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志願軍三五九團抗擊美軍這一仗,為什麼被日本人寫進戰史中?

把曆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曆史進入永恒。

1950年11月下旬,為了保障一一八師殲滅新興洞的美軍,志願軍第四十軍一二〇師副師長黃國忠、三五九團團長李林一等師、團首長經過反複研究,制定了完備的作戰計劃。

具體部署為:由一連扼守326高地;四、五連各組成一個排配屬一營堅守326高地的西山腿,堵住新興洞之敵的退路;二連扼守魚龍浦東山,截擊球場方向的援兵;三連為一營的預備隊,配置在326高地南側;三營作為團的預備隊,控制388和422.6高地,保障一營的側後安全。

部署調整完畢,各營連立即突擊構築工事,準備抗擊敵人。

26日晨,美二師便開始反撲。從球場出動美軍近一個團配屬40輛坦克向魚龍浦推進;新興洞也出動一個營向326高地運動;同時出動20多架飛機,輪番空襲;集中70多門火炮,連續轟擊。

志願軍三五九團抗擊美軍這一仗,為什麼被日本人寫進戰史中?

志願軍三五九團依托工事,沉着應戰,總是把敵人放到最近距離,突然開火。從早晨打到中午,從中午又堅持到下午,大量殺傷了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美軍的立體進攻。

打得最苦的是堅守魚龍浦東山的二連。那裡工事被炮火轟平,止副連長和指導員相繼傷亡,三個排都已傷亡過半。

副教導員孫成芳指定二排長韓聖高代理副連長。他們利用戰鬥間隙,整頓組織,搶修工事,繼續與敵人苦戰。

13時許,美軍一個多連又向二連發起兩次進攻均被打退。

15時,敵人又出動飛機投彈掃射,集中炮火猛烈轟擊,掩護美軍兩個連發起進攻。韓聖高指揮全連浴血奮戰,子彈打光了,就用石頭砸。美軍沖上來,就上起刺刀白刃格鬥,把敵人打下去。

16時許,美軍兩個連又攻上山來二韓聖高已負重傷。孫成芳副教診員帶領戰士連續兩次擊退敵人。敵人緊接着又發起第下次進攻,突人部分陣地。山上的志願軍已經不到一個班,衆寡懸殊,戰士們有些慌亂,下意識地轉身撤離。

“不要走!都回來!”孫成芳挺身高喊道,“我們要實踐諾言,誓與陣地共存亡,一人一槍血戰到底!”戰士們都被叫住了,聚攏在副教導員身邊冒死奮戰。

志願軍三五九團抗擊美軍這一仗,為什麼被日本人寫進戰史中?

孫成芳多處負傷,英勇犧牲了。大家心如火焚,高喊着:“為孫副教導員報仇!”“誓與陣地共存亡!”他們奮勇沖殺,終于趕跑敵人,恢複了陣地。

這時二連陣地上隻剩4個人了。時近黃昏,蒼山如海,硝煙彌漫的英雄陣地透着殘酷與悲壯。

戰士陳學君到營裡去取彈藥,總共隻拿來4枚手榴彈。敵人再次發起沖擊,二連又有兩個戰士傷亡了。

緊急時刻,韓教導員帶着營部的司号員、衛生員、炊事員增援上來,用六〇炮彈當手榴彈扔,又打退了敵人的進攻。

二連官兵堅守陣地14個小時,擊退敵人一個營的八次進攻,殺傷美軍200餘人。

326高地上的一連和四、五連的兩個排,也連續擊退美軍的多次進攻。

英雄的陣地巍然屹立,像一把尖刀,直刺敵人心窩;像一枚鋼釘,牢牢釘在清川江畔。

三五九團榮獲志願軍司令部和四十軍軍部的通令嘉獎,嘉獎詞是這樣寫的:

志願軍三五九團抗擊美軍這一仗,為什麼被日本人寫進戰史中?

“該部此次堅決執行指令,圓滿完成斷敵退路的任務,并創大膽分割敵人、一舉打爛敵人火力陣地之範例,這種頑強果敢的戰鬥作風,成為志願軍光榮傳統之高度表現。”

由于這一仗攻守雙方都把各自的戰力發揮到了極緻,是以被日本人寫進了戰史中。在日本陸戰史研究普及會編著的抗美援朝戰史中,就對美二師第九團B連在坦克支援下與志願軍反複争奪326高地的過程作了具體描述。

美二師第九團B連素有“鐵石連”之譽,然而“鐵石連”也被志願軍撞得粉身碎骨、一籌莫展。開始進攻時“B連的實有人員為129人”,最後“B連以自己的火力壓制山頂敵人撤退下來……當時,B連的人員已減少到34人。……經過戰鬥喪失了95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