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兩千多年經曆了很多的朝代,這些朝代各有千秋,在曆史深處顯現着獨屬于那個朝代的光芒。清朝是封建曆史上最後一個朝代,繁華落盡的清朝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絲凄涼。但是清朝也是有過鼎盛時期的,倘若清朝一直在走下坡路,那清朝的滅亡速度會更快一些。

乾隆時期的清朝還是比較繁華的,百姓能夠吃飽飯,戰争也沒有很多。不管是哪個朝代,哪個皇帝在位期間都是會存在貪官的。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一輩子,有的人就是想要有很多的錢财,這樣的話自己的生活就會變得很好,這個所處的時代和統治者是沒有關系的。乾隆時期就有一個超級無敵大貪官——和珅。
乾隆是一個比較勵精圖治的皇帝,但是乾隆比較喜歡和珅。和珅之是以最後貪到能夠動搖國家根基的地步,跟乾隆的縱容是分不開的。曆史上的和珅跟電視劇中的和珅還是有差别的,曆史上的和珅更加英俊也更加圓滑,能夠成為一個國家重臣的和珅是一定有他自己的獨到之處的。
雖然說起來和珅是一個大貪官,但是曆史上對于和珅這個人物的評價是褒貶不一的。他的能力和才幹是不能夠被人忽視的,對于國家做出的貢獻使得不少人對于和珅很有好感。但是和珅的貪又讓大家對他十分的失望,最後他被嘉慶抄家的時候,他自己的銀子就能夠養活整個國家的人也是非常誇張的。
和珅雖然比較貪,但是和珅也不是什麼錢都拿的,他清楚地知道底線在哪裡。如果他真的是一個見錢眼開,看見錢就走不動道,不管什麼錢都想要伸手撈一把的人的話,那和珅是不會被乾隆留下來的。乾隆喜歡和珅是不假,但是乾隆更喜歡的是自己的地位,任何動搖江山社稷的人都是不可饒恕的。
和珅第一點不貪赈災的錢,隻有有的地方有了災難,才會讓乾隆撥款,是以這些錢相當于災區人民的救命錢。我們看電視的時候經常出現這樣的劇情,赈災錢從中央到災區每過一個地方都會薄上一成,等到了災區之後那些錢根本就不足以讓災區人民平安的度過危機。
而皇上對這樣的事情是零容忍的,百姓是一個朝代存亡的關鍵,平時怎麼貪都可以不管,但是在重大災情面前還敢這樣做,那就是赤裸裸的打皇上的臉了。倘若皇上不嚴懲,都對不起他自己丢的臉面。和珅清楚的知道這些錢的重要性,是以他是不會動這些錢的。
第二點,對于科舉的錢和珅也是不會動的。跟赈災的錢一樣,科舉也是一個朝廷立足的根本,一個國家要想能夠一直長治久安的生活下去,必不可少的就是人才,有了人才才能夠讓國家發展的更好。對于這一點和珅心知肚明,也非常的支援,是以科舉的銀子和珅不會動。
還有一點,這一點就厲害了,和珅非常的有自知之明,對于自己不能勝任的事情,即使這趟差事能夠撈再多的銀子,他也是不會去的。古代很多官員被判死刑都是因為他們沒有自知之明,自己沒有能力将差事做好,卻還一直往自己的懷裡撈錢,這樣的人皇帝是不會容忍的。和珅就是我做不到就不去,不會在意那些錢,也不會在意别人怎麼看說自己慫或是别的。
因為和珅這三不貪,加上和珅出色的辦事能力,是以乾隆對和珅分外的容忍。但是到了嘉慶的時候就不行了,嘉慶還是皇子的時候就非常看不慣和珅,是以他上位第一件事情就是抄了和珅的家。雖然是這樣,但是嘉慶年間還是有很多的貪官,朝堂也是非常烏煙瘴氣的,是以清朝滅亡也是必然的結果。