呢大衣一件,讓警衛員親自護送3000裡地。

隻給子女留下幾十本日記

董其武将軍對子女要求十分嚴格。他常引經據典,給兒女講中外名人謙恭禮讓、積極進取的故事;講韓信“胯下忍辱”終成大業的典故;講仁義禮智信、忠勤孝悌廉的含義。要求兒女和群衆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他的女兒董甯祥曾回憶說:“大學畢業後,我被配置設定在北京順義縣龍灣屯中心校教書,開始了我的教師生涯。每月回兩次家。家離學校較遠,路又不順,坐公共汽車都要花費三四個小時。由于路不順,這期間要倒3次車。當時龍灣屯去縣城隻有三趟車,若趕不上早班車就得等到中午,要不就到了下午3點鐘。一次我想早早回到學校,想讓父親的司機送我到長途汽車站,隻想讓送到長途汽車站,我覺得這個要求絕對不過分,然而父親斷然拒絕了。”

1984年9月8日,已經85歲高齡的将軍寫了最後一篇日記,特别叮囑兒女做人之要。他在日記中寫道:“今天是都祥兒‘三十而立’之年的生日。我想今後,我教導兒女的機會不會太多了,是以找都祥鄭重地對他講:我一生廉潔自律,兩袖清風,舊社會的積蓄,全部捐給國家了;新社會的津貼費也都用于養育你們姐弟,貼補有困難的舊部和鄉親們用了。什麼财産都沒有給你留下,隻給你留下幾十本日記,是我一生曆史的結晶,它比任何财産都更為寶貴。希望今後你沒事的時候翻翻,會對你的一生都有所幫助的。不知他能否了解我的良苦用心……”

将軍對友人、對鄉親、對士兵充滿深情。特别是不忘舊部,為落實黨的起義投誠人員政策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改變了許多人全家的命運。

董其武将軍是一個大寫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偉大而平凡的人,一個永遠留在人們記憶和思念中的人……

圖檔來源:河津市董其武上将紀念館

作者簡介:蔔金寶,解放軍報原進階編輯,曾拜訪300餘位開國将軍和英模人物,應邀在全國各地作報告400餘場,引起強烈社會反響。

開國上将董其武的傳奇人生

編輯|沈立紅 監制|趙潔

* 來源:中國軍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